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也谈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兼评《要分请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一文 |
朱嘉明
|
《齐鲁学刊》
|
1981 |
0 |
|
2
|
要分清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线——《现代化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一文质疑 |
邹积贵
|
《齐鲁学刊》
|
1980 |
0 |
|
3
|
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 |
李芝芳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1 |
0 |
|
4
|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
谢钟
|
《湖湘论坛》
|
1996 |
0 |
|
5
|
再论马克思对“地域性社会主义”的扬弃 |
秦闯
|
《学术界》
CSSCI
|
1995 |
1
|
|
6
|
也谈“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与辛仲勤、薛汉伟二同志商榷 |
徐经泽
|
《文史哲》
|
1981 |
1
|
|
7
|
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由来及其基本观点 |
马啸原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8
|
现代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述评 |
柳振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9
|
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容改变——驳“社会主义私有制”的观点 |
周香兰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1991 |
0 |
|
10
|
马克思与恩格斯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 |
贾东海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11
|
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兼论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社会思想基础 |
赵长峰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79 |
|
|
12
|
也谈艾蒂安形象的阶级本质 |
冯黎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13
|
为什么蒲鲁东主义在巴黎公社时期仍有重大影响 |
王宏吉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4
|
哲学是否贫困? |
叶向平
|
《东南学术》
|
1988 |
0 |
|
15
|
马克思《资本论》注释的科学价值 |
王惠宁
|
《学术论坛》
|
1983 |
1
|
|
16
|
试论世界法西斯运动的第一次浪潮 |
陈祥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7
|
学习马克思的治学精神——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
胡启南
|
《求实》
|
1983 |
0 |
|
18
|
建国以来国内外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研究综述 |
杨汉鹰
|
《江汉论坛》
|
1986 |
0 |
|
19
|
正确理解第一国际内部的斗争 |
呂进人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20
|
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永存人间──纪念马克思诞辰180周年 |
吴雄丞
|
《湖湘论坛》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