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震群朝汶川主震初始破裂点撕裂的震兆图像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娅玲
蔡一川
苏金蓉
-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090292)
中国地震局测震台网青年骨干培养专项(20140320)
四川省地震局2013年地震科技专项(LY1314)
-
文摘
为了解汶川M8.0地震临近前震源初始破裂区小震群活动特征,重新确定研究区域地震震源位置,并求解震前都江堰两次较大有感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1)M8.0地震临近前,震源初始破裂区附近出现地震活动增多、小震群分布成带现象;地震条带东南端起始都江堰聚源镇,总体以约西42°北往西北延伸至都江堰龙溪镇,长约20 km;2)地震条带东南端地震震源深度较浅,均在地表之下10 km以内,随着时间推移,小震活动自东南向西北扩展至紫坪铺水库和汶川主震初始破裂区,发生地震的部位也向深部迁移约7 km;3)2月14日ML3.7地震震源机制解滑动角为93°,北东盘垂直向下运动,与小震群扩展图像显示的汶川主震初始破裂点附近下盘下插现象一致,表明汶川主震初始破裂点在震前已被撕裂,为主震能够从此处开始破裂准备好了必要条件;4)2月28日ML3.8地震不仅已经位于龙门山中央主断裂,而且得到与汶川主震比较接近的震源机制解,两者应力状态一致,应属于直接前震。
-
关键词
汶川M8.0地震
小震群活动特征
地震条带
初始破裂区
震源机制解
-
Keywords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small earthquake swarm activities feature
seismic: zones
initial rupturearea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胶东半岛小震丛集特征研究
- 2
-
-
作者
李小晗
郑建常
-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地震局一般科研项目(YB2104)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20501)。
-
文摘
以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为基础,结合混合概率密度分布对胶东半岛地区的小震丛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存在明显的地震成丛现象,且近年来丛集率显著提高;2)乳山震群和莱州地震前,半岛地区均存在b值降低和丛集率升高的现象。分析认为,低b值异常配合高丛集率可能是该区域地震活动较好的预测指标。
-
关键词
小震群活动
最邻近事件距离算法
混合概率密度函数
地震丛集率
B值
-
Keywords
small earthquake swarm
nearest-neighbor distance algorithm
mixtur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earthquake clustering rate
b value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