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 被引量:7
1
作者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7-94,共8页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发端,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古代小说批评之主导形态,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批评形式,近年来已备受研究者注目,发表了不少论著,其实绩不容轻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人们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发端,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古代小说批评之主导形态,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批评形式,近年来已备受研究者注目,发表了不少论著,其实绩不容轻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人们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家、大家,如李卓吾、金圣叹、脂砚斋、张竹坡等,而小说评点的发展态势,至今仍不甚了了。诚然,这些评点大家确乎是中国小说评点美学生命的“脊梁”,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形态,小说评点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而非单个出色的评点家及其著作所能概言。因此,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看,小说评点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垦的领域。对此,笔者拟就作为兴起时期的明万历年间的小说评点作一阶段性的描述。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李卓吾 明万历年 万历年间 小说活动 理论批评 万历二十年 评点 《三国演义》 《金瓶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形态论 被引量:5
2
作者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4-84,共11页
关键词 小说评点 《金瓶梅》 中国古代 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金圣叹 评点 《红楼梦》 通俗小说 古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垂超 李军均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在魏晋六朝、唐代和北宋,都有小说评点的异体。至南宋末期,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标志着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独立。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摆脱了史传规范和儒家伦理价值相结合的标准,是以小说作为一种...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在魏晋六朝、唐代和北宋,都有小说评点的异体。至南宋末期,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标志着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独立。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摆脱了史传规范和儒家伦理价值相结合的标准,是以小说作为一种独立于史学的门类来进行评点,评点内容多为作品的情感、人物语言特点、形象描绘、情节等,且语言大多略带幽默浅俗明快之语言,没有正统史传或诗文评点中的学究气,具备浓厚的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辰翁 世说新语 小说评点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评点的别样风景--以晚清翻译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评点作为传统士人批评小说的正宗,传至晚清,颇有“强弩之末”之象。甲午海战后,域外小说如潮水般涌入,为小说评点注入了一股清流。晚清士人以会通中西、学贯古今的文化理念,将评点对象从传统小说“偷换”为泰西小说。凭借扩容的小说评... 评点作为传统士人批评小说的正宗,传至晚清,颇有“强弩之末”之象。甲午海战后,域外小说如潮水般涌入,为小说评点注入了一股清流。晚清士人以会通中西、学贯古今的文化理念,将评点对象从传统小说“偷换”为泰西小说。凭借扩容的小说评点这一工具,士人绍介西洋小说叙事技法,输入欧美新风,促进翻译观念的裂变。与新式教育紧紧勾连,影响和哺育了“五四”一代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推陈出新贡献非凡。小说评点呈现了一道靓丽的别样风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魅力,但小说评点的“文心”等核心特征却逐渐消逝;因而,这种文化选择却又是自毁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翻译小说 教育 晚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评点本在朝鲜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帆 郑沃根 《常熟高专学报》 2002年第5期59-65,共7页
中国与古代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朝鲜时期(1392~1910)与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在时间上大致重合,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评点的繁荣时期,故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是以评点本为主体的,并影响了朝鲜古代汉... 中国与古代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朝鲜时期(1392~1910)与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在时间上大致重合,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评点的繁荣时期,故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是以评点本为主体的,并影响了朝鲜古代汉文小说评点的产生和发展,还逐步改变了朝鲜朝文人对于小说的认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朝鲜时期 古代小说 文学评论 文化传播 影响 小说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评点写作刍议
6
作者 顾建新 《写作》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陈昌恒在其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理论专著《审美心理自我描述》中指出"小说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样式、特殊文体,它在勾勒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经验,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质,提高中国古代小... 陈昌恒在其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理论专著《审美心理自我描述》中指出"小说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样式、特殊文体,它在勾勒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经验,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质,提高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地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文学批评 写作 审美特质 心理自我 特殊文体 创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评点研究的三种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帆 《中文自学指导》 2001年第4期5-12,共8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谭帆先生的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年4月版)。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的论著。全书“上编”为总体研究,阐释了小说评点的“源流”“形态”“类型”与“价值”,“下编”为“编年叙录”,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谭帆先生的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年4月版)。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的论著。全书“上编”为总体研究,阐释了小说评点的“源流”“形态”“类型”与“价值”,“下编”为“编年叙录”,梳理了两百二十余种小说评点本的概貌,可谓融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于一体。这里选录的一段是关于对小说评点整体评价的,作者认为,评点在小说领域不仅仅是一种批评,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了小说的文本改订、小说的传播出版和小说的理论构建等多种领域,故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也应取一种多元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评点研究 中国小说 古代小说 编年 视角 叙录 “价值”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小说评点与叙事学研究
8
作者 陈果安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明清小说评点含有丰富的小说叙事思想和理论。首先,评点家们对于“本事”与“故事”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界说。如,金圣叹在《水浒》28回回评中,曾明确指出:“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钜者而隐括焉,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 明清小说评点含有丰富的小说叙事思想和理论。首先,评点家们对于“本事”与“故事”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界说。如,金圣叹在《水浒》28回回评中,曾明确指出:“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钜者而隐括焉,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其有事之阙者而附会焉,又见其有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金圣叹 叙事学 《水浒》 《金瓶梅》 限知视角 叙述视角 明清 中国古代小说 《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体验的再书写:明清小说评点情感语的价值
9
作者 张晓丽 《语文学刊》 2021年第6期71-76,共6页
明清小说评点中包含大量主观情感批语,这一批评方式自署名为李卓吾的容与堂本《水浒传》开始,后为众多评点者沿袭使用,尤其是蒙古族评点者哈斯宝、尹湛纳希对此种批评方式的接受与发挥。通过对明清小说评点中看似无理论价值情感语的研究... 明清小说评点中包含大量主观情感批语,这一批评方式自署名为李卓吾的容与堂本《水浒传》开始,后为众多评点者沿袭使用,尤其是蒙古族评点者哈斯宝、尹湛纳希对此种批评方式的接受与发挥。通过对明清小说评点中看似无理论价值情感语的研究,可以看到明清小说评点满带情味的独特理论书写,看到评点者于评点文本中构建的更为丰富的文本性格,亦能看到他们评点时的生活日常。这样的书写成就了中国小说评点注重书写生命体验的情味理论批评。这种由不同民族众多评点者运用、发展的情味书写方式本身就值得研究。同时,这份批评中的情味成就了中国小说评点生命体验的无限性,召唤更多读者、研究者再体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评点 情味批评 生命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性自然:论李贽的小说评点思想
10
作者 钱陈璐曦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
“情”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明代“第一思想犯”的李贽,更是将“情”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在他看来,“情”不仅是自然的人伦物理,更是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情”可以说是一切艺术活动... “情”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明代“第一思想犯”的李贽,更是将“情”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在他看来,“情”不仅是自然的人伦物理,更是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情”可以说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原动力。李贽对传统的情性论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童心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极具主观性色彩的小说评点思想,在主情的历史潮流中发出了时代之最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小说评点 “情性” “童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广敏 张学艳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4期139-151,共13页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从评点文本的整理与考辨、评点的思想价值、小说理论价值、评点家、评点史等方面,对这30年的成果进行爬梳整理,力求作出客观的评述,并提...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从评点文本的整理与考辨、评点的思想价值、小说理论价值、评点家、评点史等方面,对这30年的成果进行爬梳整理,力求作出客观的评述,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对《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小说评点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评点的死亡论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根民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金瓶梅》评点家发掘人类潜意识最隐秘的情感体验,反思当下的生命形态和生活存在,阐释死亡书写的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拓展了死亡书写的存在价值。他们以死亡叙事为基点,切入人类的生命意识和透析黑色幽灵的道德言说方式,建构一幅惩恶... 《金瓶梅》评点家发掘人类潜意识最隐秘的情感体验,反思当下的生命形态和生活存在,阐释死亡书写的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拓展了死亡书写的存在价值。他们以死亡叙事为基点,切入人类的生命意识和透析黑色幽灵的道德言说方式,建构一幅惩恶扬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演变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小说评点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文法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明镜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46-49,62,共5页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的创作理论、文法等等问题,成就斐然,贡献卓越。对于他的文法观历来争议很大,因而对金圣叹关于《水浒传》中文法的含义,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的文法观以及对此存在的误解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文法 《水浒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评点家眼中的《林黛玉进贾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颖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1-54,共4页
小说评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它以“即目散评”的方式对文本内容、创作手法、思想主题进行剖析,是解读古典小说的珍贵宝库。《红楼梦》的评点分为“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脂本”的重要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小说评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它以“即目散评”的方式对文本内容、创作手法、思想主题进行剖析,是解读古典小说的珍贵宝库。《红楼梦》的评点分为“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脂本”的重要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戚序本、蒙古王府本、舒序本、郑藏本等,“程本”的重要评点有张汝执、东观阁、王希廉、张新之、姚燮、陈其泰、张子梁、黄小田、刘履芬等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辰本 评点 程本 小说评点 王希廉 脂本 姚燮 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洪 《蒲松龄研究》 1994年第4期52-60,37,共10页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陈洪在我国文言小说中,《聊斋志异》是最受批评家青睐的一部。完稿后的百余年间,专文评论(包括序、跋、题辞与评点)者便有十数人。其中用力最勤、体认较切而在理论上亦有所建树的,当...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陈洪在我国文言小说中,《聊斋志异》是最受批评家青睐的一部。完稿后的百余年间,专文评论(包括序、跋、题辞与评点)者便有十数人。其中用力最勤、体认较切而在理论上亦有所建树的,当推冯镇峦与但明伦。冯镇峦生活在嘉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冯镇峦 《聊斋志异》 但明伦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文体特征 评论 古文章法 文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评点派论人物描写
16
作者 蔡国梁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3期67-72,共6页
评点,作为中国文学批评与小说理论的特殊样式,自宋历明,渐成风气,迨至清,已进展到相当完整的境地,蔚为大观,对人们的鉴赏,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薰陶、指引作用。“时尚批点”(万历四十三年《广谐史·凡例》)。在明代中后期评点家的推... 评点,作为中国文学批评与小说理论的特殊样式,自宋历明,渐成风气,迨至清,已进展到相当完整的境地,蔚为大观,对人们的鉴赏,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薰陶、指引作用。“时尚批点”(万历四十三年《广谐史·凡例》)。在明代中后期评点家的推动下,清代的评点家不仅对小说的立意与章法,而且对造型与摹性,都有所阐发。他们提到的“铸鼎象物”(借自《左传》),“传神摄魂”,“人各面目”、“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表明文学界对小说创作的塑造人物形象并达到个性化,取得了日益清晰与深刻的认识。小说评点之所以获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点 人物描写 小说创作 人物形象 小说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 明代中后期 小说评点 十三年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家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40,共8页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小说评点 叙事理论 文本结构 文化解读 叙事艺术 叙事模式 叙事传统 程度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朗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共13页
《红楼梦》我早就读过。大学毕业后又读过多遍,但都谈不上研究,真正开始有点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集中力量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研究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研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时找了许多研究《... 《红楼梦》我早就读过。大学毕业后又读过多遍,但都谈不上研究,真正开始有点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集中力量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研究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研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时找了许多研究《红楼梦》的书(红学家们的著作)来读,思考有关《红楼梦》的各种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小说评点 眼光 美学 此岸 《水浒传》 《金瓶梅》 大学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竹坡论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清代小说评点家张竹坡(1670-1698)的《金瓶梅》评点蕴涵着丰富的叙事理论,他对小说中各种角色的叙事功能有着独特的见解。张竹坡发现,在《金瓶梅》一书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叙述者着力表述的对象,... 清代小说评点家张竹坡(1670-1698)的《金瓶梅》评点蕴涵着丰富的叙事理论,他对小说中各种角色的叙事功能有着独特的见解。张竹坡发现,在《金瓶梅》一书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叙述者着力表述的对象,同时也承担了不同的叙事功能,成为故事构成的基本因素。结合小说文本,他对小说中各种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作了详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竹坡 小说评点 金瓶梅 叙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总目录 被引量:7
2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文艺理论研究 1996年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小说评点 总目 米兰·昆德拉 影视文化 “少年精神” 文学史 中国古典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