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播种期对麦蚜及七星瓢虫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二宾
张云慧
+1 位作者
程登发
蒋金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49,共3页
2010-2011年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麦蚜发生量及七星瓢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经控制蚜虫基数小,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蚜虫基数大,蚜量增长迅速。2011年七星瓢虫在当地麦田大规模发生,麦...
2010-2011年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麦蚜发生量及七星瓢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经控制蚜虫基数小,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蚜虫基数大,蚜量增长迅速。2011年七星瓢虫在当地麦田大规模发生,麦蚜在扬花期已被七星瓢虫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
麦蚜
七星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播种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秀红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9期25-26,共2页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该文介绍了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黄矮病、蛴螬、蝼蛄等小麦播种期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选用抗病品种、优化生产环境、药剂拌种、加强田间管...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该文介绍了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黄矮病、蛴螬、蝼蛄等小麦播种期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选用抗病品种、优化生产环境、药剂拌种、加强田间管理以及药剂防治等防治措施,旨在提升小麦质量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小麦播种总体技术水平的探讨
3
作者
徐昌运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3期25-26,5,共3页
提高小麦播种总体技术水平的探讨徐昌运(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合肥230001)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从近年我省涌现的一批小麦亩产超300公斤县(市)以及大面积亩产400─500公斤...
提高小麦播种总体技术水平的探讨徐昌运(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合肥230001)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从近年我省涌现的一批小麦亩产超300公斤县(市)以及大面积亩产400─500公斤的丰产方的技术经验中,突出的一条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
淮北地区
总体技术
冬性品种
春性品种
基本苗
茎蘖数
越冬前
播种
量
播种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山市丰南区夏玉米冬小麦 “两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振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8期78-78,共1页
夏玉米、冬小麦是唐山市丰南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在1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农业项目的实施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无论是夏玉米、冬小麦的产量,还是其产品品质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充分利用光热资...
夏玉米、冬小麦是唐山市丰南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在1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农业项目的实施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无论是夏玉米、冬小麦的产量,还是其产品品质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节约成本,进一步挖掘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必须大力推广以玉米晚收、小麦晚播为主要内容的"两晚"增产技术。1小麦、玉米两晚栽培技术的概念"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
小麦
夏玉米
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
小麦播种期
增产技术
唐山市
化学除草
增产潜力
区域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渗灌管的堵淤与渗灌水均匀试验
5
作者
刘琚
陈玉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21,共3页
渗灌是通过地下输水管道,把灌溉水送到田间,再通过渗灌管使灌溉水渗入土层,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把水分扩散到渗管周围的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渗灌的节水效果优于其它形式的节水灌溉措施。渗灌具有多项综合作用的特点,便于田间管理、...
渗灌是通过地下输水管道,把灌溉水送到田间,再通过渗灌管使灌溉水渗入土层,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把水分扩散到渗管周围的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渗灌的节水效果优于其它形式的节水灌溉措施。渗灌具有多项综合作用的特点,便于田间管理、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等优点。但由于渗灌的一些技术问题,尚需解决,影响渗灌的推广应用。渗灌管的堵淤影响渗灌水的均匀度,渗灌管的堵淤和渗灌水的均匀度是相互影响的。在渗灌管埋设间距、深度合理的前提下,渗灌水的均匀是检验渗灌管堵淤的指标。 渗灌试验选用Φ55国产聚乙烯波纹微孔塑料管(原用于暗管排水的管材)做为渗灌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灌管
土壤含水率
冬
小麦
渗灌试验
微孔塑料管
地面灌溉
小麦播种期
浸润线
渗水量
暗管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年前麦苗弱年后咋管理
6
作者
刘忠强
崔剑玲
《农业知识》
2021年第1期19-21,共3页
2020年小麦播种期间受不良气候条件和人为栽培管理的影响,有些地块小麦没能适时播种,造成冬前分蘖少,没有达到壮苗标准,这些麦田以弱苗进入越冬期。因此,加强小麦的年后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是确保丰产丰收的关键。
关键词
不良气候条件
壮苗标准
越冬期
适时
播种
麦苗
弱苗
丰产丰收
小麦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塔五号玉米晚收增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明英
杨卫华
+1 位作者
常化营
田翠平
《中国种业》
2009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天塔五号由郓城县种子公司从天津市种子公司引进,2007年通过审定,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02d,株高244cm,穗位97cm;果穗筒形,穗长17cm,穗粗5.2cm,穗行数平均16.0行。
关键词
玉米
高产优质栽培
增产栽培技术
效果显著
高产稳产
小麦播种期
子粒产量
开花期
种衣剂
果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播种期对麦蚜及七星瓢虫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二宾
张云慧
程登发
蒋金炜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49,共3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03)
文摘
2010-2011年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麦蚜发生量及七星瓢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经控制蚜虫基数小,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蚜虫基数大,蚜量增长迅速。2011年七星瓢虫在当地麦田大规模发生,麦蚜在扬花期已被七星瓢虫有效控制。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
麦蚜
七星瓢虫
Keywords
Wheat sowing time
aphid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分类号
S435.12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播种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秀红
机构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天池镇人民政府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9期25-26,共2页
文摘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该文介绍了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黄矮病、蛴螬、蝼蛄等小麦播种期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选用抗病品种、优化生产环境、药剂拌种、加强田间管理以及药剂防治等防治措施,旨在提升小麦质量与产量。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小麦播种总体技术水平的探讨
3
作者
徐昌运
机构
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3期25-26,5,共3页
文摘
提高小麦播种总体技术水平的探讨徐昌运(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合肥230001)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从近年我省涌现的一批小麦亩产超300公斤县(市)以及大面积亩产400─500公斤的丰产方的技术经验中,突出的一条就...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
淮北地区
总体技术
冬性品种
春性品种
基本苗
茎蘖数
越冬前
播种
量
播种
质量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山市丰南区夏玉米冬小麦 “两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振峰
机构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8期78-78,共1页
文摘
夏玉米、冬小麦是唐山市丰南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在1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农业项目的实施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无论是夏玉米、冬小麦的产量,还是其产品品质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节约成本,进一步挖掘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必须大力推广以玉米晚收、小麦晚播为主要内容的"两晚"增产技术。1小麦、玉米两晚栽培技术的概念"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
关键词
冬
小麦
夏玉米
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
小麦播种期
增产技术
唐山市
化学除草
增产潜力
区域内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渗灌管的堵淤与渗灌水均匀试验
5
作者
刘琚
陈玉芬
机构
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渗灌是通过地下输水管道,把灌溉水送到田间,再通过渗灌管使灌溉水渗入土层,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把水分扩散到渗管周围的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渗灌的节水效果优于其它形式的节水灌溉措施。渗灌具有多项综合作用的特点,便于田间管理、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等优点。但由于渗灌的一些技术问题,尚需解决,影响渗灌的推广应用。渗灌管的堵淤影响渗灌水的均匀度,渗灌管的堵淤和渗灌水的均匀度是相互影响的。在渗灌管埋设间距、深度合理的前提下,渗灌水的均匀是检验渗灌管堵淤的指标。 渗灌试验选用Φ55国产聚乙烯波纹微孔塑料管(原用于暗管排水的管材)做为渗灌管。
关键词
渗灌管
土壤含水率
冬
小麦
渗灌试验
微孔塑料管
地面灌溉
小麦播种期
浸润线
渗水量
暗管排水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年前麦苗弱年后咋管理
6
作者
刘忠强
崔剑玲
机构
宁津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农业知识》
2021年第1期19-21,共3页
文摘
2020年小麦播种期间受不良气候条件和人为栽培管理的影响,有些地块小麦没能适时播种,造成冬前分蘖少,没有达到壮苗标准,这些麦田以弱苗进入越冬期。因此,加强小麦的年后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是确保丰产丰收的关键。
关键词
不良气候条件
壮苗标准
越冬期
适时
播种
麦苗
弱苗
丰产丰收
小麦播种期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塔五号玉米晚收增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明英
杨卫华
常化营
田翠平
机构
山东省郓城县种子公司
出处
《中国种业》
2009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文摘
天塔五号由郓城县种子公司从天津市种子公司引进,2007年通过审定,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02d,株高244cm,穗位97cm;果穗筒形,穗长17cm,穗粗5.2cm,穗行数平均16.0行。
关键词
玉米
高产优质栽培
增产栽培技术
效果显著
高产稳产
小麦播种期
子粒产量
开花期
种衣剂
果穗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播种期对麦蚜及七星瓢虫的影响
韩二宾
张云慧
程登发
蒋金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播种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
刘秀红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提高小麦播种总体技术水平的探讨
徐昌运
《安徽农学通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山市丰南区夏玉米冬小麦 “两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王振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渗灌管的堵淤与渗灌水均匀试验
刘琚
陈玉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年前麦苗弱年后咋管理
刘忠强
崔剑玲
《农业知识》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天塔五号玉米晚收增产栽培技术
张明英
杨卫华
常化营
田翠平
《中国种业》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