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空风化对硅酸盐小行星反射光谱的影响
1
作者 张沁葳 张鹏飞 +8 位作者 王鹏越 姜特 卢瑜 韩慧杰 庞荣华 李阳 张昊 金岩 吴昀昭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太空风化研究对小行星表面环境及成分遥感反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太空风化引起小行星光谱变化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对硅酸盐小行星风化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基于大样本研究的思路,统计了4颗普通球粒陨石(H、L和LL型)、7种硅酸盐单矿物、... 太空风化研究对小行星表面环境及成分遥感反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太空风化引起小行星光谱变化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对硅酸盐小行星风化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基于大样本研究的思路,统计了4颗普通球粒陨石(H、L和LL型)、7种硅酸盐单矿物、6组橄榄石-辉石不同比例混合物的激光辐照实验,分析辐照前后样品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0.45–2.5μm)的变化,并结合小行星光谱研究太空风化对硅酸盐小行星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太空风化不会引起1μm吸收中心的明显偏移,但会导致吸收面积比(2μm带面积/1μm带面积)增加.因此,使用“1μm吸收中心–吸收面积比”作图来区分陨石类型仍然有效,即太空风化对矿物学分类影响较小.在主成分分析图中, A型小行星具有几乎平行于α线的风化趋势,其余硅酸盐小行星具有“Q-Sq-S”的风化趋势.基于斯隆数字巡天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dataset, SDSS)的小行星分类系统会混淆富含橄榄石小行星的分类,并可能低估A型小行星的数量.系统分析了硅酸盐小行星太空风化模式及光谱变化规律,对深入认识小行星光谱的太空风化效应以及矿物定量遥感反演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和卫星:表面 月球 小行星: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载人小行星探测轨道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甘庆波 张扬 +2 位作者 朱正帆 韩威华 董鑫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6-487,共12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变比冲核电推进载人飞船探测小行星的轨道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双脉冲单圈Lambert轨道转移,对地球出发段和返回段进行搜索剪枝,再从两个可行区域中优选最佳飞行路径.设定"推进-滑行-推进"的分段飞行策略,以工... 给出了一种基于变比冲核电推进载人飞船探测小行星的轨道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双脉冲单圈Lambert轨道转移,对地球出发段和返回段进行搜索剪枝,再从两个可行区域中优选最佳飞行路径.设定"推进-滑行-推进"的分段飞行策略,以工质消耗最少为指标,利用混合法优化核电推进飞行轨迹,最后以分段优化参数为初值,基于整体任务约束将全飞行过程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将各飞行段进行拼接,获得整体参数优化解,并给出了数值和图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地球 航天器 小行星:普通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行星色指数区分S/C型小行星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嘉晖 赵海斌 李彬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利用多色测光得到的色指数在区分S/C型小行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色指数空间主成分分析到的颜色参数a区分S/C类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采用a=0分划的硬分割方法和对a作聚类分析法分别对SDSSMOC4和XSTPS-GAC的小行星多色数据样本进... 利用多色测光得到的色指数在区分S/C型小行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色指数空间主成分分析到的颜色参数a区分S/C类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采用a=0分划的硬分割方法和对a作聚类分析法分别对SDSSMOC4和XSTPS-GAC的小行星多色数据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较完备的数据样本无明显差别,且都与Carano的S/C分类结果相符;a=0分划方法对样本空间变化敏感,而a聚类分析方法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普通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ra小行星族自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夷博 刘承志 +1 位作者 范存波 许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小行星族作为灾变碰撞的残留物,其基础物理性质提供了其母体以及后续演化信息.其中轨道以及自转特性分别反映了Yarkovsky效应以及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效应(YORP效应)对于小行星族演化的影响.基于小行星光变数据库(As... 小行星族作为灾变碰撞的残留物,其基础物理性质提供了其母体以及后续演化信息.其中轨道以及自转特性分别反映了Yarkovsky效应以及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效应(YORP效应)对于小行星族演化的影响.基于小行星光变数据库(Asteroid Lightcurve Database),通过对Flora小行星族自转速率分布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直径减小,族成员自转速率倾向于主要集中在3–5 d^(-1)的范围内.同时,可以注意到Flora小行星族整体表现出更倾向于顺行自转状态的现象,但对于轨道半长轴小于2.2au的成员来说,其顺行自转与逆行自转状态成员数目比接近于近地小行星中顺逆行自转状态源1:3的比例;此外,对于轨道半长轴大于2.2 au且具有顺行自转状态的部分族成员,在轨道半长轴-绝对星等分布中表现出聚集现象,并在聚集区域中有9颗成员展现出类似Slivan状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普通 Flora小行星 自转特性 Yarkovsky效应 YORP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YORP效应的可探测候选体
5
作者 田君 赵海斌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8,共13页
YORP (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效应是小行星长期动力学演化的机制之一.与碰撞、引力摄动等因素相比,YORP效应作用量级小,短时标观测效应不明显,这给直接测量YORP效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利用小行星光变数据库中已知的小... YORP (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效应是小行星长期动力学演化的机制之一.与碰撞、引力摄动等因素相比,YORP效应作用量级小,短时标观测效应不明显,这给直接测量YORP效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利用小行星光变数据库中已知的小行星数据,统计了小行星的自转速率分布,使用核密度估计以及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分别分析了近地小行星和主带小行星自转速率的分布特性,分别给出了在近地小行星和主带小行星中寻找受YORP效应影响减速自转的最佳样本群;基于7颗已被探测到YORP旋转加速度的近地小行星,利用YORP强度估计方法和光变探测条件建立了筛选模型,给出了未来可直接通过光变数据探测YORP效应的10颗近地小行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特性 YORP效应 小行星:普通 方法:数据分析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语计划——寻找第二个太阳系及探索动态宇宙
6
作者 冯发波 芮易成 +32 位作者 杜芝茂 林清 张聪聪 周丹 崔开明 OGIHARA Masahiro 杨明 林杰 蔡永志 杨涛只 庞晓莹 简明杰 李文雄 郭恒潇 史弦 史建春 李荐扬 郭康柔 姚嵩 陈啊明 贾鹏 谭先瑜 JENKINS S.James 蒋宏轩 张铭缘 李可欣 肖光耀 郑书玥 宣一帆 郑捷 何敏 JONES R.A.Hugh 宋翠英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共43页
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冷巨行星对类地行星的形成和宜居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像太阳系这样具有多个冷巨行星的系统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Kepler以及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太空望远镜成功地通过凌星的方法发现了... 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冷巨行星对类地行星的形成和宜居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像太阳系这样具有多个冷巨行星的系统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Kepler以及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太空望远镜成功地通过凌星的方法发现了大量短周期行星,然而这些巡天项目的观测基线不足以发现更长周期的行星.为此,天语计划将部署两台1m望远镜(天语一号和天语二号),用于结合天语和其他计划的数据通过凌星法来发现冷巨行星及其他行星,并最终发现类太阳系.天语一号具有约10平方度的视场以及高速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科学相机,将对超过1000万颗恒星每小时进行一次高精度测光采样,并通过天语二号的多波段测光、光谱仪以及高分辨率成像对天语一号发现的候选行星进行确认.天语望远镜将放置于海拔约4000m的中国青海冷湖,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好观测台址之一.天语对亮于14等星的测光精度为0.1%,对亮于18等星的测光精度优于1%,天语预计在5yr内将在类太阳周期发现超过300颗凌星行星,其中包括约17颗冷巨行星.基于系统轨道共面以及孪生地球发生率为10%的假设,天语预计将发现1-2个类太阳系,并可被未来的地球2.0计划所证实.此外,天语还将通过多种巡天观测模式测量从亚秒到周时标的光变,探测不同时标的时域现象,包括超新星早期光变、稀有变星和双星、潮汐瓦解事件、Be星、彗星活动以及系外小行星等.这些发现不仅将深化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将为公众科学和科普提供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测光 行星与卫星:探测 行星与卫星:形成 恒星:超新星:普通 星:变星:普通 小行星:普通 恒星:伽马 射线暴: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球形瞬时撞击坑的近地天体撞击诱发海啸的深水波模型
7
作者 李妙蕾 史建春 +4 位作者 马月华 张瑞利 赵海斌 唐梦辉 杨大陶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采用初始扰动为半球形瞬时撞击坑作为初始条件,建立了近地天体撞击诱发海啸的深水波模型,应用到特定情形下(小行星直径为140 m、撞击速度与密度采用车里雅宾斯克陨击参数、撞击区域平均海洋深度采用太平洋平均水深4 km)研究了近地天体... 采用初始扰动为半球形瞬时撞击坑作为初始条件,建立了近地天体撞击诱发海啸的深水波模型,应用到特定情形下(小行星直径为140 m、撞击速度与密度采用车里雅宾斯克陨击参数、撞击区域平均海洋深度采用太平洋平均水深4 km)研究了近地天体撞击海洋诱发海啸的波高最大值随距离和时间的演化情况.对比不同的瞬时撞击坑模型和传播模型对海啸波高的影响发现:半球形瞬时撞击坑诱发的海啸危害比抛物形瞬时撞击坑更大;相对于深水波模型,浅水波模型给出撞击诱发海啸的规模较大;对于中等尺寸(直径在几百米范围内)的小行星,研究其撞击海洋诱发海啸,更适合采用瞬时撞击坑形状为半球形的深水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普通 地球 流体力学 方法: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离散元仿真软件的搭建与测试
8
作者 刘沐林 侯锡云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5,共14页
小天体探测是当今太阳系探测的一大热点,对小行星演化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天体结构的演化,即小天体在多种力学机制作用下自身形状与结构的演化.在小天体碎石堆结构的假设之下,一种比较常见的... 小天体探测是当今太阳系探测的一大热点,对小行星演化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天体结构的演化,即小天体在多种力学机制作用下自身形状与结构的演化.在小天体碎石堆结构的假设之下,一种比较常见的模拟小天体结构演化的方法是离散元仿真算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目前国内外有数个团队开发了相关算法软件.本文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基于DEM仿真算法的多粒子系统模拟软件》的基础理论、实现方法以及加速算法,并使用二体接触模型、声速传播仿真、小行星内部压强、小行星旋转稳定性仿真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数值 小行星:普通 小行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叉树的太阳系小天体数值历表建立方法
9
作者 胡寿村 季江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8,共11页
在小天体深空探测任务中,经常需要调用力模型较完备的精确小天体数值历表,然而由于部分小天体可能有较大的轨道偏心率以及存在近距离飞越大行星的可能,导致传统的等区间分段切比雪夫多项式插值方法不适用于构建这些小天体的数值历表.在... 在小天体深空探测任务中,经常需要调用力模型较完备的精确小天体数值历表,然而由于部分小天体可能有较大的轨道偏心率以及存在近距离飞越大行星的可能,导致传统的等区间分段切比雪夫多项式插值方法不适用于构建这些小天体的数值历表.在传统方法基础上采用结合误差自适应的二分法对原始轨道进行分段,并采用二叉树结构来组织所有的分段区间,能解决历表读取中的系数反查问题.以大偏心率近地小行星4179 Toutatis和3200 Phaethon、大偏心率彗星2P/Encke以及将近距离飞越地球的99942 Apophis小行星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由于该方法没有对小天体的轨道性质做任何要求,因此能够作为构建太阳系小天体数值历表的通用方法,可应用于大量目标小天体的精确轨道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小行星:普通 方法: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