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脑后下动脉串珠样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邬幼萍
李光旭
+4 位作者
吴艳
吴熙
钟春连
王玉海
刘其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64-66,共3页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 ararlery aneurysm,PICAA)在人群中发病率低,仅占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的0.5%~3%[1],其位于脑干和岩骨及枕骨构成的狭窄通路区域,占据小脑延髓池和桥小脑池,与后组颅神经...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 ararlery aneurysm,PICAA)在人群中发病率低,仅占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的0.5%~3%[1],其位于脑干和岩骨及枕骨构成的狭窄通路区域,占据小脑延髓池和桥小脑池,与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在所有后循环动脉中具有最复杂多变的路线,其治疗亦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24]。动脉瘤合并血管畸形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2.7%~9.3%[5],而关于PICAA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报道少见,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常发生严重并发症。因该类患者围术期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干功能障碍以及后组颅神经麻痹导致的误吸等因素都对患者的康复形成挑战,若观察处置不及时、不准确,易导致患者短期内病死。2016年7月我科收治1例小脑后下动脉串珠样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脑后下动脉串珠样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邬幼萍
李光旭
吴艳
吴熙
钟春连
王玉海
刘其芹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64-66,共3页
文摘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 ararlery aneurysm,PICAA)在人群中发病率低,仅占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的0.5%~3%[1],其位于脑干和岩骨及枕骨构成的狭窄通路区域,占据小脑延髓池和桥小脑池,与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在所有后循环动脉中具有最复杂多变的路线,其治疗亦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24]。动脉瘤合并血管畸形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2.7%~9.3%[5],而关于PICAA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报道少见,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常发生严重并发症。因该类患者围术期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干功能障碍以及后组颅神经麻痹导致的误吸等因素都对患者的康复形成挑战,若观察处置不及时、不准确,易导致患者短期内病死。2016年7月我科收治1例小脑后下动脉串珠样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护理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脑后下动脉串珠样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患者一例的护理
邬幼萍
李光旭
吴艳
吴熙
钟春连
王玉海
刘其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