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释氮肥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景丽 李亚兵 +6 位作者 胡大鹏 周明园 梁潘潘 吴慧敏 张祥 陈源 陈德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51,共10页
【目的】研究缓释氮肥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以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小麦后直播的种植方式,设3个缓释肥氮素用量:45、90和135 kg·hm-2,2个施用时期分别为2叶期和4叶期。以常... 【目的】研究缓释氮肥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以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小麦后直播的种植方式,设3个缓释肥氮素用量:45、90和135 kg·hm-2,2个施用时期分别为2叶期和4叶期。以常规氮肥尿素(纯氮90 kg·hm-2,CK1)和不施肥为对照(CK2)。【结果】缓释肥氮素90 kg·hm-2,并于2叶、4叶期施用产量较高,其中2017年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达4198.7和4037.8 kg·hm-2,比对照CK2分别高517.2和356.3 kg·hm-2,干物质积累量也表现为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于2叶、4叶期施用较高,其中2017年分别达到14090.5 kg·hm-2、13564.5 kg·hm-2,分别比对照CK2高12.6%和8.4%。氮素积累量表现相似的结果。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进一步表明,2叶期施缓释肥氮素用量45 kg·hm-2的处理氮素回收利用率(NARE)、氮素农学利用率(NAE)及氮素生理利用率(NPE)都最高,2叶期施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的处理其次,如2017年2叶期施缓释肥氮用量45 kg·hm-2处理的上述3个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75.62%、23.68%、77.26%,施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处理则分别为60.9%、19.9%、46.6%,而对照CK2仅为53.79%、14.12%、40.91%。【结论】小麦后直播棉在2叶期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氮素用量90 kg·hm-2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促进群体干物质生产并实现高产,同时达到轻简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后直播棉 缓释氮肥 肥料运筹 氮素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小麦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花明明 衡丽 +4 位作者 胡大鹏 张雷 陈源 陈德华 张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76,共4页
以特早熟棉花品种国欣早12-1和中棉所50为材料,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及氮素累计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特早熟品种国欣12-1和中棉所50的产量、产量构成、株高、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都呈增加的... 以特早熟棉花品种国欣早12-1和中棉所50为材料,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及氮素累计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特早熟品种国欣12-1和中棉所50的产量、产量构成、株高、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都呈增加的特征。施氮量195、120 kg/hm2的处理分别比施氮量45 kg/hm2增产13.1%和8.5%;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中棉所50比国欣早12-1增产11.9%,但施氮量195、120 kg/hm2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国欣12-1和中棉所50的株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195、120 kg/hm2的处理下,国欣12-1和中棉所50的株高基本达到机收的要求(80~120 cm);叶片的SPAD值和干物质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处理显著提高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氮素累积量,但施氮量195、120 kg/hm2的处理之间都差异不显著;因此施氮120 kg/hm2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后直播棉 氮肥 产量 干物质及氮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与棉太金化控对小麦后直播棉成铃及相关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媛媛 林远 +4 位作者 刘晓飞 蔡泽洲 陈媛 张祥 陈德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2-560,共9页
【目的】研究密度、棉太金(质量分数27.5%胺鲜·甲哌钅翁)化控对小麦后直播棉功能叶生理特征、成铃特征的影响。【方法】研究于2011―2012年在扬州大学进行,以特早熟品种国欣早11-1为材料,小麦收获后直播种植。以密度和棉太金化控... 【目的】研究密度、棉太金(质量分数27.5%胺鲜·甲哌钅翁)化控对小麦后直播棉功能叶生理特征、成铃特征的影响。【方法】研究于2011―2012年在扬州大学进行,以特早熟品种国欣早11-1为材料,小麦收获后直播种植。以密度和棉太金化控为试验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当密度为10.5万株·hm-2、棉太金用量为1170 mL·hm-2时,群体成铃最多,且8月31日前成铃数也高。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7月15日、7月30日、8月15日棉株功能叶的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8月31日的成铃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表明棉株叶片保持适宜的碳氮生理活性有利于优质桃的形成。【结论】长江流域小麦后直播棉采用高密度(10.5万株·hm-2)种植并结合棉太金化控(1170 mL·hm-2),有利于形成优质铃,且叶片碳氮生理活性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后直播棉 种植密度 太金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国 芮秋治 +4 位作者 刘震宇 仇莉丽 张祥 陈源 陈德华 《中国棉花》 2021年第9期17-20,32,共5页
以中棉425为材料,2018―2019年设置缩节胺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处理,探讨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在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初花期(施用比例为1∶2)或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施用比例为1... 以中棉425为材料,2018―2019年设置缩节胺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处理,探讨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在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初花期(施用比例为1∶2)或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施用比例为1∶2∶3)运筹条件下最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果节的形成和产量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产量提高是铃数和铃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在上述运筹方式下结铃强度高,比对照提高38.0%~47.4%。因此,适宜的缩节胺运筹——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60 g·hm^(-2))和初花期(120 g·hm^(-2))或盛蕾期(30 g·hm^(-2))、初花期(60 g·hm^(-2))和盛花期(90 g·hm^(-2))施用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集中结铃,为集中吐絮和机械采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后直播棉 缩节胺运筹 产量及构成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