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X1基因多态性与绵羊先天小耳畸形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任亭亭 任思睿 +3 位作者 韩冰 蒋芳芳 刘明军 贺三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1,共6页
为研究HMX1基因的SNPs多态性及其增强子突变与绵羊先天小耳畸形之间的关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PCR测序技术对170只阿勒泰羊HMX1基因的增强子、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先天小耳畸形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HMX1基因的外显子1... 为研究HMX1基因的SNPs多态性及其增强子突变与绵羊先天小耳畸形之间的关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PCR测序技术对170只阿勒泰羊HMX1基因的增强子、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先天小耳畸形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HMX1基因的外显子1和2中共鉴定出24个SNPs,其中A557T与绵羊先天小耳畸形显著相关(P<0.05);在HMX1的基因增强子中发现存在76 bp的复制,与绵羊先天小耳畸形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显示,HMX1基因增强子区76 bp复制可能是导致阿勒泰绵羊先天小耳畸形的致因突变,这一发现为阿勒泰羊先天小耳畸形的分子诊断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潜在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羊 先天小耳畸形 HMX1基因 SNP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垂型小耳畸形的肋软骨全耳郭再造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娴娴 高晓燕 +2 位作者 张如鸿 穆雄铮 韦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利用自体肋软骨全耳郭再造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方法2001-2005年50例耳垂型小耳畸形患者(54耳),应用自体肋软骨二期全耳再造法进行耳郭再造,手术Ⅰ期为耳解剖结构三维轮廓再造,包括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成形、乳突区皮瓣转位和Ⅰ... 目的利用自体肋软骨全耳郭再造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方法2001-2005年50例耳垂型小耳畸形患者(54耳),应用自体肋软骨二期全耳再造法进行耳郭再造,手术Ⅰ期为耳解剖结构三维轮廓再造,包括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成形、乳突区皮瓣转位和Ⅰ期耳垂转位;Ⅱ期为颅耳角再造。结朵本组50例中47例手术效果满意;2例外耳轮软骨尖端弹开外露,行外露软骨再固定,局部皮肤转瓣缝合后痊愈;1例于Ⅱ期术后3个月出现颅耳角回缩。随访3月~4年,再造耳郭具有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轮廓,拥有良好的颅耳角。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二期全耳再造,是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全耳郭再造 耳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小耳畸形的“三瓣法”扩张器耳廓再造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琳 刘穹 +3 位作者 潘博 蒋海越 赵延勇 韩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小耳畸形的扩张器法耳廓再造术的序贯治疗。方法第一期手术行皮肤定量扩张器埋置;第二期扩张皮肤形成耳前扩张皮瓣(A瓣)、耳下扩张皮瓣(B瓣),同时残耳形成残耳皮瓣(C瓣),应用第七、第八或仅第七肋软骨雕刻立体支架进行耳廓... 目的探讨成人小耳畸形的扩张器法耳廓再造术的序贯治疗。方法第一期手术行皮肤定量扩张器埋置;第二期扩张皮肤形成耳前扩张皮瓣(A瓣)、耳下扩张皮瓣(B瓣),同时残耳形成残耳皮瓣(C瓣),应用第七、第八或仅第七肋软骨雕刻立体支架进行耳廓再造术,A,B和C"三瓣"从前方、下后方和下方包裹支架,使用耳后筋膜瓣从后方包裹支架,筋膜瓣后方行皮片移植治疗。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应用成人"三瓣"技术实施扩张器法耳廓再造73例(78耳)。再造耳廓立体感强、表面结构清晰可见,耳后瘢痕隐藏于颅耳沟中部。结论成人"三瓣法"小耳畸形的扩张器耳廓再造术并发症较少,再造耳廓不仅形态逼真而且耳后瘢痕隐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耳前皮瓣 耳下皮瓣 残耳皮瓣 耳后筋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邹艺辉 汪绪武 廖劲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索改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效果的方法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7-2012.12由笔者完成的204例(245耳)采用耳后皮肤扩张法完成的耳廓再造患者资料,根据再造耳廓的... 目的探索改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效果的方法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7-2012.12由笔者完成的204例(245耳)采用耳后皮肤扩张法完成的耳廓再造患者资料,根据再造耳廓的逼真性及双侧对称性进行Ⅰ-Ⅳ级效果评定。结果Ⅰ、Ⅱ、Ⅲ、Ⅳ级比例分别为54.7%(134/245)、42.0%(103/245)、2.9%(7/245)、0.4%(1/245)。感染、耳廓支架外露、切口裂开各2例,耳后血肿、皮下瓣部分无菌性坏死各1例,经过及时恰当处理后均顺利愈合。结论耳后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解决外观问题的良好方法,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或消除其产生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皮肤扩张 耳廓再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软骨舒展联合矫正复合组织移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 被引量:9
5
作者 林琳 蒋海越 +2 位作者 潘博 赵延勇 韩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16例。结果随访3-12月,患侧移植组织成活良好,形态基本满意,供区无明显畸形。结论残耳卷曲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舒展术及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方法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较小,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复合组织移植 软骨反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8肋软骨发育不良的儿童小耳畸形肋软骨支架雕刻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柳 李辉正 +1 位作者 程行健 杨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索第8肋软骨发育不良的儿童小耳畸形肋软骨支架雕刻。方法小耳畸形患者常规进行术前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选择第8肋软骨发育不良的患者,针对传统的肋软骨支架雕刻方法进行改进,应用全扩张皮瓣法行耳廓再造术。结果2016年1月~2017... 目的探索第8肋软骨发育不良的儿童小耳畸形肋软骨支架雕刻。方法小耳畸形患者常规进行术前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选择第8肋软骨发育不良的患者,针对传统的肋软骨支架雕刻方法进行改进,应用全扩张皮瓣法行耳廓再造术。结果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11例小耳畸形患者为第8肋软骨短小,采用第7肋软骨进行耳轮构建,完成耳廓再造术。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4例;左侧8例,右侧3例。再造耳廓耳轮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经1年观察支架稳定,无变形和吸收,远期随访仍在观察。结论应用第7肋软骨进行耳轮构建行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形态IU Liu,LI Huizheng,CHENG Xingjian,YANG Lei(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 Jiazhuang,Hebei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肋软骨 耳廓再造 全扩张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晓冬 林琳 +1 位作者 杨庆华 蒋海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方面利用残耳组织对再造耳廓进行耳屏、耳轮脚、耳甲艇的重建,耳甲腔的加深以及耳廓支架的抬高,另一方面对再造耳廓...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后的多样化修整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方面利用残耳组织对再造耳廓进行耳屏、耳轮脚、耳甲艇的重建,耳甲腔的加深以及耳廓支架的抬高,另一方面对再造耳廓支架自身进行调整,包括位置及方向的调节,支架修薄及毛囊去除等。结果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共对34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再造耳廓进行多样化的修整。随访96例患者1—9个月,可见再造耳廓亚结构单位更完善,细节更逼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再造耳廓的修整方法形式多样,操作简单,可根据患者再造耳廓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并重组不同方法对再造耳廓进行细节修整,使其与健侧耳廓的对称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扩张法耳廓再造术 残耳组织 耳廓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中空树酯支撑物预防小耳畸形术后外耳道狭窄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浩伦 吴玮 +6 位作者 王鸿南 李保卫 王刚 丁瑞英 周丽斌 孙喆喆 王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中空树酯支撑物在预防小耳畸形术后外耳道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68耳)先天性小耳畸形并外耳道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同期耳廓成形并外耳道重建术...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中空树酯支撑物在预防小耳畸形术后外耳道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68耳)先天性小耳畸形并外耳道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同期耳廓成形并外耳道重建术,其中42例同时完成了听骨链重建术;所有患者在重建的外耳道内行大腿内侧皮瓣移植,术后1个月左右佩戴用印模技术制作的中空树酯支撑物6个月~1年,并随访1~2年,观察外耳道口及外耳道有无狭窄、感染及听力情况。结果 68耳耳廓外形满意,68耳中有64耳外耳道口宽敞,未再发生外耳道狭窄或闭锁,4耳外耳道再次狭窄;术前0.5、1、2kHz平均气导听阈为70.45±5.5dB HL,术后为55.55±5.2dB HL。在听力提高的患者中,患者听力未因佩戴支撑物受影响。结论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外耳道成形术后应用个体化中空树酯支撑物可有效预防外耳道再次狭窄或闭锁,且佩戴过程中不影响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外耳道重建术 外耳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MEDPOR支架耳再造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子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病因及流行病学、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耳再造手术时机的选择、听力重建、耳支架材料的选择及耳郭再造的理想标准等,重点阐述了应用MEDPOR支架耳再造的手术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本文简要回顾了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病因及流行病学、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耳再造手术时机的选择、听力重建、耳支架材料的选择及耳郭再造的理想标准等,重点阐述了应用MEDPOR支架耳再造的手术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再造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景健 赵延勇 +2 位作者 林琳 姬东硕 杨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于耳廓大小为正常1/2或2/3的小耳畸形,采用保留耳轮脚和耳垂的中段耳廓再造法。以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为基础,根据残耳的形态个体化设计耳软骨支架形态,最大程度保留形态接... 目的介绍一种中段耳廓再造矫正轻度小耳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于耳廓大小为正常1/2或2/3的小耳畸形,采用保留耳轮脚和耳垂的中段耳廓再造法。以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为基础,根据残耳的形态个体化设计耳软骨支架形态,最大程度保留形态接近正常的残耳组织。结果自2010年至今,采用本法进行耳廓再造13例,术后无一例皮瓣坏死。再造耳形态良好,患者及家属满意,且多数无需三期手术。结论小耳畸形应根据不同程度选择适当的修复重建方法,对于保留了大部分正常耳廓形态但不能用复合组织移植方法修复的轻度小耳畸形,采用扩张皮瓣法中段耳廓再造较全耳再造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再造 耳前皮瓣 筋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伟娇 樊悦 陈晓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2-446,共5页
目的了解单、双侧小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研究其与正常人群以及单、双侧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7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单侧54例、双侧16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三个国际通用的问卷,即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孤... 目的了解单、双侧小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研究其与正常人群以及单、双侧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7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单侧54例、双侧16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三个国际通用的问卷,即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孤独量表(CLS)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患者进行社会心理状态调查。结果70例小耳畸形患者均完成了三个问卷调查。单侧、双侧小耳畸形患者PHCSS平均总分分别为54.13±12.03和51.06±14.16,与常模比较,双侧小耳畸形患者PHCSS总分明显偏低,单侧患者躯体外貌、双侧幸福感与满足感、单双侧合群较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LS平均得分分别为50.17±14.56和61.38±13.03,单、双侧患者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双侧患者SASC平均评分为5.20±4.15和6.75±4.00,总评分及社交回避及苦恼分量表与常模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自我意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单、双侧患者间无明显差异。一半以上单、双侧患者均感到孤独感,双侧患者较单侧孤独感更严重。单、双侧患者较正常儿童表现出社交焦虑,单、双侧患者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小耳畸形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儿童孤独量表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F2IRD1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涛 钱瑾 +1 位作者 王悦 章庆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GTF2IRD1基因突变是否与先天性小耳畸形有关。方法收集8岁左右小耳畸形患者328例(患者组)和30岁左右健康人群500例(对照组),分别采取静脉血2ml,采用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的手段对GTF2IRD1基因在328例小耳畸形患者和500例对照者中进... 目的探讨GTF2IRD1基因突变是否与先天性小耳畸形有关。方法收集8岁左右小耳畸形患者328例(患者组)和30岁左右健康人群500例(对照组),分别采取静脉血2ml,采用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的手段对GTF2IRD1基因在328例小耳畸形患者和500例对照者中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同源盒基因GTF2IRD1与先天性小耳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飞行质谱法检测患者组与对照组GTF2IRD1基因中4个位点的基因型,关联研究在小儿畸形组发现了1个和小耳畸形显著关联的位点rs13244286[Bonferroni检验P=0.002 838 8,比值比(OR)=1.66],其位于GTF2IRD1基因编码HLH模体的关键序列附近。采用Impute2进行基因组填充后分析,又发现3个位点(rs13246861、rs34158545和rs73137122)与小耳畸形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发现了4个可能的小耳畸形风险基因位点,证实GTF2IRD1基因与小耳畸形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GTF2IRD1基因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小耳畸形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燕里 张宁宁 汪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小耳畸形综合征是孕妇在怀孕最初3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胚胎第一、二鳃弓发育障碍而形成的。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缺如.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小耳畸形 护理 颌面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外耳道、中耳畸形手术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邹艺辉 王淑杰 +1 位作者 薛峰 庄洪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外耳道、中耳畸形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外耳再造中心2005年6月~10月305例(332耳)先天性小耳畸形三期法耳廓再造,以及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1988年12月-2002年7月49例(58...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外耳道、中耳畸形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外耳再造中心2005年6月~10月305例(332耳)先天性小耳畸形三期法耳廓再造,以及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1988年12月-2002年7月49例(58耳)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外耳道、中耳重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期法行耳廓再造效果可靠,外观佳;镫骨底板活动患者外耳道、中耳重建术后听力改善明显。先行外耳道、中耳重建术者,切口瘢痕形成,影响耳廓再造皮瓣,而先行耳廓再造者,外耳道位置易偏差,影响外耳道重建术后外观。结论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有恢复外观和听力要求者,应先根据影像学结果确定外耳道口位置,再行三期法耳廓再造,在第三期修整时,同时进行外耳道、中耳重建,既可保证美观、改善听力,又可减少手术次数,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道 耳外科手术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Co可视喉罩引导气管插管在小耳畸形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郅娟 杨冬 +3 位作者 邓晓明 王倩钰 徐瑾 刘具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SaCo(safe comfortable)可视喉罩是一种新型的国产可视喉罩,喉罩内置的摄像头可以持续观察喉罩的置入、留置、拔除的全部过程,为喉罩的安全使用提供方便。小耳畸形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半侧颜面短小或者小颌畸形,此类患儿咽腔容积小,困难气... SaCo(safe comfortable)可视喉罩是一种新型的国产可视喉罩,喉罩内置的摄像头可以持续观察喉罩的置入、留置、拔除的全部过程,为喉罩的安全使用提供方便。小耳畸形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半侧颜面短小或者小颌畸形,此类患儿咽腔容积小,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较高[1-2]。大量的临床观察已经证实,经喉罩和插管型喉罩可以快速完成气管插管,是目前解决困难插管最有效方法之一[3-4]。由于普通喉罩没有可视功能,气管插管时需要联合使用可视插管软镜,增加了操作的步骤和设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方法的广泛使用。本研究观察小耳畸形患儿经SaCo可视喉罩实施气管插管的安全性,为患儿的气管插管和困难插管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困难插管 困难气管插管 喉罩 小颌畸形 设备需求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度小耳畸形的个体化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耳廓再造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丽 杨庆华 +1 位作者 蒋海越 庄洪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充分利用残耳组织,采用个体化的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矫正I度先天性小耳畸形。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7月167例I度小耳畸形患者(167只耳),采用个体化扩张法,以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Ⅱ期或Ⅲ期耳廓再造。Ⅰ期耳后扩张器... 目的充分利用残耳组织,采用个体化的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矫正I度先天性小耳畸形。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7月167例I度小耳畸形患者(167只耳),采用个体化扩张法,以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Ⅱ期或Ⅲ期耳廓再造。Ⅰ期耳后扩张器置入术时尽量分离残耳背侧皮肤并将扩张器置于此,并对位置较高、距离发际线较近的残耳廓上部进行切开游离处理;Ⅱ期行耳三维轮廓再造时,针对耳廓缺失结构雕刻肋软骨支架,同时掀起残耳耳廓后面的皮肤,与扩张皮瓣一起包裹耳廓支架;Ⅲ期再造耳廓修整术中,如果Ⅱ期时保留的患侧耳甲腔较健侧明显偏小,可去除靠近对耳轮的部分耳甲软骨,局部皮肤应用"Z"成形术,必要时辅以植皮来扩大耳甲腔。结果167例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其中78例获得远期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2.5年),再造耳廓各微细结构清晰,与健侧接近,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对于I度先天性小耳畸形,应用个性化的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法进行耳廓再造,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而且外形更加逼真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外科手术 肋软骨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18例
17
作者 姜秧根 雷汉飞 +1 位作者 姜明显 张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1-222,共2页
我科对18例单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的患儿,行耳廓再造、外耳道及鼓室成形术治疗.其中行1次手术7例,2次手术7例,3次手术4例.经随访1~5年,再造耳廓外形满意,外耳道宽畅,实用听力提高15~25dB,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 小耳畸形 外耳道闭锁 耳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单次肋间神经阻滞与椎旁阻滞对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患儿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
18
作者 胡潇 傅丹云 +2 位作者 庄燕 万丽纯 贾继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ICNB)和胸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对于接受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的小耳畸形患儿的阿片类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患...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ICNB)和胸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对于接受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的小耳畸形患儿的阿片类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患儿120名,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单纯全麻组(GA组)、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组(ICNB组)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PVB组)。GA组仅接受全身麻醉;ICNB组和PVB组均在麻醉诱导后使用利多卡因单次神经阻滞。3组患者术后均接受48 h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中阿片类用量、各时间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评估首次获得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时间和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静息和深呼吸时的VAS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儿术后48 h内患者阿片类用量和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和低氧)。结果与GA组相比,ICNB组和PVB组的术中阿片类用量(P=0.02,P<0.01)、首次获得VAS评分时间(P<0.01,P=0.02)、PACU停留时间(P<0.01,P<0.01)、取第一根肋软骨时的HR(P=0.04,P<0.01)均显著降低,但ICNB和PV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的疼痛评分、阿片类用量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利多卡因行超声引导下单次ICNB和PVB均可减少耳廓再造自体肋软骨移植患儿术中阿片类用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加快苏醒,但不能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ICNB) 椎旁阻滞(PVB) 小耳畸形 镇痛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听力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宇洁 赵守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1-585,共5页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又称小耳畸形,是新生儿颌面部最主要的先天性缺陷之一,主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第一鳃裂及第一咽囊发育异常导致[1],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其全球发病率约为2.06/10000[2],其中单侧小耳畸形更为普遍,...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又称小耳畸形,是新生儿颌面部最主要的先天性缺陷之一,主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第一鳃裂及第一咽囊发育异常导致[1],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其全球发病率约为2.06/10000[2],其中单侧小耳畸形更为普遍,发病率约为双侧的3倍[3]。小耳畸形的治疗方案包括耳廓再造整形和听力重建两方面,双侧小耳畸形患者由于双耳听力均不佳,日常生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家长较重视其听力重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缺陷 小耳畸形 双耳听力 胚胎时期 听力重建 耳廓再造 咽囊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天宇 李辰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microtia and atresia,MA)也称小耳畸形,是颌面部最主要的出生缺陷之一,全球发病率约为2.06/10000,其中我国的发病率为1.4/10000。本病常涉及耳廓、外耳道、中耳,偶可累及内耳,可单独或联合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耳...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microtia and atresia,MA)也称小耳畸形,是颌面部最主要的出生缺陷之一,全球发病率约为2.06/10000,其中我国的发病率为1.4/10000。本病常涉及耳廓、外耳道、中耳,偶可累及内耳,可单独或联合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耳廓畸形,如:耳廓发育不良、残缺、皱缩、皮赘甚至无耳畸形,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如:听骨链畸形、面神经畸形)等;部分伴有颌骨发育畸形(半面短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 发育生物学 外耳道闭锁 耳廓畸形 颌骨发育畸形 面神经畸形 小耳畸形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