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小麦替代玉米比例下混合物料制粒成型特性与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杨洁 李星 +5 位作者 钱广宇 李军国 秦玉昌 邵爽 李俊 邬本成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9-576,共8页
为研究小麦替代玉米比例对混合物料理化特性、饲料制粒成型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颗粒饲料制粒成型特性的预测模型。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调质温度(70、80、90℃)、调质时间(45、135、225 s)和替代比例(0、50%、1... 为研究小麦替代玉米比例对混合物料理化特性、饲料制粒成型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颗粒饲料制粒成型特性的预测模型。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调质温度(70、80、90℃)、调质时间(45、135、225 s)和替代比例(0、50%、100%)为自变量,以颗粒饲料成型率、吨料电耗、颗粒耐久性指数为因变量,共进行17组制粒加工试验,测定混合物料的理化特性指标、饲料制粒成型特性指标,并对自变量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混合物料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水溶性、蛋白质分散指数和糊化时间显著增加(P<0.05);休止角、吸水性指数、峰值黏度、保持黏度和最终黏度显著下降(P<0.05);颗粒饲料成型率升高,吨料电耗降低,颗粒耐久性指数先升高后降低。随着调质温度升高,颗粒饲料成型率先升高后降低;当替代比例在0和50%时,吨料电耗降低;当替代比例在100%时,吨料电耗先降低后升高,颗粒耐久性指数升高。随着调质时间的延长,吨料电耗升高,成型率和颗粒耐久性指数变化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颗粒饲料制粒成型特性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替代比例、调质温度、调质时间,并根据响应面建立不同替代比例下颗粒饲料制粒成型特性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可靠。由此可见,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可显著提高颗粒饲料质量,并降低生产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替代玉米 精准加工 制粒特性 颗粒质量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