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兴地区鸽新城疫防治状况调查
1
作者 许志广 戴璐珺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鸽新城疫也称鸽禽Ⅰ型副粘病毒,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鸽群中有时呈流行性爆发,有时则零星发生;其特征有下痢、震颤,单侧或双侧性腿麻痹,后期病例为头颈歪斜,死亡率20~80%。本病病原是鸽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相类似,... 鸽新城疫也称鸽禽Ⅰ型副粘病毒,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鸽群中有时呈流行性爆发,有时则零星发生;其特征有下痢、震颤,单侧或双侧性腿麻痹,后期病例为头颈歪斜,死亡率20~80%。本病病原是鸽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相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和眼结膜吸收。本病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零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新城疫 副粘病毒 泌尿生殖系统 败血性 眼结膜 下痢 免疫程序 小肠浆膜 新城疫抗体 病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季节鸡白冠病的防治
2
作者 郭长城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9期93-94,共2页
鸡白冠病又叫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病原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危害最为严重。由于传播媒介是蠓和蚋,所以本病发生的季节与蠓和蚋活动季节有直接关系,多见于温暖季节,季节性明显。特别是当气温超过20℃时... 鸡白冠病又叫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病原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危害最为严重。由于传播媒介是蠓和蚋,所以本病发生的季节与蠓和蚋活动季节有直接关系,多见于温暖季节,季节性明显。特别是当气温超过20℃时,蠓和蚋活动性强,繁殖快,住白细胞原虫病流行严重。南方地区常见于3~11月份,北方地区多见于6~10月份。1临床症状1)雏鸡感染时,一般为急性型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 住白细胞原虫病 卡氏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 腿肌 浆膜 灰白色结节 南方地区 小肠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鹿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3
作者 于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12期90-90,共1页
2016年春季,大连市普兰店区安波镇金鸡村一鹿场发生了起大肠杆菌病。经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是大肠杆菌病。2015年4月3日13:00,本人接到普兰店安波镇金鸡村丁某的电话,他家共养了30只鹿,5只鹿出... 2016年春季,大连市普兰店区安波镇金鸡村一鹿场发生了起大肠杆菌病。经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是大肠杆菌病。2015年4月3日13:00,本人接到普兰店安波镇金鸡村丁某的电话,他家共养了30只鹿,5只鹿出现了排脓血便,脱水的症状。接到电话后马上到丁某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变化 实验室诊断 鹿场 大连市普兰店 普兰 小肠浆膜 灰白色坏死灶 排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体会
4
作者 曹洪雷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3期156-156,共1页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腹泻、脱水为特征。坏死性肠炎在4~8周龄雏鸡中仅呈散发,但多发生于肉仔鸡。多有变更饲料计划、饲料蛋白含量过低、环境应激、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不合理的使用药用添加剂和发生...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腹泻、脱水为特征。坏死性肠炎在4~8周龄雏鸡中仅呈散发,但多发生于肉仔鸡。多有变更饲料计划、饲料蛋白含量过低、环境应激、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不合理的使用药用添加剂和发生球虫时都会诱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肠炎 急性传染 魏氏梭菌 饲养密度 饲料蛋白 肉鸡养殖场 传染性支气管炎 马立克氏病 环境应激 小肠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