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花山柰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莹 王冰清 +4 位作者 殷爱华 唐永锐 何健强 胡淑仪 刘珊 《热带林业》 2023年第4期41-45,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小花山柰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小花山柰组培快繁最佳的激素配比,建立小花山柰芽基部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小花山柰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L琼脂+2mg/L 6-BA+0... 通过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小花山柰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小花山柰组培快繁最佳的激素配比,建立小花山柰芽基部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小花山柰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L琼脂+2mg/L 6-BA+0.1mg/L NAA;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30g/L蔗糖+8g/L琼脂+2mg/L 6-BA+0.5mg/L KT+0.1mg/L NAA;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L琼脂+0.2mg/L NAA;炼苗移栽15d后成活率达100%,缩短了小花山柰繁殖时间并提升了繁殖系数,降低了小花山柰的育苗成本,为小花山柰组培苗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快繁 芽基部 小花山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山柰根状茎挥发油和营养成分及其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分析
2
作者 冯莹 仇思润 +5 位作者 王张豪 何宇豪 黄茵茵 李逸彤 李婉琳 单体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1-2091,共11页
【目的】阐明小花山柰根状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明确根状茎中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分析根状茎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从而为小花山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小花山柰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 【目的】阐明小花山柰根状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明确根状茎中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分析根状茎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从而为小花山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小花山柰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凯氏定氮法、酸—苯酚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半定量分析法分别测定小花山柰根状茎中蛋白质、粗多糖和微量元素含量,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进一步采用抑菌圈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小花山柰根状茎不同提取物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结果】小花山柰根状茎中挥发油得率为0.14‰;从根状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6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51%,主要有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主要成分为冰片(13.02%)、芳樟醇(12.27%)和大根香叶烯D(5.42%)等。小花山柰根状茎中蛋白质含量为3.83 g/100 g,粗多糖含量为3.33 g/100 g;16种氨基酸总量为2.94 g/100 g,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0.61 g/100 g),其次是天冬氨酸(0.46 g/100 g)。小花山柰根状茎中共检测出28种微量元素,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3270 mg/kg),镁(813 mg/kg)、钙(289 mg/kg)、锰(146 mg/kg)和铝(135 mg/kg)的含量也较高,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在80 mg/kg以下。小花山柰根状茎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抗细菌活性最强,石油醚层提取物对杜英生假隐丛赤壳菌的抑制活性最强,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14.11μg/mL。【结论】小花山柰根状茎中含有种类丰富的挥发油,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根状茎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活性,石油醚层提取物对杜英生假隐丛赤壳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花山柰作为林下新资源植物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山柰 挥发油 营养成分 微量元素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