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灌浆期小麦倒伏后光谱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胡宗杰
张杰
王召海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90-3192,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2007YCX026)
山东省科技攻关发展计划项目(2009GG10009007)
-
文摘
[目的]研究灌浆期小麦倒伏后的光谱变化特征。[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小麦灌浆期的倒伏现象,采用光谱仪测量倒伏小麦的光谱反射率,分析了冠层光谱变化的原因及特征。[结果]小麦倒伏越严重,植株光谱变化特征越明显。小麦倒伏后,其冠层光谱反射率整体增大。其中,灌浆前、中期5级倒伏小麦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生长和倒伏的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发生了同样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使用遥感影像监测目标区域、获得倒伏面积及受灾程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灌浆期
小麦倒伏
光谱反射率
-
Keywords
Filling period
Wheat lodging
Spectral reflectivity changes.It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monitoring target area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monitor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试验地小麦倒伏的危害、原因及防止对策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赵立尚
李栋业
蔡春荣
范春艳
-
机构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粮作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5期128-128,179,共2页
-
文摘
小麦倒伏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二是开始灌浆以后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小麦倒伏主要发生在后期,就是指小麦扬花结束开始灌浆以后。本文讨论了小麦试验地后期倒伏的问题。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试验地
防止对策
危害
原因
灌浆期
后期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795.5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小麦倒伏原因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敬昌
陈洁
-
机构
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32-32,43,共2页
-
文摘
针对小麦倒伏的原因与类型,分析了小麦倒伏后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防止小麦倒伏,达到小麦高产的目标。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倒伏类型
倒伏原因
防止措施
-
Keywords
Wheat lodging
Lodging types
Lodging causes
Preventative measures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程小丹
王艳霞
-
机构
辽宁省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26-26,共1页
-
文摘
1 原因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1 品种选择不当。小麦品种茎秆过高,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1.2 种植密度大。播种量过多加之前期水肥过量,导致群体过大,麦苗旺长,田间郁闭严重,光合生产率降低,有机营养物质积累减少,使茎秆部节问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节间过长、细弱,特别是到生长后期,“头重脚轻”致使茎秆担负不了上部的重量发生倒伏。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原因
营养物质积累
抗倒伏能力
光合生产率
品种选择
小麦品种
种植密度
-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关于小麦倒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车照海
-
机构
河南省太康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4期89-89,92,共2页
-
文摘
对小麦倒伏类型进行划分,阐述了小麦倒伏造成的影响,并对倒伏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倒伏的预防措施和倒伏后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类型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类型与预防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谭荫初
-
机构
湖南省农科院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2年第2期25-25,共1页
-
文摘
小麦倒伏茎叶重叠,通风不良,湿度增大,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轻者根茎损伤,影响养分和水分向穗部输送,严重时基部腐烂,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减产30%~50%,倒伏愈早,减产愈重。 一、倒伏类型 小麦倒伏分根例与茎倒。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类型
预防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预防措施
- 7
-
-
作者
阚玉文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3期12-12,共1页
-
文摘
倒伏是影响高产麦田增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一般在抽穗开花前的倒伏,减产20%~50%,开花后灌浆期间的倒伏,减产10%~20%。目前,廊坊市大部麦田正处于中产变高产的发展阶段,预防倒伏已成为小麦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预防
高产麦田
小麦生产
开花前
灌浆期
开花后
廊坊市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7
- 8
-
-
作者
王峰
-
机构
安徽省太和县赵集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91-91,94,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小麦倒伏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小麦倒伏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指导小麦生产。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形态特征
原因
对策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对产量因素的影响及补救方法探讨
被引量:26
- 9
-
-
作者
邓贺明
胡亚敏
冯家春
杨永华
张桂芳
-
机构
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424-425,共2页
-
文摘
小麦开花期发生倒伏 ,可造成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 ,倒伏程度越大 ,减产越严重。灌浆期发生的倒伏 ,主要使千粒重降低 ,减产幅度相对较小。小麦倒伏后 ,适时叶面喷施粉锈宁和磷酸二氢钾 ,可有效地增加千粒重 ,减少产量损失。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产量因素
补救方法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原因及防止对策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徐杰
-
机构
安徽省利辛县农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7期104-104,共1页
-
文摘
从气候、品种、整地播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小麦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对策,以期为小麦的栽培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原因
防止对策
-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苑迎旭
-
机构
河北省武强县农牧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7-7,共1页
-
文摘
1小麦倒伏的种类及原因 1.1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预防方法
原因
晚期
损失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O354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基于田间调查的冬小麦倒伏原因研究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王勇
李晓勇
-
机构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31-32,共2页
-
文摘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而冬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84%~90%。山东省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冬小麦在种植生产过程中,易受到虫灾害、倒伏及旱涝、冻害等气象灾害的威胁。2013年5月25—27日,山东省多地遭遇狂风暴雨天气,全省冬小麦倒伏严重。在小麦倒伏后田间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样品统计数据分析,总结了冬小麦倒伏的原因,并给出了预防措施。
-
关键词
冬小麦倒伏
田间调查
预防措施
-
Keywords
The lodging of winter wheat
Field investigation
Preventive measures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采取的对策
被引量:8
- 13
-
-
作者
张晓霞
孙秀宏
王力
-
机构
河南省泌阳县农技站
河南省泌阳县植保站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10期24-24,共1页
-
文摘
河南省泌阳县是小麦主产区,每年播种6万hm^2。近几年随着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倒伏发生的频率、面积、为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夺取高产的一大障碍因素。倒伏多发生在小麦抽穗至成熟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倒伏影响水分、养分的运转,光合作用降低,诱发多种病害发生为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倒伏减产50%以上。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原因
发生为害
小麦产量
光合作用
多种病害
主产区
泌阳县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寿县小麦倒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及防止途径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申桂先
余成平
-
机构
安徽省寿县涧沟农技站
寿县双桥镇农技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276-276,279,共2页
-
文摘
针对寿县近两年小麦倒伏情况,进行倒伏与未倒伏产量结构调查比较,分析了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倒伏的途径,以期为寿县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产量结构
原因
防止途径
安徽寿县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成因及防止对策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胡尊松
-
机构
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出处
《现代农业》
2011年第2期66-67,共2页
-
文摘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严重减产。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期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左右。所以,民谚常有"麦倒一把草,谷倒一把糠"的说法。下面本人就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加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防止对策
成因
产量影响
抽穗开花期
粮食作物
籽粒灌浆
农业生产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与防止措施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韩秀玲
-
机构
河北省广平县农牧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20期11-11,共1页
-
文摘
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受阻,籽粒秕瘦。倒伏减产的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以上。防止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小麦倒伏除本身品种特征特性外,栽培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品种特征特性
光合作用
养分运输
产量影响
栽培因素
灌浆期
麦高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析小麦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高振宏
-
机构
宁晋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
2014年第4期47-48,共2页
-
文摘
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一般根倒多发生在小麦生长后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后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一般灌浆前早期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减产20—50%;灌浆后晚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一般减产10-20%。因此,防止小麦倒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倒伏原因
小麦倒伏
预防
生长后期
损失
早期
粒重
灌浆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其预防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关旭
洪玉霞
-
机构
安徽省固镇县农科所
固镇县城关镇农林水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1X期23-23,共1页
-
文摘
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依然突出。根据小麦倒伏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预防
原因
栽培技术
品种选用
小麦品种
减产
灌浆期
乳熟期
量水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郭继鑫
-
机构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委
-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7年第4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预防
生长后期
资料统计
减产
扬花期
孕穗期
灌浆期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张现丛
田平增
-
机构
鸡泽县农牧局
-
出处
《河北农业》
2014年第2期28-29,共2页
-
文摘
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秸秆还田面积的增加,麦农“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有所动摇,有的耕作粗放,片面加大播种量,既浪费地力,又过分浪费种质资源,致使小麦倒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产量。
-
关键词
小麦倒伏
防治
原因
耕作制度
秸秆还田
种质资源
倒伏现象
播种量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