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3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郭亮 贾明选 +1 位作者 马文杰 闫宪飞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0例(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分组方法为...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0例(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2d、3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手术后组血清生长激素、PGE2、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水平、减轻应激反应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更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单孔电视胸腔镜 临床症状 应激反应 疼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免疫疗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免疫反应及安全性评估:一项初步研究
2
作者 李子明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24-24,26,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NK细胞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德国一项随机Ⅱ... 近年来,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NK细胞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德国一项随机Ⅱ期临床研究(EudraCT2008-002130-30)旨在评估NK细胞治疗在放化疗经治晚期NSCLC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免疫反应及安全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小细胞肺癌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arlatamab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取得突破
3
作者 王永生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21-22,共2页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尽管对治疗敏感,但患者缓解持续时间短,预后极差。在化疗时代,广泛期SCLC(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5%,到了免疫治疗时代,靶向程序性死亡受...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尽管对治疗敏感,但患者缓解持续时间短,预后极差。在化疗时代,广泛期SCLC(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5%,到了免疫治疗时代,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成为ES-SCL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疗效有所提升,但仍只有少数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仅约10%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ES-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开发ES-SCLC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 后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李志伟 杨龙 +2 位作者 宋伟康 卢华伟 李荣耀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186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4例)和无复发组(132例)。比较两组随... 目的探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186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4例)和无复发组(132例)。比较两组随访、复发情况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在出院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5~30个月,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9.03%,其中同侧肺部复发占11.83%,同侧胸膜复发占2.15%,纵隔淋巴结复发占8.06%,残端合并气管复发占1.08%,气管残端复发占5.91%。复发组年龄≥60岁、病灶直径≥3 cm、低分化、切除支气管残端阳性、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2.5μg·L^(-1)、术前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5的患者占比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3 cm、低分化、切除支气管残端阳性、术前血清CEA水平≥2.5μg·L^(-1)、术前全血NLR≥2.5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55、3.364、2.155、3.397、1.545,P<0.05)。结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较高,病灶直径≥3 cm、低分化、切除支气管残端阳性、术前血清CEA水平≥2.5μg·L^(-1)、术前全血NLR≥2.5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ⅠA期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细胞治疗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5
作者 董晓荣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1]。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且总体安全性良好,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小细胞肺癌 异基因CD8^(+)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表达变化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胡莎莎 黎克秀 张威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2)表达变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紫杉醇(PTX)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氯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ClC-3)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采用逐步增加PTX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对PTX耐药的A549... 目的观察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2)表达变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紫杉醇(PTX)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氯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ClC-3)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采用逐步增加PTX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对PTX耐药的A549细胞株(A549/R);采用MTT实验检测A549、A549/R细胞对PTX的敏感性并测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耐药相关蛋白(ABCC2、ABCC10C、MDR1)、SOX2蛋白、ClC-3蛋白,采用qRT-PCR法检测SOX2、ClC-3 mRNA。分别将SOX2敲低质粒、SOX2过表达质粒及SOX2过表达质粒+ClC-3敲低质粒转染A549细胞,检测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中的ClC-3 mRNA及蛋白,并测算PTX的IC50。结果PTX作用于A549-R细胞的IC50高于A549细胞(P<0.01);A549-R细胞中ABCC2、ABCC10C、MDR1、SOX2、ClC-3蛋白及SOX2、ClC-3 mRNA表达高于A549细胞(P均<0.01)。SOX2低表达A549细胞ClC-3 mRNA、蛋白表达及PTX的IC50低于A549细胞(P均<0.05);SOX2过表达A549细胞ClC-3 mRNA、蛋白表达及PTX的IC50高于A549细胞(P均<0.05);SOX2过表达+ClC-3低表达A549细胞PTX的IC50与A549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X耐药的A549细胞中SOX2表达增高,SOX2对A549细胞PTX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可能与调节ClC-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细胞耐药 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 氯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苷在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刘奎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Kirsten鼠肉瘤基因(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生长和肿瘤免疫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10、50、100、150、200μg/mL)的苦杏仁苷处理KRAS突变的人NSCLC细胞系A54924 h。同时,用程序性...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Kirsten鼠肉瘤基因(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生长和肿瘤免疫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10、50、100、150、200μg/mL)的苦杏仁苷处理KRAS突变的人NSCLC细胞系A54924 h。同时,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选择性激活剂干扰素γ(IFNγ)和Yes相关蛋白(YAP)抑制剂维替洛芬(VP)联合150μg/mL苦杏仁苷处理A549细胞24 h进行挽救实验或协同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 incorporation assay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D-L1、YAP、磷酸化YAP(p-YAP)、转录共激活因子(TAZ)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TGF和CYR61 mRNA的表达。结果:苦杏仁苷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A549细胞的活力(P<0.05)。50、100、150μg/mL的苦杏仁苷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P<0.05)。苦杏仁苷能够抑制A549细胞中PD-L1的表达,且这一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IFNγ消除(P<0.05)。苦杏仁苷能够抑制YAP和TAZ蛋白表达,促进YAP磷酸化,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下游靶标CTGF和CYR61 mRNA的表达,且苦杏仁苷与VP联合使用能够协同下调A549细胞中PD-L1的表达(P<0.05)。结论:苦杏仁苷能够抑制KRAS突变型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通过调节Hippo-YAP/PD-L1轴以调节肿瘤免疫抑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Yes相关蛋白/转录共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联合纹理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刘洋 李新振 +1 位作者 夏亮 常潇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联合纹理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10例NSCLC患者,均行增强CT扫描+纹理分析检查,CT检查完成后行肺癌根治术。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联合纹理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10例NSCLC患者,均行增强CT扫描+纹理分析检查,CT检查完成后行肺癌根治术。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以手术采集的病理标本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增强CT扫描联合纹理分析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共110例NSCLC患者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中探查情况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术,病理诊断淋巴结阳性3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约31.82%。增强CT和CT纹理分析评估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均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439、0.463,P<0.05)。采用增强CT联合纹理分析评估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联合评估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34,P<0.05),且联合评估的准确度、特异度均高于增强CT扫描与纹理分析单独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和纹理分析评估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均有一致性,联合评估的一致性最强,较二者单独应用评估价值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外泌体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9
作者 范亮亮 任李梅 +5 位作者 杨松 李文婧 赵悦名 赵荣华 赵大庆 王佳雯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参外泌体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收集LPS和人参外泌体处理的RAW264.7细胞衍生的上清液,制成条件培养基(CM),并与A549共培养。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DNPs-CM对A549细胞中TLR4/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外泌体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P<0.01),并提高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P<0.01,P<0.0001);人参外泌体增强了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P<0.01)。在条件培养基作用下,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并发生G1期阻滞,A549细胞的凋亡率提高(P<0.05,P<0.01);同时,GDNPs-CM促进了A549细胞中TLR4、MyD88、NF-κB、iNOS、COX-2等炎症相关蛋白表达量(P<0.05,P<0.01)。结论:人参外泌体通过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A549细胞增殖,调节A549细胞周期,激活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提高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外泌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软脑膜转移累及颅神经的MRI诊断价值
10
作者 何雪颖 梁雪 +5 位作者 李秉权 林永娟 尹震宇 田传帅 张鑫 张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软脑膜转移(LM)患者在非增强(NCE)及增强(CE)3D-T_(2)FLAIR、CE 3D-T_(1)WI及CE 3D-T_(1)MATRIX序列的影像学特征,分析LM累及颅神经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断为NSCLC伴LM的133例患者,采用NCE及CE 3D-...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软脑膜转移(LM)患者在非增强(NCE)及增强(CE)3D-T_(2)FLAIR、CE 3D-T_(1)WI及CE 3D-T_(1)MATRIX序列的影像学特征,分析LM累及颅神经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断为NSCLC伴LM的133例患者,采用NCE及CE 3D-T_(2)FLAIR、CE 3D-T_(1)WI序列及CE 3D-T_(1)MATRIX序列扫描,对患者MRI资料进行评估,分析LM累及颅神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NSCLC伴LM患者中80.45%(107/133)累及颅神经,最常累及第Ⅱ、Ⅲ、Ⅴ及Ⅶ~Ⅷ对颅神经,其次为第Ⅸ对颅神经。MRI多表现为神经增粗伴线状强化,多为双侧受累,且常为多组颅神经异常同时出现。2位放射科医师对影像学特征评价的一致性为0.926。结论NSCLC伴LM患者出现颅神经异常相关症状时,应密切结合其临床表现及MRI特征进行分析,提高诊断正确率,为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并预防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 软脑膜转移 小细胞肺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后SUV_(max)是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标志物
11
作者 林俊涛 孙铭 +10 位作者 叶凯雁 国灏 刘思旸 侯庆仪 廖日强 聂强 董嵩 江本元 钟文昭 吴一龙 杨学宁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背景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是不可手术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因素。然而,SUV_(max)对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的早期NSCLC的预后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 背景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是不可手术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因素。然而,SUV_(max)对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的早期NSCLC的预后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了这些患者的SUV_(max)与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患者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64例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ⅠA~ⅢB期NSCLC。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均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使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预后因素,而代谢因素的预测效能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与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进行对比。结果SUV_(max2)(新辅助治疗后的SUV_(max))是DFS(P=0.019,AUC=0.702)和OS(P<0.001,AUC=0.746)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手术后42个月的ROC分析中,DFS(敏感性:0.566,特异性:0.818)和OS(敏感性:0.800,特异性:0.636)的SUV_(max2)的临界值为6。以SUV_(max2)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SUV_(max2)≥6,SUV_(max2)<6,并进行生存分析,提示SUV_(max2)对DFS(13.1个月vs.21.9个月;P=0.023)和OS(23.1个月vs.56.4个月;P<0.001)具有预后作用。结论SUV_(max2)是新辅助治疗后NSCLC患者DFS和OS的潜在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新辅助疗法后区分高危和低危患者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SUV_(max) 新辅助治疗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证型患者舌象特征及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刘嘉懿 屠立平 +6 位作者 石玉琳 王瑜 许玲 杨蕴 焦文 周昌乐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36-143,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证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及不同证型舌象与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497例NSCLC患者进行辨证分组,对比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差异,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证型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血清肿... 目的探究不同证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及不同证型舌象与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497例NSCLC患者进行辨证分组,对比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差异,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证型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与健康人比较,TB-a方面,阴虚痰热证>健康组>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证>肺郁痰瘀证(P<0.001)。TB-L方面,健康组>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肺郁痰瘀证>阴虚痰热证(P<0.001)。TB-b方面,阴虚痰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证>健康组>肺郁痰瘀证(P<0.001)。阴虚痰热证TB-a最高,Per-all最低。脾虚痰湿证TB-L、Per-all最高。肺郁痰瘀证TB-b、TC-b低于其他各组,TB-a低于健康组,Per-all指数偏高(P<0.05)。肿瘤标志物方面,脾虚痰湿证Per-all与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50、糖类抗原242呈正相关(P<0.05),凝血指标方面,肺郁痰瘀证舌象纹理指标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性较高(P<0.01)。结论NSCLC不同中医证型具有各自的典型舌象特征。不同证型舌象分别与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具有相关性,可反映临床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舌象 中医证候 肿瘤标志物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院外用药指导与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积极影响
13
作者 杨志敏 赵雪茹 汪丹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171-173,共3页
目的深入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院外用药指导与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期间,62例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 目的深入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院外用药指导与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期间,62例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院外用药指导和护理,观察组31例接受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院外用药指导与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用药行为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表现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干预后的观察组药物依从性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院外用药指导与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院外用药指导 延续性护理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美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朱怡璇 汪洋 +1 位作者 屠文莲 曹玮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究阿美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SCLC细胞株A549、H1975,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阿美替尼(0、1、5、15、50、150、500 mg/L)和贝伐珠单抗(0、1、10、30、100、300、1000 mg/L);采用CCK8法、流... 目的探究阿美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SCLC细胞株A549、H1975,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阿美替尼(0、1、5、15、50、150、500 mg/L)和贝伐珠单抗(0、1、10、30、100、300、1000 mg/L);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测定A549、H1975细胞在阿美替尼、贝伐珠单抗及二者联合用药作用下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阿美替尼组、贝伐珠单抗组A549、H1975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用药组A549细胞增殖率低于单药组(P<0.05);人工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阿美替尼组、贝伐珠单抗组及二者联合用药组A549、H1975细胞的迁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A549、H1975细胞的迁移率低于单药组(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阿美替尼组、贝伐珠单抗组及二者联合用药组A549、H1975细胞的侵袭率均低于对照组,仅在A549细胞侵袭实验中,联合用药组细胞的侵袭率低于单药组(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阿美替尼、贝伐珠单抗及二者联合组A549、H1975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相比,阿美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urf2调控TGF-β1-TβRI-DLX2信号轴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抵抗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承红 田曼霖 《安徽医学》 2025年第5期544-551,共8页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抵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根据放疗疗效分为放疗敏感组(n=20)和放疗抵抗组(...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抵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根据放疗疗效分为放疗敏感组(n=20)和放疗抵抗组(n=2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蛋白质印迹法(WB)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中Smurf2 m 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利用X射线(4 Gy)照射构建放疗抵抗的NSCLC A549细胞株(A549-R);A549-R细胞转染si RNA Smurf2(si-Smurf2)或同时转染si-Smurf2和过表达同源盒转录因子基因2(DLX2)质粒(OE-DLX2),分为si RNA阴性对照(si-Con)组、si-Con+4 Gy组、si-Smurf2+4 Gy和si-Smurf2+OE-DLX2+4 Gy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B法检测A549-R细胞Smurf2、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TβRI)和DLX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A549-R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建立A549-R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携带si-Smurf2的慢病毒(LV-si-Smurf2),分为LV-siCon组、LV-si-Con+4 Gy组和LV-si-Smurf2+4 Gy组,统计瘤体积和瘤质量。结果与放疗敏感组相比,放疗抵抗组癌组织Smurf2阳性表达比例升高(P<0.01);与A549细胞相比,A549-R细胞对4 Gy照射抵抗能力增强,TGF-β1分泌水平,以及Smurf2、TβRI和DLX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Con+4 Gy组相比,si-Smurf2+4 Gy组A549-R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与si-Smurf2+4 Gy组相比,si-Smurf2+OE-DLX2+4 Gy组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与LV-siCon+4 Gy组相比,LV-si-Smurf2+4 Gy组瘤体积和瘤质量减小,瘤组织中TGF-β1水平,以及Smurf2、TβRI和DL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抑制Smurf2蛋白通过阻断TGF-β1-TβRI-DLX2信号降低NSCLC放疗抵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放疗抵抗 A549细胞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miR-21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
16
作者 郑传会 林莉 +1 位作者 汪霞 王乃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目的探究microRNA-21-5p(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cisplatin,CDDP)耐药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299和H1975构建非小细胞肺癌CDDP耐药细胞H129... 目的探究microRNA-21-5p(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cisplatin,CDDP)耐药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1299和H1975构建非小细胞肺癌CDDP耐药细胞H1299/CR和H1975/CR,CCK-8检测各组细胞在CDDP处理时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检测H1299细胞中miR-21与PTEN的作用关系,RT-qPCR检测miR-2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和PTEN下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用H1299和H1299/CR构建荷瘤裸鼠模型,验证miR-21对非小细胞肺癌CDDP治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miR-2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与H1299和H1975细胞相比,耐药细胞H1299/CR和H1975/CR中miR-21表达显著升高(P<0.05)。H1299/CR和H1975/CR细胞经过inhibitor转染后用不同浓度的CDDP处理,CCK-8检测结果显示,CDDP≥12μmol/L时,与inhibitor NC组相比,miR-21 inhibitor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CDDP组和miR-21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变化,CDDP+miR-21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01)。H1299和H1975细胞转染miR-21模拟分子(miR-21 mimic)后,用不同浓度的CDDP处理细胞时,CDDP≥12μmol/L,与miR-21 mimic组相比,mimic-NC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Target scan网站预测显示miR-21与PTEN的3′-UTR区域结合。双荧光素酶检测表明miR-21和PTEN的蛋白表达存在靶向调控关系。PTEN过表达(PTEN-OE)与miR-21 mimic共转染H1299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mimic-NC组相比,miR-21 mimic组PTEN表达降低,p-β-catenin(Ser552、Ser675)和β-catenin表达升高;与miR-21 mimic组相比,miR-21 mimic+H1299/PTEN组PTEN表达升高,p-β-catenin(Ser552、Ser675)和β-catenin水平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mic-NC组细胞经过CDDP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使用H1299构建的荷瘤裸鼠模型,并进行miR-21 mimic和CDDP注射治疗,计算不同时间肿瘤大小,结果显示,在治疗5 d后,对照+CDDP组肿瘤生长缓慢,各时间点肿瘤小于对照组;miR-21+CDDP组各时间点肿瘤大于对照+CDDP组。TUNEL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CDDP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miR-21+CDDP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较对照+CDDP组降低。在H1299/CR构建的荷瘤裸鼠模型中,治疗5 d后,H1299/CR/CDDP组的肿瘤小于H1299/CR组,H1299/CR/CDDP+inhibitor组肿瘤小于H1299/CR/CDDP组;TUNEL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H1299/CR组相比,H1299/CR/CDDP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增加,与H1299/CR/CDDP组相比,H1299/CR/CDDP+inhibitor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iR-21过表达抑制PTEN表达,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参与非小细胞肺癌CDDP耐药性的发生,抑制肿瘤细胞miR-21表达将增强肿瘤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小细胞肺癌 顺铂 顺铂耐药性 PTEN WN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气探讨调气解毒法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欣 郑琦 +4 位作者 席玉棚 张肖雅 于惠博 郑红刚 花宝金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晚期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ICIs如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可以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T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癌细胞,并发挥持续免疫效应,诱导持久的免疫记忆,有助于长期控制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晚期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ICIs如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可以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使T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癌细胞,并发挥持续免疫效应,诱导持久的免疫记忆,有助于长期控制肿瘤。中药联合ICIs应用对晚期肺癌患者改善免疫功能、减轻ICIs毒副作用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五脏气机与晚期肺癌的关系出发,通过调中焦枢纽、复肝升肺降与心肾相济,解癌毒与解药毒兼重,探讨调气解毒法联合ICIs应用于晚期肺癌的临床可行性,对于揭示中西医结合诊治晚期肺癌的科学效用具有良好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晚期 调气解毒 五脏气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埃克替尼片联合吉西他滨+卡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张凤鸣 赵旭林 陆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22-62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埃克替尼片联合吉西他滨+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89例,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46)采用吉西他滨1 g+卡... 目的:研究盐酸埃克替尼片联合吉西他滨+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89例,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46)采用吉西他滨1 g+卡铂5 mg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n=43)基于对照组增加盐酸埃克替尼片125 mg口服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4^(+)/CD8^(+)),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ellular keratin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肾毒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肾毒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A125、CYFRA21-1、CEA、TGF-β1、VEGF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片联合吉西他滨+卡铂治疗可增强NSCLC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机体肿瘤细胞生长,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埃克替尼片 吉西他滨 卡铂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乳源性多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潜在机制研究
19
作者 徐志伟 娜依兰·再尼丁 +2 位作者 卡丽比奴尔·艾尔肯 马建宝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马乳营养成分最接近人乳。研究表明,马乳对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文章中观察到1种全新马乳源性多肽,序列为VAPFPQPVVPYPQR,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该肽对非小细胞... 马乳营养成分最接近人乳。研究表明,马乳对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文章中观察到1种全新马乳源性多肽,序列为VAPFPQPVVPYPQR,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该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机制,重点关注线粒体动力学和细胞周期。在培养肺癌细胞A549时用该肽进行干预,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发现,MFN 1和DRP 1蛋白被下调,MFN 1和DRP 1的下调抑制了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导致线粒体延长。SIRT2-SKP2-CDK1通路也受到抑制,CDK 1蛋白及SIRT2均呈下调趋势,导致细胞周期在G1期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源性多肽 小细胞肺癌 线粒体动力学 SIRT2-SKP2-CDK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细胞实验验证
20
作者 王翊 蒲晓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2,共9页
目的:探究槲皮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机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方法:通过SwisTargetPredictio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槲皮素的靶点,通过GeneCards、TTD数据库收集NSCLC的疾病靶点,进行靶点映射获得槲皮素治疗NSCLC的靶... 目的:探究槲皮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机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方法:通过SwisTargetPredictio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槲皮素的靶点,通过GeneCards、TTD数据库收集NSCLC的疾病靶点,进行靶点映射获得槲皮素治疗NSCLC的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进行可视化;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富集,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EGG)。采用分子对接对核心靶点进行验证,并使用PLIP平台分析结合位点力学数据。通过细胞实验评估槲皮素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对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槲皮素能够调控126个靶点,潜在治疗NSCLC的靶点有49个,核心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为PI3K、Akt、GSK-3β。分子对接实验初步发现,槲皮素与3个核心靶点均能产生强烈结合力。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干预72 h后均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活力(P<0.01),并下调PI3K、Akt、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以及蛋白表达趋势。结论:本研究分析预测了槲皮素治疗NSCLC的潜在活性机制,通过实验验证发现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小细胞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