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效析出过程中Al-4.74Cu-0.50Mg-0.30Ag合金的小角度X散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波 张永安 +4 位作者 朱宝宏 王锋 郑毅 熊柏青 王玉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8-713,共6页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Al-4.74Cu-0.50Mg-0.30Ag合金单级时效过程中的沉淀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单级时效过程中的主要析出相为Ω相和少量的θ′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Al-4.74Cu-0.50Mg-0.30Ag合金单级时效过程中的沉淀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单级时效过程中的主要析出相为Ω相和少量的θ′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径向尺寸明显增大,宽度方向变化较小,逐渐演变成为薄片状,析出相尺寸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其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逐渐增大,且增大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小角度x散射 沉淀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水泥石小角度X射线散射实验研究(Ⅱ)——微孔界面过渡层厚度
2
作者 朱卫华 蒋林华 +1 位作者 印友法 车黎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8-231,共4页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 (SAXS)技术 ,测定了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孔界面电子密度过渡层厚度 ,并对过渡层厚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界面不具有分明的边界 ,而具有约 2× 1 0 - 9m厚度的电子密度缓变的过渡层 ;...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 (SAXS)技术 ,测定了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孔界面电子密度过渡层厚度 ,并对过渡层厚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界面不具有分明的边界 ,而具有约 2× 1 0 - 9m厚度的电子密度缓变的过渡层 ;当水灰比较大时 ,水灰比和硅粉含量对过渡层厚度有较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度x射线散射 水泥石 硅粉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测定八水氧氯化锆中锆结构
3
作者 张智钰 宋静 +4 位作者 孙宏骞 李云鹏 兰昊 齐涛 田亮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利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测量八水氧氯化锆溶液中锆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锆在溶液中大部分是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尤其是酸度极易对锆的聚合度产生影响。研究了八水氧氯化锆浓度、加热处理、放置时间及HCl浓度等因素对锆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利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测量八水氧氯化锆溶液中锆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锆在溶液中大部分是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尤其是酸度极易对锆的聚合度产生影响。研究了八水氧氯化锆浓度、加热处理、放置时间及HCl浓度等因素对锆在溶液中存在形式的不同影响:以0.0~5.0 mol·L^(-1)HCl为溶剂,配制10~300 g·L^(-1)的氧氯化锆溶液,并考虑对溶液分别进行加热和长时间放置处理。对所配溶液进行了SAXS测试,利用Guinier方程计算了溶液中粒子的回转半径(Rg),同时利用求解最小封闭圆柱体问题的CYLview软件对溶液中锆的不同多聚体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不同结构的理论Rg;通过比较Rg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确认不同条件锆液中锆粒子存在的主要形式。结果表明锆存在形式受酸度、浓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HCl的浓度是影响锆液中锆多聚体聚合度的关键;当不添加HCl时,低锆浓度溶液中锆的聚合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氯化锆 多聚体 小角度x射线散射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2Gd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丽萍 曾小勤 +1 位作者 李德江 杨春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9-1416,共8页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分析和维氏硬度测试,研究Mg-12Gd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Mg-Gd合金时效过程中主要析出相为β′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析出相的径向尺寸明显增大,宽度方向... 通过同步辐射小角度X散射实验方法(SAXS)、透射电镜(TEM)分析和维氏硬度测试,研究Mg-12Gd合金等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Mg-Gd合金时效过程中主要析出相为β′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析出相的径向尺寸明显增大,宽度方向增加较小,逐渐演变成为椭圆形。175℃时效180 h时,析出相回转半径为12.9 nm;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到360 h,析出相长大为13.4 nm;随着时效时间继续延长,析出相的尺寸增长速率减慢并最终趋向稳定。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175℃时效296 h时析出相大部分为β′相,有少量的β″相,β′相是宽5 nm,长13 nm的椭圆形,与小角度X散射结果一致。通过在200℃时效30 min的散射曲线能看出有析出相析出,刚析出时回转半径为2.5 nm,在225℃时效30 min时,析出相的回转半径为2.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小角度x散射 析出相 回转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woquat Cl-deedmac/PVA/Glycerin/H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研究
5
作者 党乐平 杨娟 卫宏远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6,共8页
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POM)、SAXS小角散射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室温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ewoquat Cl-deedmac(二甲基二酯氯化铵)/PVA(聚乙烯醇)/Glycerin(甘油)/H_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通过实验绘制出拟三元体系的部分相图... 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POM)、SAXS小角散射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室温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ewoquat Cl-deedmac(二甲基二酯氯化铵)/PVA(聚乙烯醇)/Glycerin(甘油)/H_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通过实验绘制出拟三元体系的部分相图,界定出六方相、片层状相和囊泡的相图区域.结果表明,在相图上溶致液晶区囊泡相占最大的区域;流变性能研究证明了溶致液晶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应力屈服值和较高的黏弹性,在溶致液晶相区内,体系表现出剪切稀释的性质,属于假塑性流体,层状液晶体系在整个频率扫描范围内表现为类固体性质,囊泡具有明显的屈服应力值,其频率扫描曲线类似于层状液晶,即囊泡体系也具有很高的黏弹性.另外,NaCl的加入会诱导六方相转变为层状相.本研究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配体系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woquat Cl-deedmac PVA 溶致液晶 POM 小角度x射线散射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元素对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谢锐 吕铮 +1 位作者 徐长伟 刘春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111-22117,共7页
本工作以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等静压的方式分别制备含金属钛与不含金属钛的两个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样品。对成型后的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微观组织及拉伸性能进行观察和测量。利用透射电镜、基于同步辐射装置作为光... 本工作以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等静压的方式分别制备含金属钛与不含金属钛的两个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样品。对成型后的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微观组织及拉伸性能进行观察和测量。利用透射电镜、基于同步辐射装置作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技术及小角度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金属钛对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中氧化物相的影响,表征金属钛元素对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样品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向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样品中添加金属钛后,样品的晶粒得到细化,添加金属钛后样品的晶粒尺寸仅为1.2μm,同时,样品中氧化物相的种类发生改变,倾向于形成Y 2Ti 2O 7相及Y-Ti-O团簇,氧化物相的粒径在下降,分布密度却在升高。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样品的拉伸强度在金属钛元素添加后得到提高,室温时添加金属钛元素的9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样品的拉伸强度达到1324 MPa,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中弥散强化是最主要的强化机制。随着测试温度的不断升高,样品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钛元素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小角度x射线散射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撑粘土对钚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远 晏敏皓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32,共7页
通过小角度中子和X射线散射对柱撑膨润土的结构和表面进行检验。小角度中子散射还提供了经NH_3-H_2O蒸汽亲水性处理的柱撑粘土孔隙系统渗水情况的信息。在近中性pH条件下,相比于天然膨润土,亲水性柱撑粘土表现出二至三倍的Pu吸附能力,... 通过小角度中子和X射线散射对柱撑膨润土的结构和表面进行检验。小角度中子散射还提供了经NH_3-H_2O蒸汽亲水性处理的柱撑粘土孔隙系统渗水情况的信息。在近中性pH条件下,相比于天然膨润土,亲水性柱撑粘土表现出二至三倍的Pu吸附能力,这与在干燥条件下以氮吸附计量所得的外基面区域的增加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撑粘土 小角度中子/x射线散射 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锆元素对ODS钢中氧化物析出相的分布特征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谢锐 吕铮 +2 位作者 徐长伟 刘波 刘春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104-16110,共7页
以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s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合金粉为研究对象,利用合金粉的真空等温热处理来模拟ODS钢的烧结成型过程。增大ODS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以此研究合金元素对氧化物析出相分布特征、种类及合金粉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s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合金粉为研究对象,利用合金粉的真空等温热处理来模拟ODS钢的烧结成型过程。增大ODS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以此研究合金元素对氧化物析出相分布特征、种类及合金粉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XAFS、SAXS等技术手段检测球磨及真空等温热处理不同时间后合金粉中氧化物析出相的分布特征、种类变化情况,同时测量各合金粉的硬度。XRD实验结果表明,当合金中添加了钛元素和锆元素后,除铁素体衍射峰外,热处理过程中还形成了Cr_(2)O_(3)相、Y_(2)Ti_(2)O_(7)相及Y_(4)Zr_(3)O_(12)相。而在不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中只检测到Cr_(2)O_(3)相和铁素体的存在。XAFS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钛元素和锆元素后,合金粉的XAFS曲线发生改变,与纯钇元素及纯氧化钇样品的曲线不同,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经真空等温热处理0.5 h后,其中氧化物析出相的分布密度最高为2.73×10^(22)/m^(3);氧化物析出相达到分布峰值的时间早于不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样品,说明钛元素和锆元素会促进氧化物相的形成。同时,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的硬度也高于不含钛元素和锆元素的合金粉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钛元素 锆元素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小角度x射线散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