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7-94,共8页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发端,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古代小说批评之主导形态,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批评形式,近年来已备受研究者注目,发表了不少论著,其实绩不容轻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人们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发端,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古代小说批评之主导形态,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批评形式,近年来已备受研究者注目,发表了不少论著,其实绩不容轻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人们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家、大家,如李卓吾、金圣叹、脂砚斋、张竹坡等,而小说评点的发展态势,至今仍不甚了了。诚然,这些评点大家确乎是中国小说评点美学生命的“脊梁”,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形态,小说评点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而非单个出色的评点家及其著作所能概言。因此,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看,小说评点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垦的领域。对此,笔者拟就作为兴起时期的明万历年间的小说评点作一阶段性的描述。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李卓吾
明万历年
万历年间
小说
活动
理论批评
万历二十年
评点
本
《三国演义》
《金瓶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形态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4-84,共11页
关键词
小说评点
《金瓶梅》
中国古代
历史演义
小说
《三国演义》
金圣叹
评点
本
《红楼梦》
通俗
小说
古代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曾垂超
李军均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在魏晋六朝、唐代和北宋,都有小说评点的异体。至南宋末期,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标志着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独立。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摆脱了史传规范和儒家伦理价值相结合的标准,是以小说作为一种...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在魏晋六朝、唐代和北宋,都有小说评点的异体。至南宋末期,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标志着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独立。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摆脱了史传规范和儒家伦理价值相结合的标准,是以小说作为一种独立于史学的门类来进行评点,评点内容多为作品的情感、人物语言特点、形象描绘、情节等,且语言大多略带幽默浅俗明快之语言,没有正统史传或诗文评点中的学究气,具备浓厚的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辰翁
世说新语
小说评点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评点的别样风景--以晚清翻译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评点作为传统士人批评小说的正宗,传至晚清,颇有“强弩之末”之象。甲午海战后,域外小说如潮水般涌入,为小说评点注入了一股清流。晚清士人以会通中西、学贯古今的文化理念,将评点对象从传统小说“偷换”为泰西小说。凭借扩容的小说评...
评点作为传统士人批评小说的正宗,传至晚清,颇有“强弩之末”之象。甲午海战后,域外小说如潮水般涌入,为小说评点注入了一股清流。晚清士人以会通中西、学贯古今的文化理念,将评点对象从传统小说“偷换”为泰西小说。凭借扩容的小说评点这一工具,士人绍介西洋小说叙事技法,输入欧美新风,促进翻译观念的裂变。与新式教育紧紧勾连,影响和哺育了“五四”一代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推陈出新贡献非凡。小说评点呈现了一道靓丽的别样风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魅力,但小说评点的“文心”等核心特征却逐渐消逝;因而,这种文化选择却又是自毁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翻译
小说
教育
晚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小说评点本在朝鲜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谭帆
郑沃根
《常熟高专学报》
2002年第5期59-65,共7页
中国与古代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朝鲜时期(1392~1910)与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在时间上大致重合,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评点的繁荣时期,故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是以评点本为主体的,并影响了朝鲜古代汉...
中国与古代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朝鲜时期(1392~1910)与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在时间上大致重合,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评点的繁荣时期,故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是以评点本为主体的,并影响了朝鲜古代汉文小说评点的产生和发展,还逐步改变了朝鲜朝文人对于小说的认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朝鲜时期
古代
小说
文学评论
文化传播
影响
小说评点
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评点写作刍议
6
作者
顾建新
《写作》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陈昌恒在其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理论专著《审美心理自我描述》中指出"小说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样式、特殊文体,它在勾勒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经验,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质,提高中国古代小...
陈昌恒在其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理论专著《审美心理自我描述》中指出"小说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样式、特殊文体,它在勾勒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经验,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质,提高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地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中国古代
小说
中国文学批评
写作
审美特质
心理自我
特殊文体
创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评点研究的三种视角
被引量:
2
7
作者
谭帆
《中文自学指导》
2001年第4期5-12,共8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谭帆先生的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年4月版)。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的论著。全书“上编”为总体研究,阐释了小说评点的“源流”“形态”“类型”与“价值”,“下编”为“编年叙录”,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谭帆先生的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年4月版)。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的论著。全书“上编”为总体研究,阐释了小说评点的“源流”“形态”“类型”与“价值”,“下编”为“编年叙录”,梳理了两百二十余种小说评点本的概貌,可谓融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于一体。这里选录的一段是关于对小说评点整体评价的,作者认为,评点在小说领域不仅仅是一种批评,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了小说的文本改订、小说的传播出版和小说的理论构建等多种领域,故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也应取一种多元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评点
研究
中国
小说
古代
小说
编年
视角
叙录
“价值”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小说评点与叙事学研究
8
作者
陈果安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明清小说评点含有丰富的小说叙事思想和理论。首先,评点家们对于“本事”与“故事”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界说。如,金圣叹在《水浒》28回回评中,曾明确指出:“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钜者而隐括焉,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
明清小说评点含有丰富的小说叙事思想和理论。首先,评点家们对于“本事”与“故事”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界说。如,金圣叹在《水浒》28回回评中,曾明确指出:“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钜者而隐括焉,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其有事之阙者而附会焉,又见其有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点
金圣叹
叙事学
《水浒》
《金瓶梅》
限知视角
叙述视角
明清
中国古代
小说
《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体验的再书写:明清小说评点情感语的价值
9
作者
张晓丽
《语文学刊》
2021年第6期71-76,共6页
明清小说评点中包含大量主观情感批语,这一批评方式自署名为李卓吾的容与堂本《水浒传》开始,后为众多评点者沿袭使用,尤其是蒙古族评点者哈斯宝、尹湛纳希对此种批评方式的接受与发挥。通过对明清小说评点中看似无理论价值情感语的研究...
明清小说评点中包含大量主观情感批语,这一批评方式自署名为李卓吾的容与堂本《水浒传》开始,后为众多评点者沿袭使用,尤其是蒙古族评点者哈斯宝、尹湛纳希对此种批评方式的接受与发挥。通过对明清小说评点中看似无理论价值情感语的研究,可以看到明清小说评点满带情味的独特理论书写,看到评点者于评点文本中构建的更为丰富的文本性格,亦能看到他们评点时的生活日常。这样的书写成就了中国小说评点注重书写生命体验的情味理论批评。这种由不同民族众多评点者运用、发展的情味书写方式本身就值得研究。同时,这份批评中的情味成就了中国小说评点生命体验的无限性,召唤更多读者、研究者再体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小说评点
情味批评
生命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性自然:论李贽的小说评点思想
10
作者
钱陈璐曦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
“情”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明代“第一思想犯”的李贽,更是将“情”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在他看来,“情”不仅是自然的人伦物理,更是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情”可以说是一切艺术活动...
“情”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明代“第一思想犯”的李贽,更是将“情”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在他看来,“情”不仅是自然的人伦物理,更是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情”可以说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原动力。李贽对传统的情性论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童心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极具主观性色彩的小说评点思想,在主情的历史潮流中发出了时代之最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小说评点
“情性”
“童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三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杨广敏
张学艳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4期139-151,共13页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从评点文本的整理与考辨、评点的思想价值、小说理论价值、评点家、评点史等方面,对这30年的成果进行爬梳整理,力求作出客观的评述,并提...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从评点文本的整理与考辨、评点的思想价值、小说理论价值、评点家、评点史等方面,对这30年的成果进行爬梳整理,力求作出客观的评述,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对《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小说评点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瓶梅》评点的死亡论述
被引量:
1
12
作者
贺根民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金瓶梅》评点家发掘人类潜意识最隐秘的情感体验,反思当下的生命形态和生活存在,阐释死亡书写的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拓展了死亡书写的存在价值。他们以死亡叙事为基点,切入人类的生命意识和透析黑色幽灵的道德言说方式,建构一幅惩恶...
《金瓶梅》评点家发掘人类潜意识最隐秘的情感体验,反思当下的生命形态和生活存在,阐释死亡书写的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拓展了死亡书写的存在价值。他们以死亡叙事为基点,切入人类的生命意识和透析黑色幽灵的道德言说方式,建构一幅惩恶扬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演变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小说评点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文法观
被引量:
1
13
作者
罗明镜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46-49,62,共5页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的创作理论、文法等等问题,成就斐然,贡献卓越。对于他的文法观历来争议很大,因而对金圣叹关于《水浒传》中文法的含义,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的文法观以及对此存在的误解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文法
《水浒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评点家眼中的《林黛玉进贾府》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颖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1-54,共4页
小说评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它以“即目散评”的方式对文本内容、创作手法、思想主题进行剖析,是解读古典小说的珍贵宝库。《红楼梦》的评点分为“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脂本”的重要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小说评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它以“即目散评”的方式对文本内容、创作手法、思想主题进行剖析,是解读古典小说的珍贵宝库。《红楼梦》的评点分为“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脂本”的重要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戚序本、蒙古王府本、舒序本、郑藏本等,“程本”的重要评点有张汝执、东观阁、王希廉、张新之、姚燮、陈其泰、张子梁、黄小田、刘履芬等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辰本
评点
家
程本
小说评点
王希廉
脂本
姚燮
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被引量:
6
15
作者
陈洪
《蒲松龄研究》
1994年第4期52-60,37,共10页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陈洪在我国文言小说中,《聊斋志异》是最受批评家青睐的一部。完稿后的百余年间,专文评论(包括序、跋、题辞与评点)者便有十数人。其中用力最勤、体认较切而在理论上亦有所建树的,当...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陈洪在我国文言小说中,《聊斋志异》是最受批评家青睐的一部。完稿后的百余年间,专文评论(包括序、跋、题辞与评点)者便有十数人。其中用力最勤、体认较切而在理论上亦有所建树的,当推冯镇峦与但明伦。冯镇峦生活在嘉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冯镇峦
《聊斋志异》
但明伦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文体特征
评论
古文章法
文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评点派论人物描写
16
作者
蔡国梁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3期67-72,共6页
评点,作为中国文学批评与小说理论的特殊样式,自宋历明,渐成风气,迨至清,已进展到相当完整的境地,蔚为大观,对人们的鉴赏,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薰陶、指引作用。“时尚批点”(万历四十三年《广谐史·凡例》)。在明代中后期评点家的推...
评点,作为中国文学批评与小说理论的特殊样式,自宋历明,渐成风气,迨至清,已进展到相当完整的境地,蔚为大观,对人们的鉴赏,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薰陶、指引作用。“时尚批点”(万历四十三年《广谐史·凡例》)。在明代中后期评点家的推动下,清代的评点家不仅对小说的立意与章法,而且对造型与摹性,都有所阐发。他们提到的“铸鼎象物”(借自《左传》),“传神摄魂”,“人各面目”、“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表明文学界对小说创作的塑造人物形象并达到个性化,取得了日益清晰与深刻的认识。小说评点之所以获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点
派
人物描写
小说
创作
人物形象
小说
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
明代中后期
小说评点
十三年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
10
17
作者
郑家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40,共8页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小说评点
叙事理论
文本结构
文化解读
叙事艺术
叙事模式
叙事传统
程度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被引量:
7
18
作者
叶朗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共13页
《红楼梦》我早就读过。大学毕业后又读过多遍,但都谈不上研究,真正开始有点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集中力量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研究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研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时找了许多研究《...
《红楼梦》我早就读过。大学毕业后又读过多遍,但都谈不上研究,真正开始有点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集中力量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研究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研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时找了许多研究《红楼梦》的书(红学家们的著作)来读,思考有关《红楼梦》的各种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小说评点
眼光
美学
此岸
《水浒传》
《金瓶梅》
大学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竹坡论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
3
19
作者
刘晓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清代小说评点家张竹坡(1670-1698)的《金瓶梅》评点蕴涵着丰富的叙事理论,他对小说中各种角色的叙事功能有着独特的见解。张竹坡发现,在《金瓶梅》一书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叙述者着力表述的对象,...
清代小说评点家张竹坡(1670-1698)的《金瓶梅》评点蕴涵着丰富的叙事理论,他对小说中各种角色的叙事功能有着独特的见解。张竹坡发现,在《金瓶梅》一书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叙述者着力表述的对象,同时也承担了不同的叙事功能,成为故事构成的基本因素。结合小说文本,他对小说中各种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作了详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竹坡
小说评点
金瓶梅
叙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总目录
被引量:
7
2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文艺理论研究
1996年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小说评点
总目
米兰·昆德拉
影视文化
“少年精神”
文学史
中国古典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谭帆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7-94,共8页
文摘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发端,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古代小说批评之主导形态,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批评形式,近年来已备受研究者注目,发表了不少论著,其实绩不容轻视。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人们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家、大家,如李卓吾、金圣叹、脂砚斋、张竹坡等,而小说评点的发展态势,至今仍不甚了了。诚然,这些评点大家确乎是中国小说评点美学生命的“脊梁”,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形态,小说评点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而非单个出色的评点家及其著作所能概言。因此,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看,小说评点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垦的领域。对此,笔者拟就作为兴起时期的明万历年间的小说评点作一阶段性的描述。 一
关键词
小说评点
李卓吾
明万历年
万历年间
小说
活动
理论批评
万历二十年
评点
本
《三国演义》
《金瓶梅》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形态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谭帆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4-84,共11页
关键词
小说评点
《金瓶梅》
中国古代
历史演义
小说
《三国演义》
金圣叹
评点
本
《红楼梦》
通俗
小说
古代
小说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曾垂超
李军均
机构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文摘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在魏晋六朝、唐代和北宋,都有小说评点的异体。至南宋末期,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标志着古代小说评点的文体独立。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摆脱了史传规范和儒家伦理价值相结合的标准,是以小说作为一种独立于史学的门类来进行评点,评点内容多为作品的情感、人物语言特点、形象描绘、情节等,且语言大多略带幽默浅俗明快之语言,没有正统史传或诗文评点中的学究气,具备浓厚的文学性。
关键词
刘辰翁
世说新语
小说评点
文体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评点的别样风景--以晚清翻译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震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文本形态生成与嬗变研究”(编号:SK2019AO26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评点作为传统士人批评小说的正宗,传至晚清,颇有“强弩之末”之象。甲午海战后,域外小说如潮水般涌入,为小说评点注入了一股清流。晚清士人以会通中西、学贯古今的文化理念,将评点对象从传统小说“偷换”为泰西小说。凭借扩容的小说评点这一工具,士人绍介西洋小说叙事技法,输入欧美新风,促进翻译观念的裂变。与新式教育紧紧勾连,影响和哺育了“五四”一代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推陈出新贡献非凡。小说评点呈现了一道靓丽的别样风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魅力,但小说评点的“文心”等核心特征却逐渐消逝;因而,这种文化选择却又是自毁根基。
关键词
小说评点
翻译
小说
教育
晚清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小说评点本在朝鲜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谭帆
郑沃根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韩国东义大学中文系
出处
《常熟高专学报》
2002年第5期59-65,共7页
文摘
中国与古代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朝鲜时期(1392~1910)与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在时间上大致重合,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评点的繁荣时期,故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是以评点本为主体的,并影响了朝鲜古代汉文小说评点的产生和发展,还逐步改变了朝鲜朝文人对于小说的认识观念。
关键词
中国
朝鲜时期
古代
小说
文学评论
文化传播
影响
小说评点
本
Keywords
Chinese novels
annotated edition
Korean period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评点写作刍议
6
作者
顾建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写作》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摘
陈昌恒在其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理论专著《审美心理自我描述》中指出"小说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样式、特殊文体,它在勾勒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经验,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质,提高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地位上,
关键词
小说评点
中国古代
小说
中国文学批评
写作
审美特质
心理自我
特殊文体
创作经验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评点研究的三种视角
被引量:
2
7
作者
谭帆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1年第4期5-12,共8页
文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谭帆先生的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2001年4月版)。这是一部全面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的论著。全书“上编”为总体研究,阐释了小说评点的“源流”“形态”“类型”与“价值”,“下编”为“编年叙录”,梳理了两百二十余种小说评点本的概貌,可谓融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于一体。这里选录的一段是关于对小说评点整体评价的,作者认为,评点在小说领域不仅仅是一种批评,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了小说的文本改订、小说的传播出版和小说的理论构建等多种领域,故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也应取一种多元的视角。
关键词
小说评点
评点
研究
中国
小说
古代
小说
编年
视角
叙录
“价值”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小说评点与叙事学研究
8
作者
陈果安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文摘
明清小说评点含有丰富的小说叙事思想和理论。首先,评点家们对于“本事”与“故事”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界说。如,金圣叹在《水浒》28回回评中,曾明确指出:“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钜者而隐括焉,见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其有事之阙者而附会焉,又见其有事之...
关键词
小说评点
金圣叹
叙事学
《水浒》
《金瓶梅》
限知视角
叙述视角
明清
中国古代
小说
《读法》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体验的再书写:明清小说评点情感语的价值
9
作者
张晓丽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语文学刊》
2021年第6期71-7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影响下蒙古族小说点评的建构与发展研究”(15BZW020)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清小说评点中包含大量主观情感批语,这一批评方式自署名为李卓吾的容与堂本《水浒传》开始,后为众多评点者沿袭使用,尤其是蒙古族评点者哈斯宝、尹湛纳希对此种批评方式的接受与发挥。通过对明清小说评点中看似无理论价值情感语的研究,可以看到明清小说评点满带情味的独特理论书写,看到评点者于评点文本中构建的更为丰富的文本性格,亦能看到他们评点时的生活日常。这样的书写成就了中国小说评点注重书写生命体验的情味理论批评。这种由不同民族众多评点者运用、发展的情味书写方式本身就值得研究。同时,这份批评中的情味成就了中国小说评点生命体验的无限性,召唤更多读者、研究者再体味。
关键词
明清
小说评点
情味批评
生命体验
Keywords
novel review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motional reviews
life experie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性自然:论李贽的小说评点思想
10
作者
钱陈璐曦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摘
“情”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明代“第一思想犯”的李贽,更是将“情”推崇到了极高的位置。在他看来,“情”不仅是自然的人伦物理,更是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情”可以说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原动力。李贽对传统的情性论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童心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极具主观性色彩的小说评点思想,在主情的历史潮流中发出了时代之最强音。
关键词
李贽
小说评点
“情性”
“童心”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三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杨广敏
张学艳
机构
集美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4期139-151,共13页
文摘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从评点文本的整理与考辨、评点的思想价值、小说理论价值、评点家、评点史等方面,对这30年的成果进行爬梳整理,力求作出客观的评述,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对《聊斋志异》评点研究有所推进。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小说评点
研究综述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瓶梅》评点的死亡论述
被引量:
1
12
作者
贺根民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2010年度课题:"张竹坡
文龙<金瓶梅>评点平行论"(201010LX271)
文摘
《金瓶梅》评点家发掘人类潜意识最隐秘的情感体验,反思当下的生命形态和生活存在,阐释死亡书写的审美意义和叙事功能,拓展了死亡书写的存在价值。他们以死亡叙事为基点,切入人类的生命意识和透析黑色幽灵的道德言说方式,建构一幅惩恶扬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演变图景。
关键词
金瓶梅
小说评点
死亡
Keywords
Golden Lotus
novel commentary
death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文法观
被引量:
1
13
作者
罗明镜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46-49,62,共5页
文摘
小说评点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金圣叹可谓是小说评点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于揭示小说的写作技巧和美学特征,这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其独特的批评实践讨论了许多前代被忽视的小说中的创作理论、文法等等问题,成就斐然,贡献卓越。对于他的文法观历来争议很大,因而对金圣叹关于《水浒传》中文法的含义,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具体的文法观以及对此存在的误解加以探讨。
关键词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文法
《水浒传》
分类号
I207.41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评点家眼中的《林黛玉进贾府》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颖燕
机构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1-54,共4页
文摘
小说评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形式,它以“即目散评”的方式对文本内容、创作手法、思想主题进行剖析,是解读古典小说的珍贵宝库。《红楼梦》的评点分为“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脂本”的重要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戚序本、蒙古王府本、舒序本、郑藏本等,“程本”的重要评点有张汝执、东观阁、王希廉、张新之、姚燮、陈其泰、张子梁、黄小田、刘履芬等评点。
关键词
庚辰本
评点
家
程本
小说评点
王希廉
脂本
姚燮
评本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被引量:
6
15
作者
陈洪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4年第4期52-60,37,共10页
文摘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陈洪在我国文言小说中,《聊斋志异》是最受批评家青睐的一部。完稿后的百余年间,专文评论(包括序、跋、题辞与评点)者便有十数人。其中用力最勤、体认较切而在理论上亦有所建树的,当推冯镇峦与但明伦。冯镇峦生活在嘉庆...
关键词
《聊斋》
冯镇峦
《聊斋志异》
但明伦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文体特征
评论
古文章法
文章学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评点派论人物描写
16
作者
蔡国梁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3期67-72,共6页
文摘
评点,作为中国文学批评与小说理论的特殊样式,自宋历明,渐成风气,迨至清,已进展到相当完整的境地,蔚为大观,对人们的鉴赏,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薰陶、指引作用。“时尚批点”(万历四十三年《广谐史·凡例》)。在明代中后期评点家的推动下,清代的评点家不仅对小说的立意与章法,而且对造型与摹性,都有所阐发。他们提到的“铸鼎象物”(借自《左传》),“传神摄魂”,“人各面目”、“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表明文学界对小说创作的塑造人物形象并达到个性化,取得了日益清晰与深刻的认识。小说评点之所以获得进展。
关键词
评点
派
人物描写
小说
创作
人物形象
小说
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
明代中后期
小说评点
十三年
红楼梦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
10
17
作者
郑家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40,共8页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小说评点
叙事理论
文本结构
文化解读
叙事艺术
叙事模式
叙事传统
程度
寓意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被引量:
7
18
作者
叶朗
机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共13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文学导论”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为15ZDB021
文摘
《红楼梦》我早就读过。大学毕业后又读过多遍,但都谈不上研究,真正开始有点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集中力量研究明清小说评点,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研究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研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时找了许多研究《红楼梦》的书(红学家们的著作)来读,思考有关《红楼梦》的各种学术问题。
关键词
《红楼梦》
小说评点
眼光
美学
此岸
《水浒传》
《金瓶梅》
大学毕业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竹坡论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
3
19
作者
刘晓军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摘
清代小说评点家张竹坡(1670-1698)的《金瓶梅》评点蕴涵着丰富的叙事理论,他对小说中各种角色的叙事功能有着独特的见解。张竹坡发现,在《金瓶梅》一书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叙述者着力表述的对象,同时也承担了不同的叙事功能,成为故事构成的基本因素。结合小说文本,他对小说中各种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作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张竹坡
小说评点
金瓶梅
叙事功能
Keywords
Zhang Zhu-po
Novel critic
Jin Ping Mei
Narrative functio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总目录
被引量:
7
20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文艺理论研究
1996年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小说评点
总目
米兰·昆德拉
影视文化
“少年精神”
文学史
中国古典喜剧
分类号
Z8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形态论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
曾垂超
李军均
《蒲松龄研究》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说评点的别样风景--以晚清翻译小说为中心
李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小说评点本在朝鲜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谭帆
郑沃根
《常熟高专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说评点写作刍议
顾建新
《写作》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说评点研究的三种视角
谭帆
《中文自学指导》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明清小说评点与叙事学研究
陈果安
《中国文学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生命体验的再书写:明清小说评点情感语的价值
张晓丽
《语文学刊》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情性自然:论李贽的小说评点思想
钱陈璐曦
《今古文创》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三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
杨广敏
张学艳
《蒲松龄研究》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金瓶梅》评点的死亡论述
贺根民
《钦州学院学报》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文法观
罗明镜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清代评点家眼中的《林黛玉进贾府》
李颖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陈洪
《蒲松龄研究》
199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清评点派论人物描写
蔡国梁
《文艺理论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
郑家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叶朗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张竹坡论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
刘晓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总目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