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ulatus形态和形态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庞延斌 魏红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本工作主要采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小腔游仆虫E.aediculatus形态和形态发生进行了描述和研究,从银线系角度及发生角度上证明该虫尾部的四根棘毛的来源不同。由此建议把左边两根看成是左缘棘毛减少至两根的情形并称之为左缘... 本工作主要采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小腔游仆虫E.aediculatus形态和形态发生进行了描述和研究,从银线系角度及发生角度上证明该虫尾部的四根棘毛的来源不同。由此建议把左边两根看成是左缘棘毛减少至两根的情形并称之为左缘棘毛。讨论了长期存在混淆的E.aediculatus和E.eurystomus的区别,并确证本实验所用材料为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腔游仆虫 形态发生 左缘棘毛 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ulatus)皮层微管胞器的荧光标记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钦 范鑫鹏 +2 位作者 孙磊 周素娟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0,共8页
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和抗a-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了纤毛虫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ulatus)皮层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和背皮层表面微管等结构,以及皮层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该游仆虫背皮层表面网... 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和抗a-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了纤毛虫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ulatus)皮层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和背皮层表面微管等结构,以及皮层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该游仆虫背皮层表面网在形态上与嗜银网相一致,也是一种微管类细胞骨架;与其他几种游仆虫比较,前仔虫口纤毛器和背皮层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发生存在不同的模式,其形态发生可能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以作为种的分类依据之一.此外,与FLUTAX(fluorescence taxoid)标记方法相比较,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能较清晰地显示游仆虫背皮层表面微管网及早期发生的额腹横棘毛原基和背触毛原基,推测该游仆虫的细胞背表面微管网与其他微管结构其微管蛋白组分可能存在差异,且形态发生中伴随着皮层纤毛器微管的组装和成熟,其微管蛋白组分同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小腔游仆虫 荧光标记 皮层纤毛器微管 背皮层表面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