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鲁迅开启的知识分子还乡小说传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国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5,共6页
一、缘何还乡——对故乡的牵挂乡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内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经过家国变迁、人生离乱之后往往把对故乡的深挚感情用诗歌加以抒发,如古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一、缘何还乡——对故乡的牵挂乡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内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经过家国变迁、人生离乱之后往往把对故乡的深挚感情用诗歌加以抒发,如古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宋之问的《渡汉江》,以及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洛夫的《边界望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传统 知识分子 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鲁迅 《回乡偶书》 古代诗人 《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博科夫早期俄语长篇小说与俄罗斯诗意小说传统
2
作者 邱静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纳博科夫的早期俄语长篇小说继承了俄国诗意小说传统,它们既包含复杂丰富的生活内容,又有诗歌轻盈空灵、诗意馥郁的特点。作家继承了传统,又表现出对传统的疏离和超越。作家借助戏拟这种手法,彰显了自己艺术创新的追求,同时,他的创新也... 纳博科夫的早期俄语长篇小说继承了俄国诗意小说传统,它们既包含复杂丰富的生活内容,又有诗歌轻盈空灵、诗意馥郁的特点。作家继承了传统,又表现出对传统的疏离和超越。作家借助戏拟这种手法,彰显了自己艺术创新的追求,同时,他的创新也赋予作品浓郁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诗意小说传统 纳博科夫 早期俄语长篇小说 继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传统的边缘处回响——评刘震云长篇小说《一日三秋》 被引量:4
3
作者 毕文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刘震云在散文《俺村、中国和欧洲》中谈道:“作为文化和文学,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文化和文学的兴盛,与创作者有关系,但是,跟时代、民族和民族当时的生活和处境更有关系。”^(1)在刘震云看来,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首先要与一... 刘震云在散文《俺村、中国和欧洲》中谈道:“作为文化和文学,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文化和文学的兴盛,与创作者有关系,但是,跟时代、民族和民族当时的生活和处境更有关系。”^(1)在刘震云看来,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首先要与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惯习取得联系,其次才是在传统中寻找新的可能。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最先出现的就是“俺村”,这个微小的地方为刘震云的写作带来了更大的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 《人民文学》 小说传统 文学与文化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启蒙·商业娱乐·多样杂糅--中国武侠小说传统的复活和近现代性
4
作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9,共6页
以启蒙文化为基础的五四新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正式开端,但它继而受到抗战以来战争文化传统的压抑,而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再度复活。如果说旧派武侠小说发明了"近现代传统",那么金庸的小说则使"它们"重新... 以启蒙文化为基础的五四新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正式开端,但它继而受到抗战以来战争文化传统的压抑,而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再度复活。如果说旧派武侠小说发明了"近现代传统",那么金庸的小说则使"它们"重新复活。不过金庸的复活不是单纯的反复,而是综合的复活,其中还添加了独创性的发明。金庸作品具有从武侠小说到爱情小说、历史小说、文化文本等多样光谱,体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20世纪90年代在东亚广受欢迎的韩流正在走向"后韩流"阶段,村上春树在东亚被广泛接受,我们有必要从东亚文化流动的观点对金庸作品进行考察。一方面金庸文本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度会使东亚文化丰富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其为"国族叙事"或者"中国想象"服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启蒙 商业娱乐 多样杂糅 武侠小说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在现代转型时突出的创新性
5
作者 栾梅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7-204,共8页
在晚清到民初期间,直接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特点的传统文人群体,在社会转型的大变动面前,没有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而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体现出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他们响应小说界革命的号召,积极创作白话小说... 在晚清到民初期间,直接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特点的传统文人群体,在社会转型的大变动面前,没有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而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体现出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他们响应小说界革命的号召,积极创作白话小说,为现代文学的语言革新努力探求;在小说形态方面,消减传统说书人的叙述套路,尝试现代小说的结构技巧,增加心理刻画与风景描写;抛弃旧小说中忠孝节义的内容,表现人生、爱国爱民,显示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他们温柔敦厚、含蓄内敛,在突出的创新性中还表现出和平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特征 清末民初 传统小说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小说:经典与传统 被引量:1
6
作者 凌建侯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0,共8页
无所不包的融洽性和思想传播的高效性使长篇小说在俄国19世纪众多文学体裁中一枝独秀,成为其独特而亮丽的名片。自普希金至高尔基矗立着“几座孤峰”,他们开创了以首都与外省为独特地理空间,以政治、讽刺、苦难、心理、社会、宗教、哲... 无所不包的融洽性和思想传播的高效性使长篇小说在俄国19世纪众多文学体裁中一枝独秀,成为其独特而亮丽的名片。自普希金至高尔基矗立着“几座孤峰”,他们开创了以首都与外省为独特地理空间,以政治、讽刺、苦难、心理、社会、宗教、哲学等为重要主题的几种传统,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的创作成为世界各国作家争相学习的对象。如果上述传统是俄罗斯经典小说表现于外的特色,那么更为核心的是探寻人性本质、生命意义的传统,19世纪俄国作家为此传统从不同角度做出有益探索,而东正教思想在其中占据中心位置。20世纪的后继者们也创作出不少举世公认的杰作,但已无法与前辈们比肩。他们生活在“孤峰”下,既是幸运,亦是不幸。幸运的是有灯塔照耀,催人奋进;不幸的是灯塔也会形成枷锁。俄罗斯文坛未来若能再耸立起“新的孤峰”,那大概不会再是小说家,而是在小说的基础上开拓新体裁以引领世界潮流的文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经典小说传统 “孤峰” 文学地理学 东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书人”叙述者的个性化——中国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一条线索 被引量:10
7
作者 申洁玲 刘兰平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40-147,共8页
中国白话小说的叙述传统集中体现在“说书人”叙述者身上。本文认为,“说书人”叙述者在人称上是第一人称,在视角上却属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因此具有“两栖性”。一方面,白话小说在清末已经超越了完全模仿口头说书人的阶段而进入了文人... 中国白话小说的叙述传统集中体现在“说书人”叙述者身上。本文认为,“说书人”叙述者在人称上是第一人称,在视角上却属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因此具有“两栖性”。一方面,白话小说在清末已经超越了完全模仿口头说书人的阶段而进入了文人书面化写作阶段,具有“个性化”的内在可能性;另一方面,清末民初大量译介的域外第一人称小说通过翻译实践和创作影响直接刺激了“说书人”叙述者个性化的实现即从只讲述他人的故事改变为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五四”之后,“说书人”叙述者完成其现代转型,即基本抛弃说书人的口吻与程式而成为充分个性化的“第一人称全知叙述者”。“第一人称全知叙述”是传统白话小说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内在联系,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书人" 叙述者 个性化 中国 传统小说 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蓉 刘格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建国后的红色经典小说在艺术手法上模仿、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因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如果从“为父复仇”、“神妖斗法”、“才子佳人”这三个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小说,即可基本揭示出红色经典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 建国后的红色经典小说在艺术手法上模仿、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因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如果从“为父复仇”、“神妖斗法”、“才子佳人”这三个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小说,即可基本揭示出红色经典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的深层次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小说 传统小说 叙事模式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神写照”与“笔外神情”——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的一个相关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方 《理论月刊》 2002年第6期49-52,共4页
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深受绘画美学的影响,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以及“虚实相生”较早地把“有无”、“虚实”的观念化作绘画艺术的规律及命题。这些规律及命题被小说理论批评所借鉴,形成以“传神”为旨趣的人物形象之论。... 中国传统小说人物论深受绘画美学的影响,画论中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以及“虚实相生”较早地把“有无”、“虚实”的观念化作绘画艺术的规律及命题。这些规律及命题被小说理论批评所借鉴,形成以“传神”为旨趣的人物形象之论。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形象以“白描”为特长,而“白描”手法能给读者提供极富弹性的想象空间,是所谓“笔外神情”。“传神”既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也体现为小说家写人的艺术经验和创作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小说 美学 人物论 相关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的传统延伸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之林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2期23-32,共10页
为什么要讲当代小说与传统的关系?我想之所以要考察这方面的关系,是因为离开具体的时空变化,离开历史传统的延续,就无法认识当代小说的由来。与现代相比,当代小说不仅在时间上距离古典更远,而且在题材。
关键词 当代小说 赵树理小说 张爱玲 小说观念 传统小说 鲁迅 郭沫若 文学观念 小说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传统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知识维度——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春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1-45,共5页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1]也有人将小说分为以写人物为主和以叙述故事为主两种形式。统编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小说(或小说节选)可分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与外国小说。由于外国小说经由文字翻译...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1]也有人将小说分为以写人物为主和以叙述故事为主两种形式。统编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小说(或小说节选)可分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与外国小说。由于外国小说经由文字翻译而成为中国语言的小说,所以若除去外国现代主义各流派对于小说写作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传统的外国小说与中国现代小说可视为一大类,本文暂且称之为传统小说,即本文主要讨论的小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小说写作 外国小说 传统小说 小说类型 文字翻译 统编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美国评论家——有关结构、传统和讽刺小说的联想 被引量:17
12
作者 夏志清 刘绍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共13页
关键词 中国小说 讽刺小说 评论家 结构 美国 联想 中国传统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西游记》 《金瓶梅》 《红楼梦》 长篇小说 水浒传 覆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小说的演进特征
13
作者 王定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73-77,共5页
在中国传统小说漫长的演进历程中,首先是由话本小说奠定了其基本模式,又由名著牵动着小说发展的神经,审美对象由历史渐次向现实切换,小说作者也由口耳相授的集体创作向书面个体作家转换,最后是由小说名著引发了补。
关键词 传统小说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统市民小说与“鸳鸯蝴蝶派”
14
作者 帕瑞·林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5年第1期34-40,共7页
瞿秋白先生在1932年观察到:波澜壮阔的激荡人心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大小城市的通俗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正当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有教养的阶级,用新的白话文,忙于鼓动民族精神、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妇女解... 瞿秋白先生在1932年观察到:波澜壮阔的激荡人心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大小城市的通俗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正当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有教养的阶级,用新的白话文,忙于鼓动民族精神、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妇女解放、抵制帝国主义、反对旧的传统礼教的时候, "中国劳苦大众在文化生活上仍然处于中世纪状态"(瞿秋白语。请参阅《瞿秋白文集》,1953年北京版,第二卷,第885页——原注)。瞿先生强烈感到这是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的一个"病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作家 读者 二十年代 礼拜六派 市民小说 小说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统市民小说与“鸳鸯蝴蝶派”
15
作者 帕瑞·林克 阚岳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3年第2期34-47,共14页
瞿秋白先生在1932年观察到:波澜壮阔的激荡人心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大小城市的通俗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正当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有教养的阶级,用新的白话文,忙于鼓动民族精神、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妇女解... 瞿秋白先生在1932年观察到:波澜壮阔的激荡人心的"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大小城市的通俗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正当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有教养的阶级,用新的白话文,忙于鼓动民族精神、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妇女解放、抵制帝国主义、反对旧的传统礼教的时候, "中国劳苦大众在文化生活上仍然处于中世纪状态"(瞿秋白语。请参阅《瞿秋白文集》,1953年北京版,第二卷,第885页——原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二十年代 作家 读者 礼拜六派 市民小说 小说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化合,乃孳新种”:传统小说批评的近代转型
16
作者 程华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6,128,共6页
由于域外小说与文学观念的影响,近代文人对传统小说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从全面否定到重新肯定其价值意义的转变。小说批评家们从传统小说中"发掘"出诸如民主、民权、尚武、女权、科学之类新的思想观念,并用之启蒙教化大... 由于域外小说与文学观念的影响,近代文人对传统小说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从全面否定到重新肯定其价值意义的转变。小说批评家们从传统小说中"发掘"出诸如民主、民权、尚武、女权、科学之类新的思想观念,并用之启蒙教化大众,显示出了这种批评本身功利性、随意性和肤浅性等特征。运用具有"异质"色彩的域外新思想来阐释传统小说,得出的结论必然超出前人的藩篱,使得一些传统小说在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传统小说批评也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小说 新思想 观念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小说思维与才子佳人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
17
作者 王颖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155,共5页
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使古代小说创作主体形成了聚向伦理中心的思维定势 ,这一思维定势对才子佳人小说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才子佳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以理节情”的情节模式、“千人一面”的人物塑造以及“奉旨完婚”的大团圆结... 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使古代小说创作主体形成了聚向伦理中心的思维定势 ,这一思维定势对才子佳人小说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才子佳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以理节情”的情节模式、“千人一面”的人物塑造以及“奉旨完婚”的大团圆结局等美学范式都可从传统小说思维中找到确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小说思维 聚向伦理中心 才子佳人小说 审美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底层的士到现代知识分子——论传统小说家的身分变化及其小说史意义
18
作者 汤克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
传统小说家在汉代就被确立为士,但属于不入流的底层的士。他们的作品关注的是"治身理家"的小问题,被视为"小道"、"末学",其社会身分与其作品的关注内容是一致的。历史进入晚清,小说家的地位猛然飚升,但... 传统小说家在汉代就被确立为士,但属于不入流的底层的士。他们的作品关注的是"治身理家"的小问题,被视为"小道"、"末学",其社会身分与其作品的关注内容是一致的。历史进入晚清,小说家的地位猛然飚升,但他们不再是传统的士,而迅速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了,其小说作品关注的重心,也由"修身理家"的小问题变为"救国救种"的大事。传统小说家的身分与身分变化,从某一侧面显示了小说家的整体命运和特性,其关注重心的变化,对于其小说创作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小说史意义亦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小说 现代知识分子 身分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19
作者 邱兴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3-164,共2页
2014年3月10至11日,由山东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主办,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史哲》编辑部、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承办的“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小说国际学术研讨... 2014年3月10至11日,由山东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主办,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史哲》编辑部、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承办的“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传统小说 儒家思想 山东大学 述评 国际教育学院 慕尼黑大学 《文史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果报应:中国传统小说的一种内结构模式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伟民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一些著名的中国小说戏曲中存在的两个时空世界的描写(例如《红楼梦》、《牡丹亭》、《窦娥冤》、《绿野仙踪》等),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其实,虚幻与真实、梦境与醒境、理想与现实,此岸与彼岸、神魔与人间、阴间与阳世两个时空世界的交错... 一些著名的中国小说戏曲中存在的两个时空世界的描写(例如《红楼梦》、《牡丹亭》、《窦娥冤》、《绿野仙踪》等),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其实,虚幻与真实、梦境与醒境、理想与现实,此岸与彼岸、神魔与人间、阴间与阳世两个时空世界的交错、重迭、穿插、互衔,几乎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共同叙述特征(戏曲亦如此)。在具体的小说形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不死 生命观 果报观 中国小说 神话传说 因果报应 结构模式 中国传统小说 神话故事 宗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