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名小麦地方品种小红芒和小红芒麦形态学和HMW-GS组成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炜 郭青云 +3 位作者 郭小敏 杨欣明 李秀全 李立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1-388,共8页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麦区的61份同名小麦地方品种小红芒和6份小红芒麦的遗传演变趋势,对与6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 igh molecu lar we ight gluten in subun its,HMW-GS)组成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麦区的61份同名小麦地方品种小红芒和6份小红芒麦的遗传演变趋势,对与6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 igh molecu lar we ight gluten in subun its,HMW-GS)组成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形态学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小红芒和小红芒麦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形态学水平上,供试材料的变异系数在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3~0.11、0.06~0.22、0.20~0.65、0.04~0.18、0.14~0.44和0.05~0.29。通过形态学数据计算小红芒和小红芒麦品种内多样性指数和品种间多样性指数,发现前者(0.804)占总多样性指数(0.842)的95.5%,而后者仅占4.5%,可见形态学变异主要来源于品种内而非品种间,说明这些同名材料是由一个品种演变而来。在HMW-GS组成上,共发现了20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u ll,7+8,2+12和nu ll,7+8,2+102种亚基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64.48%和20.00%。比较不同麦区种植的小红芒和小红芒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发现无论是在形态学水平还是在蛋白质水平,春麦区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均普遍高于冬麦区,并且来自西北春麦区和北部春麦区的材料不仅遗传多样性较高,而且变异来源丰富,其中来自西北春麦区的甘肃天祝一带材料多样性最高,且其所处地理位置便于农作物的传播,故甘肃天祝地区有可能是小红芒的最初种植地点,然后再引种到其他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 小红芒 小红芒 形态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遗传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