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思考和建议 |
胡勤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11
|
|
2
|
谈谈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 |
褚树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4
|
|
3
|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探略 |
时剑波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小说欣赏中的“摇摆”与“延迟” |
夏芳旦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5
|
欣赏文学就是欣赏语言 |
王彬彬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6
|
从危机走向救赎——小说《山羊兹拉特》主旨探究 |
刘红丽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7
|
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天性”——《清兵卫与葫芦》主题解读的一个疑点 |
曹振国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情节话题的取与舍 |
陈日亮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素芭》为什么只能是悲剧结局? |
曹振国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0
|
以“轻逸”的形式消解战争的严酷——《牲畜林》的解读视角 |
曹振国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沙之书》教学片段 |
张涵铭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1
|
|
12
|
高中选修课《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
高伟红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3
|
《礼拜二午睡时刻》:小女孩可有可无吗 |
刘克青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老三毛上网记(3) |
肖二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5
|
老三毛上网记(4) |
肖二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6
|
老三毛上网记(2) |
肖二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