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UV/OPT/NIR与X射线辐射的幂律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鹏程 张国宝 +2 位作者 杨怡蓉 吕铭 王建成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7-505,共29页
小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辐射涵盖射电到伽马射线波段。通常认为X射线辐射来自吸积盘内区,射电辐射主要由喷流贡献,而紫外、光学以及近红外(UV/OPT/NIR)辐射可能由多种辐射机制贡献。确定X射线双星系统中UV/OPT/NIR辐射的主导机制可以... 小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辐射涵盖射电到伽马射线波段。通常认为X射线辐射来自吸积盘内区,射电辐射主要由喷流贡献,而紫外、光学以及近红外(UV/OPT/NIR)辐射可能由多种辐射机制贡献。确定X射线双星系统中UV/OPT/NIR辐射的主导机制可以对吸积过程的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分析不同波段辐射流量之间的相关性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前人通过分析UV/OPT/NIR辐射与X射线辐射之间的幂律相关性,研究了UV/OPT/NIR辐射的主要起源。总结了不同源中存在的幂律相关性的观测结果,并介绍了用于解释UV/OPT/NIR辐射起源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质量x射线双星 吸积黑洞 吸积中子星 UV/OPT/NIR辐射 幂律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X射线暴多峰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臣 张国宝 +2 位作者 王建成 陈玉鹏 吕铭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48,共20页
I型X射线暴(热核暴)是发生在小质量X射线中子星双星系统中X射线波段流量突然大幅度增加的一种高能现象。在热核闪模型下,此现象被认为主要由中子星表面热核不稳定燃烧主要引起的。典型X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呈现快速上升(1~5 s)、幂指数下降... I型X射线暴(热核暴)是发生在小质量X射线中子星双星系统中X射线波段流量突然大幅度增加的一种高能现象。在热核闪模型下,此现象被认为主要由中子星表面热核不稳定燃烧主要引起的。典型X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呈现快速上升(1~5 s)、幂指数下降(10~100 s)的单峰结构。随着X射线暴样本的增加,在观测上出现了一类多峰结构的热核暴。在现有的115个暴源中,至少6个暴源有此类多峰结构暴。通过研究多峰暴的观测性质,发现多峰暴只出现在极少数不同类型不同吸积状态的暴源中,其中大部分多峰暴的峰值流量小于爱丁顿极限,除少数多峰暴呈三峰结构以外,大部分多峰暴是双峰结构,并且双峰暴的两峰值相对强弱没有固定规律,暴频振荡在多峰暴当中的出现也无明显规律性。针对这些观测现象,总结了关于多峰暴的多个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质量x射线双星 吸积中子星 x射线 I型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暴振荡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清心 李兆升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210,共24页
X射线暴振荡是在小质量X射线双星的Ⅰ型X射线暴中探测到的周期性现象,振荡的周期与中子星的自转周期接近。近些年来,RXTE和NICER等高能探测器在30个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探测到了爆发振荡现象。X射线暴振荡对研究致密物质状态、中子星表面... X射线暴振荡是在小质量X射线双星的Ⅰ型X射线暴中探测到的周期性现象,振荡的周期与中子星的自转周期接近。近些年来,RXTE和NICER等高能探测器在30个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探测到了爆发振荡现象。X射线暴振荡对研究致密物质状态、中子星表面强引力和强磁场行为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Ⅰ型X射线暴和爆发振荡的搜索方法、爆发振荡的观测结果、爆发振荡的热斑模型和表面模式振荡模型,未来,X射线暴振荡将用于测量中子星质量、半径和自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x射线暴振荡 小质量x射线双星 脉冲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