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和附加Gln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对短肠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建新 顾岩 +3 位作者 赵淑民 罗宝国 吴肇汉 左焕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STD组 ,n=1 0 )、附加谷氨酰胺 (Gl...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STD组 ,n=1 0 )、附加谷氨酰胺 (Gln组 ,n =1 0 )、附加生长激素 (GH组 ,n =1 0 )及附加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全肠外营养 (GG组 ,n =1 0 ) ,持续 6d。取 8只正常大鼠模拟手术后第 1天处死 ,作为基础对照组 (Control组 ,n =8)。应用图像分析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比观察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倍体分布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单独应用生长激素或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含量、S期细胞数及PCNA的表达 ,但两者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单独使用的效果 (P <0 .0 1 )。结论 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能够明显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谷氨酰胺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细胞分裂增殖 肠外营养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仝钢 张彦明 +1 位作者 唐青海 王津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接种于体外培养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4、48和72 h后,检测细胞的ATP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 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接种于体外培养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4、48和72 h后,检测细胞的ATP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与空白组相比较,试验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降低(P<0.05),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降低,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明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以降低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减弱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EV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NA+-K+-ATP酶 Ca2+-Mg2+-ATP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静 张彦明 周宏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49,共4页
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酶消化法于37℃分为4个处理组进行。处理1以2.5 g/L的胰蛋白酶消化30 min;处理2以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处理3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消化50 min;处理4以5... 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酶消化法于37℃分为4个处理组进行。处理1以2.5 g/L的胰蛋白酶消化30 min;处理2以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处理3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消化50 min;处理4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采用柠檬酸胰酶法分离纯化细胞。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细胞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组织块培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蛋白酶体外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附K88^+ ETEC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志坚 董瑞兰 +1 位作者 罗刚 江和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模型,研究菠萝蛋白酶对K8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显著降低K88+ETEC的黏附率,且与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相当(P>0.05).由此可以推测,菠萝蛋白酶能体外抑制K8...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模型,研究菠萝蛋白酶对K8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显著降低K88+ETEC的黏附率,且与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相当(P>0.05).由此可以推测,菠萝蛋白酶能体外抑制K88+ETEC菌毛黏附上皮细胞,阻止K88+ETEC对肠道的侵袭,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蛋白酶 黏附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蛋白在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常嵘 张琪 +2 位作者 何亚鹏 童德文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0,共4页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N蛋白在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SIEC)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将构建的含有TGEV N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N1-N采用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SIEC,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分子水平和蛋白水...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N蛋白在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SIEC)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将构建的含有TGEV N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N1-N采用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SIEC,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分子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N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蛋白对IE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N蛋白在SIEC中成功表达,并使细胞的S期延长。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GEV N蛋白功能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TGEV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N蛋白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法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文卓 魏萍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6期65-66,共2页
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方法原代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圆形,透明状,成功培养原代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试验表明,组织块法可用于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具有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是肠道疾病良好的... 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方法原代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圆形,透明状,成功培养原代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试验表明,组织块法可用于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具有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是肠道疾病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变化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新仁 《猪业科学》 2013年第7期90-92,共3页
基于动物科学学院接收的送检病猪。经PCR检测确诊为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猪瘟、圆环病毒、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均为阴性。通过比较增生性肠炎阳性猪与阴性猪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猪增生性肠炎肠... 基于动物科学学院接收的送检病猪。经PCR检测确诊为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猪瘟、圆环病毒、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均为阴性。通过比较增生性肠炎阳性猪与阴性猪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猪增生性肠炎肠道的病理变化。研究发现,增生性肠炎猪的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内的淋巴细胞数量都低于阴性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细胞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黑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 Ⅰ)不同基因型对大肠杆菌F18抵抗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继英 郭建凤 +4 位作者 孙守礼 郭立辉 蔺海潮 王诚 武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猪种(山东省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引进猪种大约克)和FUT Ⅰ不同基因型仔猪对肠毒性大肠杆菌F18(ETEC F18)的抵抗能力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ETEC F18黏附能力的差异,在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猪和大约克FUT Ⅰ基因型检测的基础... 为了研究不同猪种(山东省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引进猪种大约克)和FUT Ⅰ不同基因型仔猪对肠毒性大肠杆菌F18(ETEC F18)的抵抗能力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ETEC F18黏附能力的差异,在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猪和大约克FUT Ⅰ基因型检测的基础上,选取易感性和抗性断奶仔猪,利用野生型ETEC F18标准株进行试验猪口服细菌攻毒试验和肠黏膜黏附试验。由于多方面原因,接受ETEC F18细菌攻毒的试验猪均未发病,无法判断试验猪对ETEC F18的抵抗能力。ETEC F18标准菌株能与所有FUT Ⅰ敏感基因型仔猪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附,而不能与抗性基因型仔猪小肠上皮黏膜细胞黏附,莱芜黑猪与大约克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与E.coliF18的黏附特性并无品种差异。但是养猪生产实践中,莱芜黑猪极少发生断奶仔猪水肿和腹泻病。所以除FUT Ⅰ基因外,也许本地猪种有其他导致遗传抗性的突变或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黑猪 F18大肠杆菌 FUT Ⅰ基因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发性犬球虫病的诊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安利民 《中国工作犬业》 2023年第4期58-59,共2页
犬球虫病属于肠道寄生虫病的一种,通过消化道传播,在环境恶劣、养殖密度大的环境下传播速度更快。犬球虫在进入犬体后,附着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使病犬出现腹泻、食欲不振、体型消瘦等症状,如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群发性病症,为饲... 犬球虫病属于肠道寄生虫病的一种,通过消化道传播,在环境恶劣、养殖密度大的环境下传播速度更快。犬球虫在进入犬体后,附着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使病犬出现腹泻、食欲不振、体型消瘦等症状,如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群发性病症,为饲养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此,在发现病犬后应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并注重日常预防和管理,从而降低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病 犬球虫病 养殖密度 传播速度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消化道传播 群发性 预防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