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娅楠 祖涵瑜 +3 位作者 韩慧婷 王玉堂 黄俊霖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38例(52个结节),将其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术前患者均行3.0 T 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b值取0、800 s/mm^(2))和DCE-MR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_(e))。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组的ADC、K_(ep)、V_(e)、K^(tran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独立预测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K^(trans)独立诊断模型及ADC与K^(trans)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结节组平均ADC值、K^(trans)值、K_(ep)值分别为(1.659±0.370)×10^(-3)mm^(2)/s、(0.427±0.214)min^(-1)、(0.966±0.225)min^(-1),恶性结节组平均ADC值、K^(trans)值、K_(ep)值分别为(1.182±0.195)×10^(-3)mm^(2)/s、(0.178±0.073)min^(-1)、(0.600±0.248)min^(-1)。良性结节组的ADC、K^(trans)、K_(ep)值均高于恶性结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和K^(tran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单独ADC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5、单独K^(trans)值AUC为0.827。ADC值与K^(trans)联合诊断模型AUC为0.973,较二者单独应用明显增高,联合诊断模型诊断效能最高。经DeLong检验,联合诊断模型与单独K^(trans)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K^(trans)联合诊断模型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敏感度为97.3%,较ADC、K^(trans)更高,特异度为84.6%,较ADC值更高。结论ADC值和K^(trans)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重要参数,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LOGISTIC回归 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 定量参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野DWI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定量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占颖莺 祝云飞 +5 位作者 何小俊 李禧萌 刘超然 张珂 李文娟 洪国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6-334,共9页
[目的]探讨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间因慢性腰痛、临床怀疑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同时行小视野和全视野DWI成像者112例。首先,2名研究者对DWI图像质... [目的]探讨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间因慢性腰痛、临床怀疑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同时行小视野和全视野DWI成像者112例。首先,2名研究者对DWI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主观评估包括图像解剖细节、变形、伪影、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客观评估包括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然后,相同2名研究者分别在小视野和全视野DWI上测量3组(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价观察者间的测量一致性,比较ADC值有无差异。绘制两种技术ADC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纳入102例,根据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ASAS)MRI工作组诊断标准分为3组,其中活动组32例、非活动组29例、对照组41例。小视野DWI图像的主观评分高于全视野DWI[4(3~4)vs.3(3~3),P<0.05];小视野DWI图像的客观评分高于全视野DWI信噪比:6.58(5.05~10.38)vs.4.46(2.37~10.04)对比噪声比:2.04(-1.14~8.29)vs.0.97(-8.19~7.12);P<0.05。两名观察者测量的组间一致性0.60~0.74(ICC相关系数);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的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小视野DWI测量的ADC值高于全视野DWI。非活动组vs.对照组AUC结果显示,全视野DWI在非活动组vs.对照组中优于小视野DWI,其他组别(病变组vs.对照组、活动组vs.非活动组)两种DWI技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视野DWI可用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定量评估,且其图像主观评分和信噪比较全视野DWI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