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小词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认知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雷容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28,40,共6页
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指小词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及其认知机制。研究认为,指小词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它们反映说话人对某一对象或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态度,影响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构建,从而实现一系列的交际目的。从认知语言学... 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指小词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及其认知机制。研究认为,指小词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它们反映说话人对某一对象或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态度,影响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构建,从而实现一系列的交际目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在指小词语义网络的拓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词 语义 语用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词”考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兴宝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101,共6页
“小词”在宋人词话中出现频率颇高,其内涵是指词体篇幅短小者,并非宋人给词附加的蔑称。宋人以小为美,将绝句也称作小诗,还有更多以“小”称物的语言现象,因此,小词与小诗表达了宋人同样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 宋朝 小词 “小曲” “小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词”与“词小”辨析
3
作者 许兴宝 左宏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小词"与"词小"不属同一范畴。"小词"属形式美学范畴,"词小"属道德美学范畴。"小词"依词体短小而生出,注重的是形式,成为词体文学的专有名词,极少含有贬意;"词小"由词的... "小词"与"词小"不属同一范畴。"小词"属形式美学范畴,"词小"属道德美学范畴。"小词"依词体短小而生出,注重的是形式,成为词体文学的专有名词,极少含有贬意;"词小"由词的内容而论,注重的是伦理道德,是时人对词体文学蔑视的表现。二者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小词 词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指小词的构成方法及其用法
4
作者 张春霞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0,F0003,共2页
指小词也叫做缩小词,其作用是缩小或者减轻词根所表达的意义,常常起到缓和语气,表达好感或者厌恶等情绪的作用,在口语中使用较多。
关键词 小词 用法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处安放的肉身——宋小词论
5
作者 于珊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1,共5页
读宋小词的小说常常令我想起盛可以。盛可以让人见识了一个女作家笔下施放出的冷峻、凌厉和凶猛,相比之下,宋小词的小说少了盛可以刚硬到吝惜词句般的叙述,却在质朴的语言里透出某种虎狼之气。无论是字里行间,还是小说中的人物,你都可... 读宋小词的小说常常令我想起盛可以。盛可以让人见识了一个女作家笔下施放出的冷峻、凌厉和凶猛,相比之下,宋小词的小说少了盛可以刚硬到吝惜词句般的叙述,却在质朴的语言里透出某种虎狼之气。无论是字里行间,还是小说中的人物,你都可以读出盛可以骨子里流露出的高傲,而在宋小词那里更多的是坚忍,一种长路跋涉满嘴沙土却要硬着头皮走下去、咽下去的艰难和决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词论 肉身 盛可以 小说 小词 女作家 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舟欲过万重山——论宋小词的小说创作
6
作者 王文静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6期189-198,共10页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渐入尾声,"80后"作家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开始与历史和时代展开深度对话。湖北作家宋小词兼具乡村和城市双重生活经验,她将乡村当作整体文化背景,通过中篇和长篇的不同侧重,用人物和故事解构乡村图景,探...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渐入尾声,"80后"作家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开始与历史和时代展开深度对话。湖北作家宋小词兼具乡村和城市双重生活经验,她将乡村当作整体文化背景,通过中篇和长篇的不同侧重,用人物和故事解构乡村图景,探究人在时代奔跑中的好奇、快乐、惶恐以及各种复杂幽微的社会心理;并以超越性别叙事的笔触塑造了一批夹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尴尬人"形象,在青年写作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词 城乡叙事 尴尬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逻辑的语言视角
7
作者 张留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8,共12页
对于人之为逻辑动物与人之为语言动物的相互依托,学术上的一种理据是:逻辑知识与语言知识具有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国际上作为哲学基础课程的逻辑学以及许多逻辑思维类人文通识课的核心内容,其常规形态是一套貌似“外语”的严格化形式语... 对于人之为逻辑动物与人之为语言动物的相互依托,学术上的一种理据是:逻辑知识与语言知识具有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国际上作为哲学基础课程的逻辑学以及许多逻辑思维类人文通识课的核心内容,其常规形态是一套貌似“外语”的严格化形式语言。更重要的是,追问和认清逻辑学所提供的形式语言对理解母语以及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何以重要,会把我们引向自然语言中对应于形式语言“逻辑常项”的一类小词。逻辑理论的主要功用之一就是以严格而系统的方式阐释这些广为使用却常被忽视的小词的意义。关注这类小词的精确意义与多样用法,不仅有助于深度领会逻辑与语言的贯通,还可以新的视角重估长期以来困扰逻辑哲学家的一些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语言 日常语言 逻辑常项 小词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轼词的充分“士大夫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海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对于苏轼的革新词风和“以诗为词”,前人和今人的评论可谓多矣。然而我总感到尚有若干未“说透”之处。本文拟就词的“士大夫化”这一特定视角来重新认识苏轼对词风革新所作的贡献。词的“士大夫化”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人间词话》谓... 对于苏轼的革新词风和“以诗为词”,前人和今人的评论可谓多矣。然而我总感到尚有若干未“说透”之处。本文拟就词的“士大夫化”这一特定视角来重新认识苏轼对词风革新所作的贡献。词的“士大夫化”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人间词话》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撇开它过去贬低李煜之前的词为“伶工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之词 苏轼词 伶工之词 词风 苏词 以诗为词 士大夫文人 审美情趣 小词 题材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论限制条件的局部合取、逻辑析取及蕴涵:来自汉语外来语MinWd限制条件细化的证据
9
作者 袁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7-13,6,共8页
本文所重点研究的限制条件之间的逻辑合取、析取及蕴涵关系组合是继Smolensky(1995)提出局部合取理论后优选论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通过论证我们看到,这些复合限制条件是解释音系学某些实际问题时所自然生成的,而且具有普遍限制条... 本文所重点研究的限制条件之间的逻辑合取、析取及蕴涵关系组合是继Smolensky(1995)提出局部合取理论后优选论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通过论证我们看到,这些复合限制条件是解释音系学某些实际问题时所自然生成的,而且具有普遍限制条件子层级这样的发音及认知心理学依据。本文通过将汉语外来语MinWd限制条件细化为MinN,MinV和MinA的逻辑合取,展示了复合限制条件理念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有效地阐释很多音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合取 限制条件的析取 小词限制条件 普遍限制条件的子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音节混淆网络的生成与重打分算法研究
10
作者 尹明明 李弼程 +1 位作者 屈丹 牛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针对目前混淆网络生成算法速度与精度不能兼顾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汉语音节混淆网络生成的方法.本算法采用类似轴对齐算法,对音节网格每次提取一条局部路径与参考路径对齐,根据每次对齐路径与参考路径长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生成混淆网... 针对目前混淆网络生成算法速度与精度不能兼顾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汉语音节混淆网络生成的方法.本算法采用类似轴对齐算法,对音节网格每次提取一条局部路径与参考路径对齐,根据每次对齐路径与参考路径长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生成混淆网络,并在生成混淆网络之后对其应用一种新的解码框架进行重打分.实验表明,该算法生成的混淆网络精度较高,时间复杂度优于轴对齐算法,且重打分后的识别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淆网络 音节网格 语音识别 小词错误解码 重打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论看诗词风格之差异
11
作者 杨海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74-77,共4页
同属金属类,金银铜铁各有自己的硬度。同属韵文类,诗和词之间也存在着风格上的一定差异。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研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42引《王直方诗话》云:“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 同属金属类,金银铜铁各有自己的硬度。同属韵文类,诗和词之间也存在着风格上的一定差异。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研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42引《王直方诗话》云:“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杜应行《于湖词序》亦谓:“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才之难全也。”显然,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东坡的词,少游的诗,都是“出格”的东西——正规的作品应该是:诗象诗,词象词;诗不能象词,词也不该象诗;诗风和词风是应该有一定的区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音乐环境 诗词风格 词论 小词 基本风格 节奏感 差异 苕溪渔隐 以诗为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别解二则
12
作者 徐仁甫 《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第1期106-106,共1页
何孟春《何氏叙录》载:东坡小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达者处世,盍于是求之?其心休休,何愁之有?燕泉在分司看菊偶题。按苏东坡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云“万事到头都是梦... 何孟春《何氏叙录》载:东坡小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达者处世,盍于是求之?其心休休,何愁之有?燕泉在分司看菊偶题。按苏东坡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云“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谓菊,以重九佳节而对名花,自然景与情会;一旦事过景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诗歌 别解 小词 叙录 名花 黄花 张船山 自然 梅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