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力方
张继新
+4 位作者
昌红
赵洪禹
曲丛玲
张建英
沈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4-1337,1342,共5页
目的 探讨小胃肠间质瘤(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 umors,s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sGIS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对比分析非sGIST,并进行随访。结果 21例sGIST中女性7例,男性14例,中位年龄63岁,直径0....
目的 探讨小胃肠间质瘤(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 umors,s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sGIS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对比分析非sGIST,并进行随访。结果 21例sGIST中女性7例,男性14例,中位年龄63岁,直径0.5-1.5cm,主要发生于胃,全部为梭形细胞型,其中9例同时伴有胃肠道恶性肿瘤。与非sGIST相比,sGIST很少出现肿瘤内出血、坏死、黏膜侵犯、溃疡及核分裂,复发风险明显低于非sGIST;免疫组化标记p53、Ki-67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明显低于非sGI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IST可与胃肠道恶性肿瘤同时伴发,免疫组化标记p53、Ki-67及MVD均低于非sGIST,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
瘤
胃肠
间
质
瘤
小胃肠间质瘤
微血管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胃肠间质瘤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邹倩
冯莉娟
欧阳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手术方式下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协助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月到2015年12月经病理科确诊为GIST且肿瘤直径&l...
目的:探讨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手术方式下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协助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月到2015年12月经病理科确诊为GIST且肿瘤直径<2 cm的78例原发性局限性GIST患者(共79处病灶)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小GIST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小GIST患者中男:女=1:1.69,初诊的中位年龄为49岁,中老年多见。病灶最多见于胃,其次是食管、小肠,结直肠最少。60.3%(47/78)患者出现腹痛腹胀,7.7%(6/78)有黑便或便血症状。98.7%(78/79)小GIST核分裂象≤5/50 HPF。免疫组织化学示CD117阳性率98.7%,CD34阳性率86.1%,DOG-1阳性率82.3%,actin-平阳性率31.6%,S-100阳性率24.1%。手术切除后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内镜治疗患者,2例为传统手术治疗患者;随访过程中共2例复发,均为传统手术切除患者。传统手术治疗与内镜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GIST恶性潜能低,复发转移率低,生物学行为偏良性。传统手术治疗与内镜治疗均安全有效,但内镜治疗相对有费用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及创伤较小等优点,因此在内镜操作技术较为成熟的地方,内镜治疗不失为小GIST根治性切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胃肠间质瘤
手术方式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c-Kit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晶晶
张声
+3 位作者
王密
任彩虹
陈祥娜
陈余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9-363,369,共6页
目的探讨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c-Kit驱动基因突变,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6例胃小GISTs和124例胃大GISTs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双向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基因9、1...
目的探讨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c-Kit驱动基因突变,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6例胃小GISTs和124例胃大GISTs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双向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基因9、11、13和17外显子的突变差异。结果胃小GISTs与胃大GISTs相比,其发病年龄较高,男性略多于女性。胃大GISTs组织形态学表现为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混合细胞亚型,而小GISTs多数为梭形细胞亚型,仅2例为混合细胞亚型,无上皮样细胞亚型。胃大CISTs间质较易出现黏液样变性(32.26%,40/124);胃小GISTs常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78.95%,60/76)。对胃大、小GISTs各50例行双向直接测序,分别有26例和21例出现c-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52%vs 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检测到c-Kit基因9、13、17外显子突变。结论c-Kit基因突变可能仅是胃GISTs的驱动基因,而非控制生长的关键基因,胃小GISTs可能是大GISTs的前驱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
瘤
胃肠
间
质
瘤
小胃肠间质瘤
C-KIT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力方
张继新
昌红
赵洪禹
曲丛玲
张建英
沈兵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4-1337,1342,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小胃肠间质瘤(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 umors,s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sGIS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对比分析非sGIST,并进行随访。结果 21例sGIST中女性7例,男性14例,中位年龄63岁,直径0.5-1.5cm,主要发生于胃,全部为梭形细胞型,其中9例同时伴有胃肠道恶性肿瘤。与非sGIST相比,sGIST很少出现肿瘤内出血、坏死、黏膜侵犯、溃疡及核分裂,复发风险明显低于非sGIST;免疫组化标记p53、Ki-67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明显低于非sGI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IST可与胃肠道恶性肿瘤同时伴发,免疫组化标记p53、Ki-67及MVD均低于非sGIST,其预后较好。
关键词
胃肿
瘤
胃肠
间
质
瘤
小胃肠间质瘤
微血管密度
预后
Keywords
gastric neoplasm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rnouts
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microvascular density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胃肠间质瘤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邹倩
冯莉娟
欧阳淼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7-77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手术方式下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协助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月到2015年12月经病理科确诊为GIST且肿瘤直径<2 cm的78例原发性局限性GIST患者(共79处病灶)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小GIST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小GIST患者中男:女=1:1.69,初诊的中位年龄为49岁,中老年多见。病灶最多见于胃,其次是食管、小肠,结直肠最少。60.3%(47/78)患者出现腹痛腹胀,7.7%(6/78)有黑便或便血症状。98.7%(78/79)小GIST核分裂象≤5/50 HPF。免疫组织化学示CD117阳性率98.7%,CD34阳性率86.1%,DOG-1阳性率82.3%,actin-平阳性率31.6%,S-100阳性率24.1%。手术切除后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内镜治疗患者,2例为传统手术治疗患者;随访过程中共2例复发,均为传统手术切除患者。传统手术治疗与内镜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GIST恶性潜能低,复发转移率低,生物学行为偏良性。传统手术治疗与内镜治疗均安全有效,但内镜治疗相对有费用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及创伤较小等优点,因此在内镜操作技术较为成熟的地方,内镜治疗不失为小GIST根治性切除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小胃肠间质瘤
手术方式
内镜治疗
Keywords
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surgery ways
endoscopic treatment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c-Kit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晶晶
张声
王密
任彩虹
陈祥娜
陈余朋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9-363,369,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1452)
文摘
目的探讨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c-Kit驱动基因突变,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6例胃小GISTs和124例胃大GISTs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双向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基因9、11、13和17外显子的突变差异。结果胃小GISTs与胃大GISTs相比,其发病年龄较高,男性略多于女性。胃大GISTs组织形态学表现为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混合细胞亚型,而小GISTs多数为梭形细胞亚型,仅2例为混合细胞亚型,无上皮样细胞亚型。胃大CISTs间质较易出现黏液样变性(32.26%,40/124);胃小GISTs常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78.95%,60/76)。对胃大、小GISTs各50例行双向直接测序,分别有26例和21例出现c-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52%vs 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检测到c-Kit基因9、13、17外显子突变。结论c-Kit基因突变可能仅是胃GISTs的驱动基因,而非控制生长的关键基因,胃小GISTs可能是大GISTs的前驱病变。
关键词
胃肿
瘤
胃肠
间
质
瘤
小胃肠间质瘤
C-KIT
临床病理特征
Keywords
gastric neoplasm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smal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e-Kit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崔力方
张继新
昌红
赵洪禹
曲丛玲
张建英
沈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胃肠间质瘤手术方式的选择
邹倩
冯莉娟
欧阳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胃大、小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c-Kit基因突变的比较
吴晶晶
张声
王密
任彩虹
陈祥娜
陈余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