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气囊内镜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正廷 钟捷 +5 位作者 张晨莉 程时丹 唐永华 缪飞 吴云林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 目的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早期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前期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腹部B超、血管造影和胶囊内镜等)、DBE检查、小肠CT扫描及DBE与小肠CT联合检查的病变阳性提示获得或病变检出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在小肠CT扫描和DBE检查前,61例患者接受相关前期检查后44例(72.13%)获得阳性提示。56例患者接受单纯DBE检查,检出病变52例(92.86%);42例患者接受单纯小肠CT扫描,检出病变37例(88.10%);两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接受DBE与小肠CT扫描联合检查,病变检出率达10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期35个月;无病生存59例(96.7%),带瘤生存2例(均为肿瘤复发病例经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内镜 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扫描 小肠间质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胡佳佳 王正廷 +3 位作者 钟捷 梁胜 张淼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周东奎 鲁明骞 +3 位作者 冯雪松 刘宇飞 宋浩 徐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8-862,I0009,共6页
目的:分析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小肠和回盲部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肠及回盲部FDC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61岁... 目的:分析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小肠和回盲部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肠及回盲部FDC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61岁,因下腹隐痛9 d、发现盆腔肿物5 d入院。子宫及附件彩超,盆腔偏右侧低回声包块,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右下腹部-盆腔新生物伴周围种植转移,淋巴结增大。子宫及附件增强MRI,右侧下腹部-盆腔肿块、回盲区结节,考虑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及回盲部FDCS。患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好转出院。结论:FDC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无特异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FDCS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肉瘤 小肠 回盲部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椎体强化术靶椎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江晓兵 罗耀武 +6 位作者 梁德 唐永超 姚珍松 张顺聪 晋大祥 杨志东 丁金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联合同机CT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and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椎体强化术靶椎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1年4月...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联合同机CT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and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椎体强化术靶椎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1年4月对4例因体内置入顺磁性材料而不能接受MRI的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Infinia Hawkeye 4图像融合系统行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然后对感兴趣区病灶行同机CT检查,用图像融合软件完成SPECT—CT图像融合,在SPECT—CT融合图像上出现核素浓集的椎体考虑为病椎,在同机CT重建图像上仔细分析病椎CT图像、排除肿瘤或感染性骨破坏可能,从而确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诊断,并定位椎体强化术靶椎体。男l例,女3例;年龄59~79岁,平均67.4岁;病程8d~2个月,平均17d;因冠心病安装冠状动脉金属支架2例、心脏起搏器1例,体内置入不锈钢股骨头假体1例;诊断确立后实施椎体强化术,记录术前、术后2d的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手术疗效,放射学检查随访以进一步证实SPECT-CT图像融合检查的准确性。结果:SPECT-CT融合图像中,3例患者单个椎体、1例2个椎体出现核素浓集,其中T122例、L11例、L21例、L31例,同机CT重建图像提示病变椎体中无肿瘤或感染性骨破坏征象。术前、术后2dVAS分别为8-9分、1.5~2.5分,术前、术后2dODI分别为80%~90%、20%-30%,术后2d与术前相比改善明显。随访8-13个月,平均10个月,影像学随访病椎未出现迟发性骨破坏。结论:对于不能接受MRI检查的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可清楚定位核素浓集区的病变节段,通过分析核素浓集区骨结构特点可确定疾病性质;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选择椎体强化术靶椎体上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联合同机CT扫描 椎体强化术 靶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肠道Crohn病的MSCT诊断
5
作者 马丽萍 罗良平 +1 位作者 王永安 史长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分析肠道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表现,提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大、小肠Crohn病患者的MSCT资料,观察病变累及的部位、范围及强化方式,并对比不同年龄组肠周并发症特点.结果:在20例... 目的:分析肠道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表现,提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大、小肠Crohn病患者的MSCT资料,观察病变累及的部位、范围及强化方式,并对比不同年龄组肠周并发症特点.结果:在20例肠道Crohn病的病例中,15例发生在回肠中下段,其中1例累及盲肠,5例为结肠;MSCT所见包括肠壁增厚(20/20),肠壁异常强化(20/20),肠壁分层(16/20),多型强化混合存在,假憩室(4/20),系膜血管增生及"梳样征"(12/20),肠系膜淋巴结增生(18/20).并发症表现为肠瘘(8/20),腹腔脓肿(5/20),其中1例合并脐尿管膀胱脓肿,肠梗阻(3/20),其中2例为小肠粘连性肠梗阻.60岁以上组6例,5例发生肠穿孔,60岁以下组14例,发生肠穿孔3例.两组并发肠穿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6.706,P<0.05).结论:MSCT影像学表现能正确诊断肠道Crohn病,可与其他肠道疾病相鉴别,判断活动度、急时诊断并发症及评价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小肠 结肠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