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宏伟 单明 +4 位作者 冯春国 李志范 肖瑾 罗靖 张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术毕将骨窗及术野上移,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视野暴露并显微观察。结果①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可显露中后部桥小脑角区,充分暴露面听神经;经舌咽神经与小脑绒球间隙可直视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相关结构,手术减压有效、安全、彻底;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手术创伤大,暴露角度受限,术中操作困难。结论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安全,减压效果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 中血管神经复合体 显微解剖 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小脑绒球中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冷辉 张琦 +3 位作者 马贤德 姜宇晴 石磊 王爱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1,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制造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模型,并应用不同剂量天麻素治疗,以绒球中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为实验指标,观察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及经不同剂量天麻素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天麻素促进前庭功能恢复及中枢代偿的机制。方法将9... 目的制造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模型,并应用不同剂量天麻素治疗,以绒球中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为实验指标,观察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及经不同剂量天麻素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天麻素促进前庭功能恢复及中枢代偿的机制。方法将99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假手术对照组(n=18)、模型对照组(n=18)、模型治疗组(n=54),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假手术对照组鼓室内注射生理盐水0.1~0.2 mL/耳,模型对照组及模型治疗组鼓室内注射氯仿(50%)0.1~0.2 mL/耳。注射后进行模型评价。造模成功后,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在前3 d肌肉注射生理盐水(75 mg·kg^(-1)·d^(-1));模型治疗组再随机分为天麻素低剂量组(n=18)、天麻素中剂量组(n=18)、天麻素高剂量组(n=18),每日分别肌肉注射低(50 mg·kg^(-1)·d^(-1))、中(75 mg·kg^(-1)·d^(-1))、高(100 mg·kg^(-1)·d^(-1))剂量天麻素,连续注射3 d。选择免疫组化法、PCR法及Western-Blot法观察绒球中组胺受体H1、H2、H3亚型的表达。结果绒球中组胺受体H1、H2、H3亚型假手术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经天麻素治疗后,上述指标模型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天麻素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可导致绒球中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上调,天麻素注射液可促进上述指标的上调,且高剂量天麻素效果更为明显。探讨天麻素促进前庭功能恢复的作用部位及机制,明确天麻素促进前庭功能中枢代偿的机制,可为今后防治前庭神经损伤及促进前庭功能代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前庭代偿 小脑绒球 天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患侧前庭内侧核及小脑绒球中GLU-IR、GFAP、GABA B2的表达
3
作者 冷辉 张琦 +3 位作者 马贤德 姜宇晴 石磊 王爱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中枢代偿的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生理盐水注射组(n=18)、模型组(n=18)。每组大鼠随机确定实验耳侧别,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生理盐水注射组鼓室内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0.1~... 目的探讨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中枢代偿的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生理盐水注射组(n=18)、模型组(n=18)。每组大鼠随机确定实验耳侧别,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生理盐水注射组鼓室内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0.1~0.2毫升/耳,模型组鼓室内一次性注射50%氯仿0.1~0.2毫升/耳,制造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大鼠模型,注射后1 h进行模型评价。造模成功3天后,采用免疫组化法、PCR法及Western-blot法观察实验耳侧前庭内侧核、小脑绒球中谷氨酸免疫反应物(GLU-IR)、星形胶质细胞(GFAP)、γ氨基丁酸B2受体(GABA B2)的表达。结果造模成功3天后,生理盐水注射组前庭内侧核、小脑绒球中GLU-IR、GFAP、GABA B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比较GLU-IR表达明显下调(P<0.05),GFAP、GABA B2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模型组前庭内侧核GLU-IR、GFAP、GABA B2表达量与小脑绒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可导致患侧前庭内侧核、小脑绒球中GLU-IR表达下调,GFAP、GABA B2表达上调,这或为前庭代偿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中枢代偿 前庭内侧核 小脑绒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