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记》的叙事特点及小说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新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史记》以朴素平实、简洁形象的语言在"本纪"、"世家"、"列传"中不仅以纪实的方法完成了对历史性事件、人物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在实中有机地融入了"虚"——合理虚构... 《史记》以朴素平实、简洁形象的语言在"本纪"、"世家"、"列传"中不仅以纪实的方法完成了对历史性事件、人物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在实中有机地融入了"虚"——合理虚构的成分,以天才的艺术思维和高明的表现技巧创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历史叙事中所表现出的突出的文学色彩,显示了有别于传统史书的历史人物叙述方式,在"史"的叙述中有着浓郁的小说因素,为后来的小说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叙事特点 人物形象 小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诗经》叙事诗的小说因素
2
作者 王颖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诗经》中的诗 ,特别是“十五国风”中的诗 ,虽大多是抒情诗 ,但已出现了一些有情节、有人物 ,具有浓厚故事性色彩的叙事诗。即使是一些抒情诗 ,有的也含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有含蓄优美的景物描写 ,显示出人物的鲜明形象。
关键词 《诗经》叙事诗 小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与中国小说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恒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60-64,共5页
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不能不谈《庄子》;研究中国的文学发展,也不能不谈《庄子》;而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发展,尤不能不谈《庄子》。这不仅是因为“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也不仅是因为《庄子》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不能不谈《庄子》;研究中国的文学发展,也不能不谈《庄子》;而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发展,尤不能不谈《庄子》。这不仅是因为“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也不仅是因为《庄子》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而是因为用今天的小说观念反照《庄子》,可以清楚地发现:《庄子》对于“小说”的诠释,《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的文章,不受任何拘系的艺术想象,已经具有了后世小说的基本因素,基本特征,对于中国小说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小说人物 中国小说 神话传说 小说观念 寓言故事 孔子 艺术想象 历史故事 小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讽刺小说史》即将出版
4
作者 方月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40-140,共1页
《中国讽刺小说史》由我校中文系齐裕焜教授和陈惠琴老师两人合著。本书即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前苏联著名学者埃利斯别尔曾经感叹道:“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概括介绍东方文学中讽刺作品的著作……”。《中国讽刺小说史》的出版,无疑... 《中国讽刺小说史》由我校中文系齐裕焜教授和陈惠琴老师两人合著。本书即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前苏联著名学者埃利斯别尔曾经感叹道:“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概括介绍东方文学中讽刺作品的著作……”。《中国讽刺小说史》的出版,无疑是研究的空白地带上耸起的一棵绿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讽刺小说 东方文学 中文系 作品 出版社 小说因素 独特见解 现代文学 前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少功谈《马桥词典》 被引量:6
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5-125,共1页
韩少功谈《马桥词典》《小说选刊》1996年第7期发表韩少功与李少君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韩少功指出,以前认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叙事都是按时间顺序推进,更传统一点,是一种因果链式的线型结构。但他对这科叙事有一种危... 韩少功谈《马桥词典》《小说选刊》1996年第7期发表韩少功与李少君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韩少功指出,以前认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叙事都是按时间顺序推进,更传统一点,是一种因果链式的线型结构。但他对这科叙事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小说发展已几百年了,这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马桥词典》 叙事艺术 小说因素 现代派小说 现代主义 叙事模式 微观与宏观 感受方式 同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野草》的艺术技巧
6
作者 王吉鹏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3期12-17,共6页
鲁迅说过:“我想,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三闲集·怎么写》)鲁迅这段话是很符合艺术辩证法的。内容决定... 鲁迅说过:“我想,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三闲集·怎么写》)鲁迅这段话是很符合艺术辩证法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主义的倾向只能对艺术形式本身起破坏作用。散文的写作,要从内容出发,自由活泼,挥洒自如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形式上,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散文诗 艺术技巧 《影的告别》 鲁迅 体裁 风筝 小说因素 雪野 《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