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美蓉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活化 疼痛综合征 疼痛医学 临床治疗 细胞网络 顽固性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损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症状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冯睿 罗晶晶 +2 位作者 彭良玉 胡啸玲 刘文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损毁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症状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200~250 g纯种雄性SD大鼠,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制备神... 目的:探讨损毁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症状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200~250 g纯种雄性SD大鼠,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机分为3组(n=20):模型组(Model),模型+BLA损毁组(Model+BLA lesions)和模型+假手术组(Model+sham),模型+ BLA损毁组于CCI术后7天采用立体定位辅助下将损毁电极插入BLA行阳级损毁.同时选取20只同周龄大鼠作空白对照组(Blank),模型+假手术组则仅行立体定位并插入未通电的损毁电极.观察各组CCI术前2d、术后1、4、7、11、14、17及21 d固定时间点的自发性痛行为,采用von Frey纤维和热辐射法分别测量以上时间点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爪退缩阈值(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21天脊髓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及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3,OX-42)的荧光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density,IOD)来评价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来评价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MWT和TWL水平降低,脊髓小胶质细胞CB2和OX-42的IOD增强及脊髓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BLA损毁后可改善以上异常,模型+BLA损毁组的MWT和TWL水平升高,脊髓小胶质细胞CB2和OX-42的IOD的增强及脊髓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均被抑制,均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假手术组(P<0.05),但与空白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毁BLA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症状,同时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并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外侧杏仁核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症状 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爱玲 柳林 +1 位作者 朱秀安 曹安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 建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以观察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后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探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PS)活化小胶质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con foca... 目的: 建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以观察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后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探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PS)活化小胶质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con focal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MTT、ELISA等方法观察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形态、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纯度在 96%以上,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发生形态改变,CD11b表达上调,释放细胞因子TNF α,而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结论: 从细胞免疫表型、纯度、形态学和分泌功能等方面都证明,本方法是一种稳定、高效的小胶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活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脂多糖(LPS) 模型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免疫表型 分离纯化方法 细菌内毒素 流式细胞 ELISA CD11B TNF-α 细胞培养 功能变化 细胞形态 形态改变 细胞发生 表达上调 细胞因子 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223/NLRP3轴研究柚皮素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楚瑞雪 孙先桃 王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基于微小RNA(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探讨柚皮素(NAR)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150只7日龄(P7)C57BL/6J幼鼠分为常氧组、OIR组、NAR组、NAR+阴性对照组、NAR+miR-223拮抗... 目的基于微小RNA(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探讨柚皮素(NAR)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150只7日龄(P7)C57BL/6J幼鼠分为常氧组、OIR组、NAR组、NAR+阴性对照组、NAR+miR-223拮抗剂组,每组30只。除常氧组外,其余各组幼鼠及其母鼠在P7~P12移至氧气体积分数(75±2)%封闭氧箱中,连续5 d,P12返回正常氧环境中;常氧组在正常氧环境中常规饲养。NAR组幼鼠腹腔注射100 mg/(kg·d)NAR,NAR+阴性对照组在NAR基础上P12尾静脉注射2.5 mg/kg miR-223拮抗剂阴性对照,NAR+miR-223拮抗剂组在NAR基础上P12尾静脉注射2.5 mg/kg miR-223拮抗剂,常氧组、OIR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CMC、P12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时荧光定量PCR(RT-qRCR)检测视网膜中miR-223水平;幼鼠眼底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钙离子结合蛋白-1(Iba-1)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OIR组出现血管破裂,荧光漏在视网膜中,视网膜泛白,血管出现收缩,视网膜厚度变厚、细胞排列松散,部分出现细胞缺失现象、血管新生现象;NAR组、NAR+阴性对照组血管破裂现象缓解,视网膜泛白现象减轻,但视网膜细胞仍松散;NAR+miR-223拮抗剂组血管破裂,荧光漏在视网膜中,视网膜泛白明显,视网膜细胞松散严重、细胞缺失明显。与常氧组相比,OIR组视网膜中miR-223水平降低(P<0.05),视网膜中Iba-1水平、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OIR组相比,NAR组、NAR+阴性对照组视网膜中miR-223水平升高(P<0.05),视网膜中Iba-1水平、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降低(P<0.05);分别与NAR组、NAR+阴性对照组相比,NAR+miR-223拮抗剂组视网膜中miR-223水平降低(P<0.05),视网膜中Iba-1水平、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NAR能够升高miR-223的表达进而抑制NLRP3炎症体的表达,从而缓解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现象,实现对OIR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轴 柚皮素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小胶质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活化类型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巍 陈佳 +2 位作者 唐晓婷 程智刚 黄长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41,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活化类型的变化规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实验组(n=24)。实验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主干的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测量大鼠疼痛行为学数据,于术后第1,7,14天取材,...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活化类型的变化规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实验组(n=24)。实验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主干的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测量大鼠疼痛行为学数据,于术后第1,7,14天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大鼠腰段脊髓背角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变化;通过qRT-PCR验证不同类型小胶质细胞相关标记物的变化趋势。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14 d内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明显改变,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也无明显变化。术后1 d,CCI大鼠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变化,但促炎型(M1型)标记物增加,提示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术后7 d和14 d,CCI大鼠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标记物检测显示以M1型活化为主,抑炎型(M2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不明显。结论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在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即开始活化,活化持续到至少术后两周,在此期间均以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活化 坐骨神经 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免疫荧光染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通过TLR4/p38MAPK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缓解大鼠骨癌痛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军 董庆永 +1 位作者 刘志东 陶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55-2360,共6页
目的:通过制备骨癌痛大鼠模型,探究羟考酮是否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TLR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大鼠骨癌痛。方法:选取72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癌痛组、阳性药物组、羟考酮高浓度组... 目的:通过制备骨癌痛大鼠模型,探究羟考酮是否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TLR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大鼠骨癌痛。方法:选取72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癌痛组、阳性药物组、羟考酮高浓度组、羟考酮低浓度组、羟考酮+TLR4激活组,每组12只。术前1 h、术后3 d、5 d、7 d、10 d进行动物行为学检测,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脊髓TNF-α、IL-1β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补体C3受体(OX-4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TLR4、p38MAPK、p-p38MAPK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骨癌痛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TWL、MWT值显著降低,大鼠脊髓TNF-α、IL-1β、OX-42水平、TLR4蛋白表达量、p-p38MAPK/p38MAPK显著升高(P<0.05);与骨癌痛组相比,阳性药物组、羟考酮高浓度组、羟考酮低浓度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TWL、MWT值显著升高,大鼠脊髓TNF-α、IL-1β、OX-42水平、TLR4蛋白表达量、p-p38MAPK/p38MAPK显著降低(P<0.05);与羟考酮高浓度组相比,羟考酮低浓度组、羟考酮+TLR4激活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TWL、MWT值显著降低,大鼠脊髓TNF-α、IL-1β、OX-42水平、TLR4蛋白表达量、p-p38MAPK/p38MAPK显著升高(P<0.05);阳性药物组与羟考酮高浓度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可通过抑制TLR4/p38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和激活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骨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羟考酮 TOLL样受体4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小胶质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妮 张兴道 +2 位作者 贺雨 艾青 史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88-1396,共9页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小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137只3 d龄C57BL/6新生鼠分为:对照组(CON组,n=40,不与母鼠分离)、NEC+PBS灌胃组(NP组,n=57)和NEC+丁酸钠灌胃组(NB组,n=40),NP组和NB组分别从...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小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137只3 d龄C57BL/6新生鼠分为:对照组(CON组,n=40,不与母鼠分离)、NEC+PBS灌胃组(NP组,n=57)和NEC+丁酸钠灌胃组(NB组,n=40),NP组和NB组分别从3 d龄开始予PBS或丁酸钠灌胃,干预7 d后与母鼠分离,采用人工喂养联合缺氧冷刺激的方法连续3 d刺激建立NEC模型。分析各组小鼠存活率,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脑组织TNF-α、IL-6 mRNA水平以及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水迷宫实验和透射电镜检测各组成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髓鞘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HMGB1和脑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NP组小鼠大脑中TNF-α、IL-6 mRNA表达显著上调(1.51±0.20 vs 0.67±0.14,P<0.05;2.03±0.39 vs 1.01±0.17,P<0.05),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增加(751.00±82.35 vs 284.70±52.01,P<0.05),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P<0.05),肠组织HMGB1和脑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76±0.19 vs 0.73±0.06,P<0.05;1.14±0.16 vs 0.81±0.01,P<0.05;1.21±0.19 vs 0.60±0.15,P<0.05);NP组成年小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平台穿越次数减少(P<0.05),G-ratio显著升高(P<0.05)。而与NP组相比,NB组小鼠大脑中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0.81±0.12 vs 1.51±0.20,P<0.05;0.93±0.38 vs 2.03±0.39,P<0.05),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468.00±99.59 vs 751.00±82.35,P<0.05),星形胶质细胞减少(P<0.05),肠组织HMGB1和脑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降低(1.22±0.11 vs 1.76±0.19,P<0.05;0.88±0.06 vs 1.14±0.16,P<0.05;0.70±0.19 vs 1.21±0.19,P<0.05);成年小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平台穿越次数增加(P<0.05),髓鞘厚度增加(P<0.05)。结论丁酸钠可通过抑制大脑中的TLR4-NF-κB通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NEC远期相关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脑损伤 丁酸钠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