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投射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龚劲雯 杨倩颖 +4 位作者 戴婷 李淑蓉 伍丽娜 苏炳银 赵海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夹角)标记Pcp2-Cre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组织的影响;选择梯度剂量(500、300、150 nL)的顺行示踪病毒,探索适宜的病毒注射剂量;通过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注射重组酶依赖性顺行示踪病毒,观察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结果 相较于脑立体定位直插法,斜插法中小鼠头部皮肤切口更小,且不易破坏小鼠颈部上方肌肉;在前囟后6.00 mm、中线旁开0.00 mm、深4.08 mm坐标处,采用斜插法能靶向定位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同时,150 nL低剂量的病毒可较好的标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且不发生泄漏;通过病毒顺行示踪,在小鼠小脑顶核中间部、前庭小脑核、前庭内侧核巨细胞部以及前庭下核均检测到来自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的神经投射纤维。结论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的破坏,通过该方法注射顺行示踪病毒能精确靶向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并观察到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 第Ⅸ小叶 浦肯野细胞 脑立体定位技术 病毒顺行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珊 王倩 +3 位作者 宋修芹 徐健 刘绍玲 于艳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的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20例胎儿做为观察对象并列为对照组,18例经MRI证实后颅窝畸形胎儿作为异常组,两组胎儿均采用三维超...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的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20例胎儿做为观察对象并列为对照组,18例经MRI证实后颅窝畸形胎儿作为异常组,两组胎儿均采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BV角和BT角,比较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并判断该技术测量的重复性及一致性。结果孕20~34周正常胎儿的BV角、BT角与孕周无相关性(P>0.05);采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BV角、BT角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较高(ICC均>0.9);正常组胎儿的BV角、BT角均明显小于异常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BV角和BT角技术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容积对比平面 脑干-小脑蚓部夹角 脑干-小脑幕夹角 后颅窝畸形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蚓部皮样囊肿1例
3
作者 时惠平 张挽时 +1 位作者 鲁晓燕 王振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小脑蚓部皮样囊肿 病例报告 CT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VCI-C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及脑干—小脑幕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荔艳 佘玲娜 +2 位作者 蓝柳冰 张伯森 姚思平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定量分析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BV角)、脑干—小脑幕角(BT角)对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查孕期18~40周的323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84例超声诊断为后颅窝池畸形的胎儿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定量分析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BV角)、脑干—小脑幕角(BT角)对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查孕期18~40周的323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84例超声诊断为后颅窝池畸形的胎儿为观察组,测量脑干—小脑蚓部BV角和脑干—小脑幕BT角,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胎儿BV角、BT角与正常胎儿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lake囊肿、Dandy-Walker变异型、典型的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脑干—小脑蚓部BV角大于正常组,且随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程度增加而增加,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脑干—小脑幕BT角明显增大。结论: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测量BV角和BT角对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VCI-C平面 胎儿脑干—小脑蚓部 脑干—小脑幕角 后颅窝池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蚓部囊性畸胎瘤1例
5
作者 张双 李锋 纪大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1070-1071,共2页
患者,女,13岁。因“间断性头痛,行走不稳2月余”入院。查体:表情冷漠,语言流畅,频繁呕吐,反应较差,定向力及计算力基本正常,双瞳孔光反射迟钝,双侧视乳头水肿。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双下肢巴氏征均阳性,... 患者,女,13岁。因“间断性头痛,行走不稳2月余”入院。查体:表情冷漠,语言流畅,频繁呕吐,反应较差,定向力及计算力基本正常,双瞳孔光反射迟钝,双侧视乳头水肿。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双下肢巴氏征均阳性,生理反射减弱。CT平扫:小脑蚓部见一囊性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尚均,平均CT值约11HU,并幕上脑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 囊性畸胎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育如 李众 +2 位作者 孙佩淑 谢洁惠 陈细妹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5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三维超声检查的18~36孕周正常胎儿200例临床资料,依据超声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二维超声组和三维超声组。观察不同孕周胎儿小脑蚓部前后径(...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三维超声检查的18~36孕周正常胎儿200例临床资料,依据超声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二维超声组和三维超声组。观察不同孕周胎儿小脑蚓部前后径(AP)、头尾径(CC)、周长(C)及最大切面面积(MSA)及小脑横径情况,观察胎儿小脑蚓部AP、CC、C、MSA和孕周、小脑横径相关性情况,观察孕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结构的有效率。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孕周逐步增加AP、CC、C、MSA、小脑横径逐步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小脑蚓部AP、CC、C、MSA和孕周、小脑横径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三维超声组观察孕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结构的有效率高于二维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胎儿小脑蚓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景桂 叶秋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1期77-78,共2页
目的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经产前超声、系统胎儿检测疑诊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胎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胎儿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 目的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经产前超声、系统胎儿检测疑诊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胎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胎儿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发现,单纯后颅窝池增宽12例(34.29%),Dandy-Walker变异9例(25.71%),DandyWalker畸形6例(17.14%),Blake’s囊肿8例(22.86%)。观察组胎儿的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脑干小脑幕夹角(BT)水平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 阴道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 C平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军 娄建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后颅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皮层切口的部位并参照小脑功能,探讨手术切口部位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关系。结果189例中发生小脑性缄默综合征7例,均为儿... 目的探讨后颅窝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后颅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皮层切口的部位并参照小脑功能,探讨手术切口部位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关系。结果189例中发生小脑性缄默综合征7例,均为儿童患者。病变位于小脑蚓部,术中均切开小脑中下蚓部。结论小脑缄默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小脑蚓部术后,显微手术可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缄默综合征 后颅窝 小脑蚓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小脑发育的状况研究
9
作者 刘瑞可 李桂芳 +2 位作者 李莉 杜学谦 李桂莲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利用颅脑超声检测并评估极低出生体质量(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小脑结构发育特点。方法胎龄<32周VLBW早产儿58例为早产儿组,于校正胎龄40周时颅脑超声检查小脑横径和小脑蚓部高度;胎龄40周足月儿48例... 目的利用颅脑超声检测并评估极低出生体质量(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小脑结构发育特点。方法胎龄<32周VLBW早产儿58例为早产儿组,于校正胎龄40周时颅脑超声检查小脑横径和小脑蚓部高度;胎龄40周足月儿48例为足月儿组,于出生当日查颅脑超声相同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早产儿组按胎龄<28周超早产儿19例、≥28周极早产儿39例分为超早产儿组和极早产儿组,分别比较2个亚组上述小脑检测结果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校正胎龄40周时,超早产儿组和极早产儿组小脑横径均小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5±0.41)、(4.29±0.35)与(4.45±0.31)cm,t=3.647、2.107,P值均<0.05]。超早产儿组和极早产儿组小脑蚓部高度均大于足月儿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早产儿组小脑横径小于极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P<0.05)。超早产儿组小脑蚓部高度小于极早产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脑横径进行头围校正,早产儿组校正后小脑横径为(4.27±0.44)cm,小于足月儿组横径(4.44±0.3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P<0.05)。未发现早产儿小脑横径和小脑蚓部高度与其出生前或出生后的临床因素有相关性。结论胎龄<32周的VLBW早产儿发育至校正胎龄40周时,存在小脑外侧区结构发育迟缓可能,中线区结构可发育维持在正常水平,且超早产儿的发育迟缓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颅脑超声 早产儿 胎龄 小脑横径 小脑蚓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扈丽萍 刘东 张美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髓母细胞瘤 术后护理 脑干功能受损 小脑蚓部 颅内压增高 发病高峰 生长速度 精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畸胎类肿瘤的CT诊断〈附13例分析〉
11
作者 王月训 唐桂长 +1 位作者 郝明珠 孙风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0年第1期19-20,81,共3页
颅内畸胎类肿瘤比较少见,已报导的文献中,多为表皮样囊肿。畸胎瘤和皮样囊肿以个案报导者为多见。现将我院由CT查出,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畸胎类肿瘤,其中畸胎瘤2例,皮样囊肿4例,表皮样囊肿7例作一粗浅分析。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CT诊断 畸胎瘤 水肿区 小脑蚓部 小脑角区 听神经瘤 造影剂 星形细胞瘤 脑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ndy—Walker氏综合征1例报告
12
作者 吴海权 黄汉辉 +1 位作者 杨长虹 廖宇钦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2期47-47,共1页
患者男性,5岁,因头痛,呕吐1个月入院。体查:神志清晰,语言流利,眼底视乳头明显水肿,双眼球上视受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头颅CT示:枕大池明显扩大,脑积水。根据病变及CT考虑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手术探... 患者男性,5岁,因头痛,呕吐1个月入院。体查:神志清晰,语言流利,眼底视乳头明显水肿,双眼球上视受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头颅CT示:枕大池明显扩大,脑积水。根据病变及CT考虑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手术探查:见小脑蚓部消失,有一与第四脑室相连的巨大囊肿,正中孔及侧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 上视受限 头颅CT 小脑蚓部 手术探查 巨大囊肿 视乳头 肌张力 脑积水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