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和炎性因子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隋曌 严小虎 李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43例,发病6~24 h内进行手术)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9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可及早解除血肿占位效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小骨开颅清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病6 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明亮 许鹏 +1 位作者 赵俊涛 杨元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7-799,781,共4页
目的:探讨发病6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反应、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9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 目的:探讨发病6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反应、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9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分级、出血部位等基线资料和其他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在发病6~24 h内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A组,在发病6 h内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B组。于术前、术后7 d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性反应、神经相关蛋白水平、并发症。结果:术后7 d,B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A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得分高于A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两组间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00,P=0.584)。结论:HICH患者在发病6 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并能降低机体炎症,预后较发病6~24 h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h 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3
作者 徐华文 吴德娣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参比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 目的:比较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参比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分析组实施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比组(P<0.001)。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术前,且分析组低于参比组(P<0.05);两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术前,且分析组高于参比组(P<0.05)。分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19)。结论: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软通道引流 小骨开颅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高乐 孙圣礼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使用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治疗,观察组45例使用神...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使用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治疗,观察组45例使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相当(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d、3d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相当,其中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术的创伤更小,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炎症反应较明显,但神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 并发症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应用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5
作者 李长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应用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神经...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应用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58±8.76)min、住院时间(15.84±2.31)d短于对照组的(112.97±11.51)min、(23.56±3.74)d,引流时间(5.37±1.12)d长于对照组的(3.25±0.67)d,术中出血量(38.24±6.13)ml少于对照组的(65.49±8.92)ml,血肿清除率(92.17±3.69)%高于对照组的(78.26±5.15)%(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14.69±3.72)分低于对照组的(20.15±4.09)分,GCS评分(11.34±1.26)分、ADL评分(65.29±6.31)分高于对照组的(9.21±1.35)、(54.82±6.57)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30.95%(P<0.05)。结论相较于开颅手术,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更好,能减少创伤,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 开颅手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6
作者 王业绩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与研究组(40例,实施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与研究组(40例,实施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原始的脑出血量表(OICH)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6.54±10.46)min短于对照组的(124.81±10.79)min,术中出血量(86.92±10.78)ml少于对照组的(143.78±10.82)ml,血肿清除率(87.86±1.14)%高于对照组的(79.92±1.18)%(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ICH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OICH评分(1.21±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0.12)分(P<0.05)。两组术后2周ADL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76.15±6.35)、(86.16±6.74)分,均较对照组的(69.37±4.23)、(75.18±5.82)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 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贤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58-59,62,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8例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穿刺术组,每组各49例。分别根据入组情况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术,于治疗结束...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8例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穿刺术组,每组各49例。分别根据入组情况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术,于治疗结束后1、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及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减少,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4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一步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微创穿刺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更明显(P<0.05或P<0.01)。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微创穿刺术组(χ2=3.78,P<0.05)。微创穿刺术组病死率[2.04%(1/49)]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4.08%(2/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05)。微创穿刺术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4.08%(2/49),显著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16.33%(8/49)(χ2=2.84,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好,患者意识恢复快,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穿刺 小骨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9期105-106,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穿刺... 目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个月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S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S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开颅 微创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被引量:70
9
作者 付光辉 刘全 +4 位作者 覃军 潘淳 覃旺友 黎洪凯 梁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钻孔引流术(研究组)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术后3周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和病死率。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时的GOS[(3.4±0.6)和(3.1±0.9)分,P=0.347]和GCS[(11.6±1.3)和(11.2±1.7)分,P=0.5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病死率[4.76%(2/42)和2.38%(1/42),P=0.557]、术后3个月时ADL优良率[78.57%(33/42)和88.09%(37/42),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血肿,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应用价值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 颅内血肿清除 钻孔引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官春城 郭铭 +2 位作者 梁晓华 龙潮新 余英教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颅内微创穿刺血肿...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对照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其中研究组66例,对照组73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和2周,研究组出血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加快神经损伤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 小骨血肿清除 瓣减压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亚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血... 目的研究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死亡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死亡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 小骨开颅血肿清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12
作者 季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7例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将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手术时间、...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7例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将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康复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11,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4±1.05)h、(2.19±0.42)d、(5.76±1.09)d、(21.63±4.11)d,明显比对照组的(6.94±1.32)h、(3.58±0.68)d、(6.94±1.32)d、(23.95±4.55)d短,术中出血量(23.85±4.53)ml明显比对照组的(57.85±10.99)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周,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6.62±1.29)分、GCS评分(3.18±0.62)分比对照组的(7.24±1.40)、(3.92±0.7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8%)明显比对照组(23.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对脑出血患者通过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疗效,优化手术指标,提升康复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 传统开颅手 脑出血 康复 神经功能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菲菲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对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血肿穿刺进行治疗,而对照组... 目的对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血肿穿刺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CSS)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与术后14d的GCS评分和C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血肿穿刺术具有明显的疗效,同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穿刺 小骨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红翔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251-2252,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量、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及术后7 d,两组患者的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对照组血肿量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 小骨开颅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俊恒 高永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疗效显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小骨微创脑出血清除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雷雷 张璐 +1 位作者 梁宏伟 孙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3.6)分,显著好于对照组(t=6.769,P<0.05)。观察组痊愈、进步、可和差例数分别17例(37.78%)、20例(44.44%)、5例(11.11%)、3例(6.67%),治疗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61,P<0.05)。结论相比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血肿清除 微创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存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 目的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12±5.25)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5±1.35)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6.98±7.02)、(4.65±1.3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06、4.621, P=0.001、0.000<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 P=0.025<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死亡率0均低于参照组的20.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4.211, P=0.043、0.040<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开颅手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神经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志鹏 谢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0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0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量(16.89±3.97)ml、术中出血量(28.67±9.78)ml、手术时间(1.09±0.37)h明显优于对照组(10.67±1.34)ml、(145.67±30.15)ml、(3.67±0.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0.29)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75.93±12.54)分均优于对照组(3.68±0.72)、(50.16±1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更适用于临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小骨开颅血肿清除 微创血肿穿刺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家清 刘华亭 +1 位作者 刘强 苗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34-35,共2页
目的对比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清... 目的对比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量、术后昏迷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0.3)h、术后昏迷时间(6.4±2.0)d均短于对照组的(3.6±0.4)h、(10.5±2.4)d,术中出血量(28.5±5.8)ml少于对照组的(125.6±20.0)ml,血肿清除量(16.8±3.8)ml高于对照组的(10.5±1.3)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 P=0.037<0.05)。研究组死亡率0与对照组的4.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8, P=0.144>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5±1.8)分低于对照组的(15.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7, P=0.000<0.05)。结论相较于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 小骨开颅血肿清除 脑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4
20
作者 夏咏本 李爱民 +5 位作者 颜士卫 张立勇 韩清 陈恒林 崔永华 姜大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效果,总结手术指征、技巧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血肿清除>90... 目的观察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效果,总结手术指征、技巧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血肿清除>90%者26例,80%~90%者10例。术中改颞上沟入路者2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随访3个月~2 a,根据GOS,良好19例,中残15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CH效果好,但应注意把握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围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径路 侧裂—岛叶入路 小骨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