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国家学”到“政治学”:清末西方政治学的引入与学术体系转型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5-61,共7页
戊戌维新后,西方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开始逐步系统地传入中国。1899年《清议报》刊载伯伦知理的《国家论》译著可以看作是具有学科意义的西方政治学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其所建构的学术体系是以"国家"、"宪法&qu...
戊戌维新后,西方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开始逐步系统地传入中国。1899年《清议报》刊载伯伦知理的《国家论》译著可以看作是具有学科意义的西方政治学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其所建构的学术体系是以"国家"、"宪法"为基础,围绕与国家相关的诸问题形成的"国家学"学术框架,这种体系建构与亚里士多德对于政治学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而在小野塚喜平次《政治学大纲》一书传入中国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视野从理论层面拓展到了公民社会,并形成了广义与狭义的学科体系划分,具有了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初步特征。这种变动与调整体现了政治学研究视野的扩展、研究体系的扩大与研究方法的扩充,这同时也是现代美国政治学对于德国政治学的回应与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国家学
伯伦知理
小野塚喜平次
学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国家学”到“政治学”:清末西方政治学的引入与学术体系转型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昆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5-61,共7页
基金
杨德山教授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近代政党学说文献汇编(1894-1957)"(10XNL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戊戌维新后,西方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开始逐步系统地传入中国。1899年《清议报》刊载伯伦知理的《国家论》译著可以看作是具有学科意义的西方政治学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其所建构的学术体系是以"国家"、"宪法"为基础,围绕与国家相关的诸问题形成的"国家学"学术框架,这种体系建构与亚里士多德对于政治学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而在小野塚喜平次《政治学大纲》一书传入中国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视野从理论层面拓展到了公民社会,并形成了广义与狭义的学科体系划分,具有了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初步特征。这种变动与调整体现了政治学研究视野的扩展、研究体系的扩大与研究方法的扩充,这同时也是现代美国政治学对于德国政治学的回应与冲击。
关键词
政治学
国家学
伯伦知理
小野塚喜平次
学术体系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国家学”到“政治学”:清末西方政治学的引入与学术体系转型
王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