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肥对河西绿洲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和作物吸钾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志桥 包兴国 +1 位作者 张久东 马忠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3-136,共4页
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的田间试验,以验证河西绿洲富钾的灌漠土壤施用钾肥对小麦/玉米带田是否有增产效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K处理,施K2O分别为:0、751、50、2253、00 kg/hm^2。结果表明,钾肥能提高小麦/玉米带田栽培条件下两... 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的田间试验,以验证河西绿洲富钾的灌漠土壤施用钾肥对小麦/玉米带田是否有增产效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K处理,施K2O分别为:0、751、50、2253、00 kg/hm^2。结果表明,钾肥能提高小麦/玉米带田栽培条件下两种作物产量,和不施钾肥相比,小麦带增产5.1%-8.9%,玉米带增产2.8%-8.1%,小麦/玉米带田总产提高3.3%-7.8%;当施钾量为75 kg/hm^2,小麦/玉米带田总产量为最高,达12 994kg/hm^2,与不施钾肥相比,总产量增加936 kg/hm^2,增产7.8%。钾肥能提高小麦秸秆钾含量和吸钾量,与不施钾肥相比,小麦秸秆含钾量提高4.31%-7.84%,吸钾量提高6.2%-9.6%;但玉米秸秆钾含量和吸钾量有所降低,与不施钾肥相比,玉米秸秆含钾量减少20%-24.86%,吸钾量减少25.7%-28.7%。这是否是小麦和玉米在带田种植条件下存在着对钾素吸收的竞争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河西绿洲 小麦/玉米带田 吸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小麦/玉米带田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汤莹 杨君林 +1 位作者 崔云玲 赵建华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83-87,共5页
小麦与玉米间作是西北干旱灌区常见的高产栽培模式,为了给小麦/玉米带田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干旱灌区进行的小麦/玉米带田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有机... 小麦与玉米间作是西北干旱灌区常见的高产栽培模式,为了给小麦/玉米带田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干旱灌区进行的小麦/玉米带田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养分均衡供给与合理运筹为核心的优化施肥模式(施有机肥22.5 t/hm^(2)、N 300 kg/hm^(2)、P2O5120 kg/hm^(2)、K2O 120 kg/hm^(2),有机肥、全部磷钾肥及20%的氮肥做底肥,80%的氮肥在小麦三叶期追施10%、小麦挑旗期追施20%、玉米喇叭口期追施30%、玉米灌浆中期追施20%)促进了间作体系作物植株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相对于增量施肥模式,优化施肥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8.8%和36.9%,氮肥利用效率增加了14百分点,0~1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减少43.9%~58.0%,小麦产量达5358 kg/hm^(2),玉米产量达1245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小麦/玉米带田 产量 养分吸收 硝态氮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水肥耦合效应与协同管理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永杰 汤莹 蔡德荣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34-35,共2页
针对我省河西绿洲灌区小麦 /玉米带状种植中存在的水肥管理问题 ,分析了带田栽培模式的水分效应和氮肥效应 ,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灌水量对于产量的影响有明显的互补性 ,在绿洲灌区灌水量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当获得同一产量和效益时 ,在一... 针对我省河西绿洲灌区小麦 /玉米带状种植中存在的水肥管理问题 ,分析了带田栽培模式的水分效应和氮肥效应 ,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灌水量对于产量的影响有明显的互补性 ,在绿洲灌区灌水量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当获得同一产量和效益时 ,在一因子水平降低或升高的同时 ,可通过调节另一因子水平而获得 ,其调节量值应满足 x1=0 .2 +0 .9x2 的等效方程 ,影响产量的施氮量 (x1)和灌水量 (x2 )组合的技术合理区域是 x1>0 .2 +0 .9x2时 ,灌水量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 ;x1<0 .2 +0 .9x2 时 ,施氮量效应大于灌水量效应 ,并建立了灌水量和施氮量在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效应 协同管理 模型 河西绿洲灌区 小麦/玉米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应压缩小麦/玉米带田种植面积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致禧 姚正良 肖占文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2-13,共2页
论述了张掖地区压缩小麦 /玉米带田的依据是水资源短缺 ,带田生产的粮食商品性差、效益低 ,不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及引起耕地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以节水为出发点 ,压缩小麦 /玉米带田面积 。
关键词 种植面积 张掖地区 小麦/玉米带田 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形式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