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带小钻杨树冠的分维结构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军 李春平 +2 位作者 关文彬 张楠楠 汪西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12,共7页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分枝和树冠结构分维特征。小钻杨侧枝在各方位上均匀分布,侧枝倾角在各角度级上正态分布。通过计盒维数法计算出林带小钻杨分枝的分形维度值为1.510—1.733。对小钻杨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分枝和树冠结构分维特征。小钻杨侧枝在各方位上均匀分布,侧枝倾角在各角度级上正态分布。通过计盒维数法计算出林带小钻杨分枝的分形维度值为1.510—1.733。对小钻杨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用W=a(D1.3^2H)^b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利用双数量法计算得到的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65-2.765;在应用双数量法中,用枝生物量代替叶生物量,计算得小钻杨无叶期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03~2.464。探讨了不同树冠体积和叶生物量下的树冠分数维度值的变化,在小的叶生物量等级时,分数维度值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叶生物量后,叶生物量的增加对其影响逐渐减弱。不同树冠体积均有1个基本的叶生物量值以维持其表面积,也有1个最佳值,树冠分数维度不再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树冠 分维数 树体结构 最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苏芳莉 赵鸿坤 +1 位作者 郭成久 贾玉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利用SF200茎流仪监测小钻杨树干液流的运移规律表明,整个生长季各月最大日平均液流速率为7月>8月>6月>9月>5月>10月>4月。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曲线5、7、8、9月为双峰型,4、6、10月为单峰型,5月为峰型过渡阶段。夜间仍... 利用SF200茎流仪监测小钻杨树干液流的运移规律表明,整个生长季各月最大日平均液流速率为7月>8月>6月>9月>5月>10月>4月。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曲线5、7、8、9月为双峰型,4、6、10月为单峰型,5月为峰型过渡阶段。夜间仍维持较低液流速率。阴雨天里液流启动较晚,停止较早,变化缓慢,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发生波动现象。树冠东南侧液流速率大,西北侧液流速率小。不同径向深度各位点液流速率不同,液流速率随径深增加而增大,最高液流位点在20mm处,15和10mm次之,5mm处最小。土壤含水量与液流速率呈良好的对数关系,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与液流呈正相关,空气湿度与液流呈负相关,风速与液流关系复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气象因子与液流速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795以上。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是影响液流速率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和刺槐根系养分吸收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翟明普 蒋三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
该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小钻杨和刺槐根系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结果表明:①NH4+离子与小钻杨根系的亲和力比与刺槐根系的亲和力小,NH4+离子流入小钻杨根系的速率也比流入刺槐根系的速率慢;小钻杨根系吸收NH4+离子的最大吸收速率大... 该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小钻杨和刺槐根系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结果表明:①NH4+离子与小钻杨根系的亲和力比与刺槐根系的亲和力小,NH4+离子流入小钻杨根系的速率也比流入刺槐根系的速率慢;小钻杨根系吸收NH4+离子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刺槐根系;小钻杨对NH4+离子的耐贫瘠能力和吸收NH4+离子能力较刺槐强.②H2PO4-离子流入刺槐根系的速率大于小钻杨根系;刺槐根系对H2PO4-离子的耐贫瘠能力比小钻杨强.③小钻杨和刺槐虽然在吸收K+离子的动力学特性方面有些差异,但两者混栽时不会存在对K+离子的竞争现象.从养分吸收特性的角度来看,小钻杨与刺槐之间存在N、P养分互补协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小钻杨 养分 动力学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乐果在小钻杨中的输导动态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正昌 闵水发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80-84,共5页
氧化乐果用注射方法防治小钻杨上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效果显著。根据光肩星天牛成虫取食小钻杨嫩枝树皮的特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部位嫩枝树皮中氧化乐果的残留量。检测表明:注射后3d,氧化乐果即能到达上部各个部位的枝条上。不... 氧化乐果用注射方法防治小钻杨上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效果显著。根据光肩星天牛成虫取食小钻杨嫩枝树皮的特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部位嫩枝树皮中氧化乐果的残留量。检测表明:注射后3d,氧化乐果即能到达上部各个部位的枝条上。不同部位氧化乐果输导快慢不一致,上部最快,中部次之,下部最慢,氧化乐果向生长旺盛的部位输导和积累。检测还表明:氧化乐果由木质部随树液向上输导后再转移到韧皮部而起杀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乐果 小钻杨 输导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管道理论为基础的林带小钻杨树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军 李春平 +3 位作者 关文彬 刘艳辉 张楠楠 范志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92-98,共7页
以管道理论为基础,运用主轴切割的方法,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树体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树干生物量增加与高度的降低呈线性关系;同一层次内的叶量和枝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关系的确定性不受分层方式的影响;树冠不同层次内的累... 以管道理论为基础,运用主轴切割的方法,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树体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树干生物量增加与高度的降低呈线性关系;同一层次内的叶量和枝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关系的确定性不受分层方式的影响;树冠不同层次内的累积叶量与支持的枝干总质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同层次的总累积生物量与各层内的树干生物量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对不同层次累积树干生物量与各层树干生物量密度进行指数回归,系数介于1.1~1.3,指数介于1~2,表明二者的关系是处于线性和指数关系之间的一种形式;在胸高以上,树干边材断面积与侧枝基部断面积总和呈线性关系,胸高之下线性关系不存在。建立不同年龄小钻杨边材与所支持叶量的树体管道模型,同时测得胸径(D1.3)与心材直径(Dx)间的关系为Dx=0.522exp(0.1698D1.3),r=0.9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理论 树体结构 小钻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小钻杨优树无性系的区域选择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玉华 《辽宁林业科技》 1994年第6期1-6,共6页
兴城、义县、北镇、喀左、铁岭、法库1号、昌图、灯塔、桓仁、鞍杂等10个优选的小钻杨无性系,在辽宁省9个试验点6~7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具有生长快,稳定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通过不同地点试验林的生长方差分析,多重... 兴城、义县、北镇、喀左、铁岭、法库1号、昌图、灯塔、桓仁、鞍杂等10个优选的小钻杨无性系,在辽宁省9个试验点6~7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具有生长快,稳定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通过不同地点试验林的生长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遗传力估算及抗性观测,将辽宁区划为7个适宜推广的栽培生长区。从而明确了辽宁省今后适地适品种推广发展的优良小钻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无性系 区域试验 选择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优良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董雁 王玉华 刘毅 《辽宁林业科技》 1991年第6期3-9,共7页
由于自然或人工的长期选择,在辽宁省许多地区,生长着许多具有明显增益的小叶杨与钻天杨间的地方杂种——统称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 et Liang),仅1982年,由辽宁省林业厅和辽宁省杨树委员会,组织复查认定为省级小钻... 由于自然或人工的长期选择,在辽宁省许多地区,生长着许多具有明显增益的小叶杨与钻天杨间的地方杂种——统称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 et Liang),仅1982年,由辽宁省林业厅和辽宁省杨树委员会,组织复查认定为省级小钻杨优树的,即达近20种。为了掌握这些优良无性系的生育特性、适生地区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除了开展全省性的区域栽培试验外,我们于1976年在我所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无性系 苗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区小钻杨类无性系引种试验
8
作者 邢印华 陈章水 《辽宁林业科技》 1994年第5期7-8,共2页
辽西半干旱区小钻杨类无性系引种试验邢印华,陈章水(建平县黑水林场122411)(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黑水林场地处辽宁西部,地势高寒,气候干燥,80年代初营造的杨树人工林品种单一。我国小钻杨类无性系较多,在辽宁西部半干旱... 辽西半干旱区小钻杨类无性系引种试验邢印华,陈章水(建平县黑水林场122411)(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黑水林场地处辽宁西部,地势高寒,气候干燥,80年代初营造的杨树人工林品种单一。我国小钻杨类无性系较多,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是否适宜生长,是本次试验的主要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无笥系 引种 辽西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优良无性系评比试验初报
9
作者 刘毅 王玉华 +1 位作者 董艳 焦保安 《辽宁林业科技》 1993年第2期1-4,45,共5页
以金城原种场区域试验林中19个小钻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以小青杨为对照,对其生长性状指标作评比分析。评比结果看出,昌图、义县、灯塔小钻杨等7个无性系在锦州地区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均超过对照种小青杨的13%以上;入选... 以金城原种场区域试验林中19个小钻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以小青杨为对照,对其生长性状指标作评比分析。评比结果看出,昌图、义县、灯塔小钻杨等7个无性系在锦州地区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均超过对照种小青杨的13%以上;入选无性系与对照比,其遗传增益分别为树高的7.9%,胸径的19.4%,材积的48.8%。将这些无性系进行扩繁和栽培,对锦州和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杨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无性系 生长指标 评比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县小钻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的推广
10
作者 周玉石 《辽宁林业科技》 1989年第S1期13-15,共3页
1 目的意义锦县小钻杨(populus×Xiaozuanica W. Y. Hsu et Liang cv. ’Jinxian’)又名锦新杨,该品种是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树木杂交,在锦县大凌河下游河滩的天然杨树群落中,通过选优,建试验圃,人工提纯,... 1 目的意义锦县小钻杨(populus×Xiaozuanica W. Y. Hsu et Liang cv. ’Jinxian’)又名锦新杨,该品种是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树木杂交,在锦县大凌河下游河滩的天然杨树群落中,通过选优,建试验圃,人工提纯,复壮、繁育出来的一个天然优良杂种。与当地老品种小叶杨、小青杨比较,具有明显的速生特性,和外地引进的优良杨树品种沙兰杨、健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速生丰产林 小青 树品种 沙兰 栽培技术 北京 林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优良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董雁 王玉华 刘毅 《辽宁林业科技》 1994年第3期38-39,共2页
小钻杨优良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的研究董雁,王玉华,刘毅(辽宁省杨树研究所115200)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盖县,东经122”09’,北纬40。fo’,海拔22.Zm,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ZoC,年降... 小钻杨优良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的研究董雁,王玉华,刘毅(辽宁省杨树研究所115200)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盖县,东经122”09’,北纬40。fo’,海拔22.Zm,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ZoC,年降水量667.4mm。土壤为棕色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无性系 苗期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无性系的遗传差异及其选择评价
12
作者 刘诚征 王玉华 《辽宁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1-6,共6页
根据4个地区5年试验结果看,小钻杨无性系在3个数量性状测验群体中,均具有很大的遗传方差,差异均达极显著,说明遗传差异是真实的。根据EMS固定模型的小钻杨无性系主效(?),地点主效(?)和互作效应((?))_(ij)的分析,能够定量描述小钻杨无性... 根据4个地区5年试验结果看,小钻杨无性系在3个数量性状测验群体中,均具有很大的遗传方差,差异均达极显著,说明遗传差异是真实的。根据EMS固定模型的小钻杨无性系主效(?),地点主效(?)和互作效应((?))_(ij)的分析,能够定量描述小钻杨无性系的差异和G×E互作程度,利用互作效应方差(?)_(AB)及相对变异CV_(AB),用于评价小钻杨无性系对地点、地点对无性系的适应性,能够很好反映稳产性能。采用(?)、(?)、(?)_(AB)和CV_(AB)的配套分析方法,比以往采用的生态价(E_i)等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无性系 遗传差异 选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钻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康琳 《农家科技》 2022年第6期43-44,共2页
小钻杨为落叶乔木,耐干旱、耐寒冷、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材质良好、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美观,是造林、绿化中的优良树种之一。辽宁抚顺地区地形以多山为主,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开始,大面积栽植速生杨树,经过多年的自然... 小钻杨为落叶乔木,耐干旱、耐寒冷、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材质良好、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美观,是造林、绿化中的优良树种之一。辽宁抚顺地区地形以多山为主,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开始,大面积栽植速生杨树,经过多年的自然和人工筛选培育出多个适合本地区的速生杨树种,如小叶杨、小钻杨等。本文以小钻杨为例,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小钻杨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提炼,为速生杨的高效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虫害能力 速生 小钻杨 大面积栽植 栽培技术 小叶 优良树种 耐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寒、速生杨树新无性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董雁 王丽钧 +3 位作者 王玉华 苘胜军 李福年 梁克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6-10,共5页
本试验选用了具有速生遗传基因的美洲黑杨、欧美杨和具有抗寒、耐旱特性的小钻杨类及青杨派等17个杨树品种品系作亲本,共搭配成20个杂交组合。通过对F1代多次的苗期选择以及在辽北地区两年抗寒、耐旱的比较试验,初步看出具有速... 本试验选用了具有速生遗传基因的美洲黑杨、欧美杨和具有抗寒、耐旱特性的小钻杨类及青杨派等17个杨树品种品系作亲本,共搭配成20个杂交组合。通过对F1代多次的苗期选择以及在辽北地区两年抗寒、耐旱的比较试验,初步看出具有速生、抗寒、耐旱性强的杂交F1代无性系4个,即9205、9207、9318、9218。其中9205优良特性表现突出,2年生平均高生长量是对照种2倍以上,是优亲115倍,胸径平均生长量是对照种4倍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抗寒、耐旱性。9207、9318、9218年高生长量均超过优亲和对照种,其抗寒、耐旱性也强于亲本及其他杂交F1代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 欧美 小钻杨 抗寒 耐旱 速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修枝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隋艳红 赵文刚 +2 位作者 杜树尧 王志波 邹本琪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z1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修枝技术 绿荫林木 小钻杨 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杨树良种普查报告
16
《辽宁林业科技》 1983年第Z1期65-68,共4页
我省的杨树良种选育工作,自60年代以来进展很快,杨树品种(杂种、无性系)急聚增多,极大地丰富了我省杨树品种资源,这些年来又陆续选择鉴定了一批良种,提供于生产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造林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去缺乏杨树品种管理制度,乱... 我省的杨树良种选育工作,自60年代以来进展很快,杨树品种(杂种、无性系)急聚增多,极大地丰富了我省杨树品种资源,这些年来又陆续选择鉴定了一批良种,提供于生产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造林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去缺乏杨树品种管理制度,乱引、乱繁现象极为严重,形成了良莠难分的局面。有的地区不经试验盲目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普查 绿荫林木 小钻杨 树品种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典型乔木林碳储量分析
17
作者 贾秀斌 张海东 +5 位作者 邢钰坤 杨跃文 李虎虎 王瑗 姬媛媛 刘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典型乔木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纯林内设置样地,调查小钻杨和旱柳的生长状况、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及林下草本植被的生物量,并测定不同器官的碳含量,以期为研...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典型乔木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小钻杨(Populus×xiaozhuanic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纯林内设置样地,调查小钻杨和旱柳的生长状况、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及林下草本植被的生物量,并测定不同器官的碳含量,以期为研究区典型乔木林碳储量计算和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小钻杨和旱柳的不同器官生物量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干>根>枝>叶,小钻杨单株平均生物量为(29.66±2.14)kg,旱柳单株平均生物量为(16.68±1.36)kg。小钻杨林下草本层平均生物量为(14.45±1.58)g.m^(-2),旱柳林下草本层平均生物量为(15.89±2.36)g.m^(-2)。小钻杨各器官碳含量在45%~52%,旱柳各器官碳含量为44%~53%。赛罕区2011年营造的23.5 hm^(2)乔木林可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约为999.99 t CO_(2)当量,其中小钻杨林为602.01 t CO_(2)当量,旱柳林为397.98 t CO_(2)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钻杨 旱柳 生物量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古台沙地立地条件与适地适树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书坤 《辽宁林业科技》 1989年第6期6-10,27,共6页
研究认为,沙地林木生长条件主要受土壤类型、沙丘部位和地势高低等因子的作用。当地3种土壤间养分含量和水热条件差异明显,幼林的生长亦不同。生草风沙土和草甸土型风沙土比流动风沙土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分别大4.9%、12.1%,比彰武小钻... 研究认为,沙地林木生长条件主要受土壤类型、沙丘部位和地势高低等因子的作用。当地3种土壤间养分含量和水热条件差异明显,幼林的生长亦不同。生草风沙土和草甸土型风沙土比流动风沙土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分别大4.9%、12.1%,比彰武小钻杨分别大60.4%、76.8%。在沙丘下部比上部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大22—26%,比彰武小钻杨大26%。试验表明,樟子松的适应性比彰武小钻杨强,故在条件较差的流动风沙土区和沙丘中上部营造樟子松较适宜,而彰武小钻杨适于在条件比较好的草甸土型沙土和沙丘下部及丘间低地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草甸 彰武 草地 生长变化 树达 高生长量 基径 樟子松 试验区 生草 丘间低地 立地条件 小钻杨 章古台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