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小说的命名与理论困境及《小说界》的助推策略
1
作者 颜光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7,共8页
自1981年5月《小说界》创刊并首辟“微型小说”专栏伊始,微型小说之名便开始受到文坛关注,但也一直面临着“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话语困境,与命名困境相伴而来的则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缺席。由此,导致微型小说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潜隐姿态。... 自1981年5月《小说界》创刊并首辟“微型小说”专栏伊始,微型小说之名便开始受到文坛关注,但也一直面临着“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话语困境,与命名困境相伴而来的则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缺席。由此,导致微型小说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潜隐姿态。尽管如此,《小说界》并未放弃对微型小说的推介,刊载著名作家作品和译介外国微型小说、发表并点评古典微型小说以作示范、主编隐身化名参与微型小说写作、长期举办各类征文等措施,多管齐下,助推微型小说的发展,使微型小说逐步成为与中长短篇小说并肩而立的第四种小说体,并得到鲁迅文学奖的承认和文学史的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命名难题 理论困境 小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小说界革命”的雅俗定位与语言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伟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梁启超集晚清小说理论变革之大成,从启蒙宣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文学实践的一段主潮。"小说界革命"改变了数千年中国文学对小说的雅俗定位,小说一跃成为"文学之最上层"... 梁启超集晚清小说理论变革之大成,从启蒙宣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文学实践的一段主潮。"小说界革命"改变了数千年中国文学对小说的雅俗定位,小说一跃成为"文学之最上层"。由于白话发展水平的制约造成"新小说"还不够成熟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小说界革命” 雅俗 白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界革命”与晚清士人的边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1,共5页
晚清“小说界革命”,是由新派士人中作为倡导者的精英士人和作为小说家的下层士人合作完成的,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维新时代,为新派士人,尤其是下层士人提供了上升途径,暗合了新派士人以边缘挑战... 晚清“小说界革命”,是由新派士人中作为倡导者的精英士人和作为小说家的下层士人合作完成的,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维新时代,为新派士人,尤其是下层士人提供了上升途径,暗合了新派士人以边缘挑战中心的社会心态.但是,由于小说的内在特质,士人与一般民众的思想分离,“小说界革命”未实现预设的启蒙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小说界革命 精英士人 下层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集成性·过渡性——评《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4
作者 龚红林 《云梦学刊》 2009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小说界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一个重要事件.在最近30年来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付建舟的新著《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可以说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外晚清新小说研究... “小说界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一个重要事件.在最近30年来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付建舟的新著《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可以说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外晚清新小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付著研究视角的整体性、考证材料和观念的集成性、宏观立论的过渡性,构成了该部学术专著的特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界革命” 过渡性 集成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体性 文学现代化 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小说界革命”对近代科学的传播
5
作者 王姗萍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1-94,112,共5页
在"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与"小说界革命"开启民智宗旨的号召下,晚清新小说肩负起了科学启蒙的神圣使命,在批判和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宣传介绍西方科学新知,成为传播近代科学的新途径,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小说界革命” 小说 科学传播 科学启蒙 科技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小说界革命”语境下的法国大革命
6
作者 胡闽苏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6期87-92,共6页
法国大革命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性的事件直到晚清"小说界革命"时才真正广为国人所知。其形象在进入当时最为流行的文体小说的过程中,经过了复杂的中西方文化角力的过程,受到提倡政治小说和历史小说思想影响的中国小说传... 法国大革命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性的事件直到晚清"小说界革命"时才真正广为国人所知。其形象在进入当时最为流行的文体小说的过程中,经过了复杂的中西方文化角力的过程,受到提倡政治小说和历史小说思想影响的中国小说传统向法国大革命这一异国事件开放了主题,而融入中国小说的法国大革命形象又受到中国传统的题材和叙事模式的制约,并改变了传统模式的内涵,从中亦反映出晚清文学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小说界革命 法国大革命 罗兰夫人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梁启超对鲁迅的小说史研究的影响谈起
7
作者 张强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4期51-57,共7页
郭沫若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郑振铎评价《史略》时说,“从这部大著作出版以后,研... 郭沫若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郑振铎评价《史略》时说,“从这部大著作出版以后,研究中国古小说的人才能够有确切可据的基础。”这些评价可谓高矣。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小说界革命 鲁迅 中国小说史研究 中国古典小说 进化论者 小说理论 新文学运动 郭沫若 文化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性·长篇小说——以茅盾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子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9,共10页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关“革命”的言说,跟有关“性”的言说,性质上似乎很难将二者相提并论,数目上亦无法等量齐观。“革命”和“性”,无论是作为“图腾”还是作为“禁忌”,我们似乎不是讲述得太多(顶礼膜拜,欢呼赞颂,大喊大叫),就是谈...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关“革命”的言说,跟有关“性”的言说,性质上似乎很难将二者相提并论,数目上亦无法等量齐观。“革命”和“性”,无论是作为“图腾”还是作为“禁忌”,我们似乎不是讲述得太多(顶礼膜拜,欢呼赞颂,大喊大叫),就是谈论得太少(嘁嘁嚓嚓,欲言义止,三缄其口)。其实这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方式”(由谁说、对谁说等等)的问题,一个话语空间(场所、渠道、网络)的切割、分配和连结的问题。“一面固然是荒淫与无耻,然而又一面是严肃的工作!”经由类似这样的切割划分和安顿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述和谈论它们了。实际上这种切割划分不可能是僵硬的一分为二,显然存在著无数复杂的连结、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茅盾 《子夜》 “革命” 小说界革命” 自然主义 言情小说 《孽海花》 政治小说 《新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欲发表区区政见”:梁启超和晚清政治小说的翻译及创作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宏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18,共11页
一 众所周知,传统以来,小说地位低微,不入九流,人们不是把它看成“游戏笔端,资助谈柄”的文字游戏,便倒过来强调它的教化作用,“劝善惩恶,幼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这两种态度表面看来截然不同——前者是把小说定位于边缘,而后者则... 一 众所周知,传统以来,小说地位低微,不入九流,人们不是把它看成“游戏笔端,资助谈柄”的文字游戏,便倒过来强调它的教化作用,“劝善惩恶,幼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这两种态度表面看来截然不同——前者是把小说定位于边缘,而后者则是从边缘走向中心,尝试跟正统文学拉近,但其实二者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都是文学必须具备教晦的功能。从这角度看,晚清的“小说界革命”——特别是那时候出现的“政治小说”,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种态度的延续或扩张,而“小说界革命”和“政治小说”的提倡者,所认同的便是一种非常功利的文学观。 毫无疑问,晚清文坛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和“政治小说”都是由他所提出的,不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政治小说 小说界革命” 政治思想 中国未来 中国小说理论 日本政治小说 陈平原 小说 政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写历史与文学重建——晚清小说与当下网络小说异同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198,206,共8页
晚清的文学环境,与当下比较,相似之处颇多。而小说的发展,从大众文化的层面考察,亦有很多的共同点。自然,相隔百年的两个文学时代,作品的形式、风格,文学机制的运作,与作品背后的价值观,都会有巨大的不同。考察两者之间的同异,或对我们... 晚清的文学环境,与当下比较,相似之处颇多。而小说的发展,从大众文化的层面考察,亦有很多的共同点。自然,相隔百年的两个文学时代,作品的形式、风格,文学机制的运作,与作品背后的价值观,都会有巨大的不同。考察两者之间的同异,或对我们认知百年来文学环境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如何推动转型期的“文学重建”,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晚清小说 文学环境 小说界革命 穿越小说 当下文学 同异 文学时代 政治小说 王德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为民都市小说的叙事策略
11
作者 方维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43,共7页
在我的浅薄的记忆里,李为民是一位文学新人。但若详考近20余年来的文学期刊,就会发现他至少在20年前就有小说面世,而且后来一直以比较大的发表量,立身于文坛。尤其是在小说界,无论是他的对于都市暗生活的叙述,还是他小说中人物纵横捭阖... 在我的浅薄的记忆里,李为民是一位文学新人。但若详考近20余年来的文学期刊,就会发现他至少在20年前就有小说面世,而且后来一直以比较大的发表量,立身于文坛。尤其是在小说界,无论是他的对于都市暗生活的叙述,还是他小说中人物纵横捭阖的行事风格,更兼及他小说中所展现出的社会经验,都堪称老练。李为民的小说叙述就如同他快节奏的连绵不绝的“话痨”语风,既断断续续又密密实实,初次接触,迎面甩来的语线,往往给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不过,他的比夏天的酱缸还要复杂和稠浓的叙述,却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因为作为一个资深的小说阅读者,我不太喜欢那些令我一眼就看到底的清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人 都市小说 小说界 文学期刊 小说叙述 行事风格 透不过气来 李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小说家和“士”的近代转型——基于“选学”立场的返观与重构
12
作者 汤克勤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3期164-164,共1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晚清小说家,研究视角是“士”的近代转型,意图考察晚清小说家在中国传统之“士”向知识分子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所踩踏出的生动足迹。分为四章。第一章宏观论述“士”与小说家。中国“士”向知识分子转型,近代是一个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晚清小说家,研究视角是“士”的近代转型,意图考察晚清小说家在中国传统之“士”向知识分子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所踩踏出的生动足迹。分为四章。第一章宏观论述“士”与小说家。中国“士”向知识分子转型,近代是一个不可跨越的时期。作为“士”的古代小说家,为争取在“士”中的地位,通过小说创作不懈地表现出其“士”的身份和属性。晚清小说家标举“小说界革命”,彻底打破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观念,表明小说家“士”的属性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转型 “士” 小说 晚清 知识分子转型 小说界革命” 中国传统 转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振铎从事古代小说研究的原因分析
13
作者 江曙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郑振铎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著名学者。他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有很多原因,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使小说成为主流文学;整理国故运动使小说进入了学术领域;而鲁迅的直接学术指导使他的研究步入正轨;再加上他... 郑振铎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著名学者。他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有很多原因,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使小说成为主流文学;整理国故运动使小说进入了学术领域;而鲁迅的直接学术指导使他的研究步入正轨;再加上他本人的兴趣和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古代小说研究原因 整理国故小说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望化时代精神困境的诘问与表现——评墨白长篇小说《欲望》
14
作者 王春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2012年,笔者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不无激情的批评话语:"只要略微认真地留意一下当下时代的中国小说界,就不难发现,其实存在着一批尽管从来也没有引起过公众的高度注意,没有爆得大名,但却不仅长期默默无闻地坚持着小说创作,而且取得了... 在2012年,笔者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不无激情的批评话语:"只要略微认真地留意一下当下时代的中国小说界,就不难发现,其实存在着一批尽管从来也没有引起过公众的高度注意,没有爆得大名,但却不仅长期默默无闻地坚持着小说创作,而且取得了不俗创作实绩的作家。我们这里所具体论及的河南作家墨白,显然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大约与所谓先锋小说在1980年代中后期的兴盛一时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困境 先锋小说 小说界 创作实绩 黄秋 吴西 叙述方式 王春林 小说叙述 叙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新小说家对侦探小说的三种阐释--以《歇洛克奇案开场》《失珠》《中国侦探:罗师福》为例
15
作者 王东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小说界革命”的感召下,清末侦探小说无法摆脱“工具论”的思想阴霾是其宿命之一,其文学形态被动式地影响着新小说家们身处文化政治转型时期的主体心态,成为他们介入时代语境的得力工具。在此基础上,侦探小说不期然地受到了新小说家... 在“小说界革命”的感召下,清末侦探小说无法摆脱“工具论”的思想阴霾是其宿命之一,其文学形态被动式地影响着新小说家们身处文化政治转型时期的主体心态,成为他们介入时代语境的得力工具。在此基础上,侦探小说不期然地受到了新小说家的多重阐释:他们或以“侠客精神”解读之,或将“侦探”与“哀情”的类型质素结合起来,或尝试从真正意义上的“侦探”去架构文本,由此所形成的文本景观体现出该种域外小说本土化过程中的繁复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态 小说界革命 侦探小说 清末新小说 时代语境 哀情 侠客精神 主体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梁启超《新小说》作家群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鹏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80,共10页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围绕在他周围以《新小说》为发表阵地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小说作家群体。《新小说》随着梁启超对小说功用认识的逐渐加深而创办,小说作家群随着《新小说》的创办而形成。该小说作家群通过小...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围绕在他周围以《新小说》为发表阵地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小说作家群体。《新小说》随着梁启超对小说功用认识的逐渐加深而创办,小说作家群随着《新小说》的创办而形成。该小说作家群通过小说作品来宣传政治思想。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理论,其他成员对梁启超的小说理论进行了呼应、补充和修正。该小说作家群促进了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也使得小说严重偏离了其文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小说作家群 政治小说 小说界革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传性、结构或者“小说革命”——关于王尧长篇小说《民谣》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9,F0002,共11页
在我的印象中,王尧首先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文革"文学,以及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研究等诸方面均有突出建树的优秀学者。他作为一位散文家的才能,其实也早有所表现,曾经在《雨花》杂志上发表的那些带有明显文史随笔... 在我的印象中,王尧首先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文革"文学,以及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研究等诸方面均有突出建树的优秀学者。他作为一位散文家的才能,其实也早有所表现,曾经在《雨花》杂志上发表的那些带有明显文史随笔性质的专栏文章,即是无可辩驳的明证。2020年,我们又惊诧地读到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民谣》。2020年中的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审读委会议上,王尧曾经语出惊人地强烈呼吁小说界一场"革命"的发生,在文学界引发了一场到现在都未曾中止的热议。长篇小说处女作在《收获》的发表,本就特别引人注目,再加上"小说革命"这一命题的提出,以及"时代与肖像"散文专栏在《雨花》的开设,遂使得王尧一时之间成为文学界的焦点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知识分子 语出惊人 《收获》 王尧 自传性 小说界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专栏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东小说的存在与虚无
18
作者 丛新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89,共5页
韩东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一个特例,因为与这一作家群落中的其他人相比,他只是年纪略大一点,但从文学史的意义上,他却要早将近10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东就是“新生代”诗坛的领军人物了,到了90年代,他又变成了小说界的“新生代”... 韩东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一个特例,因为与这一作家群落中的其他人相比,他只是年纪略大一点,但从文学史的意义上,他却要早将近10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东就是“新生代”诗坛的领军人物了,到了90年代,他又变成了小说界的“新生代”,而且确乎两个“新生代”在文学代际与观念属性上,是一个观念的两个表现领域。这表明了一点,诗歌在观念上依然是领先小说的,韩东本人就是一个证明。还有一点,韩东与朱文等人在1998年推动的“断裂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小说界 作家群落 存在与虚无 新生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朱文 领军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江山图》与当代小说的雅俗沟通
19
作者 曾攀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5期19-24,共6页
一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较早将现代小说的发展模式进行结构化的探索,尤其是自近代以来的“小说界革命”,以至五四的文学革命,叙事的“模式”一直在特定的轨道和谱系中进行转变,“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 一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较早将现代小说的发展模式进行结构化的探索,尤其是自近代以来的“小说界革命”,以至五四的文学革命,叙事的“模式”一直在特定的轨道和谱系中进行转变,“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这一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20世纪初受到西方小说的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西方小说 陈平原 叙事时间 现代小说 小说叙事模式 小说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爱和等新著《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
20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4期24-24,共1页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和文学史上成绩与影响最为卓著的人物当推梁启超。梁启超逝世时,国内文化名流追忆他襄助变法,历经成败风雨的一生,最为推重的是梁氏以书生救国,以文学新民的历史功绩。关爱和等著《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分梁启...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和文学史上成绩与影响最为卓著的人物当推梁启超。梁启超逝世时,国内文化名流追忆他襄助变法,历经成败风雨的一生,最为推重的是梁氏以书生救国,以文学新民的历史功绩。关爱和等著《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分梁启超文学界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文界革命与新文体、诗界革命与新派诗、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戏曲界革命与改良新剧、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翻译、文学界革命与“五四”新文学七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文学革命 小说界革命 晚清文学翻译 革命 新派诗 理论与实践 新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