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1
作者 王高天 王达 +2 位作者 白峰 徐德兵 王贵龙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9-2760,共22页
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是吉中-延边铜镍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矿床类型划分观点主要包括VMS型、中—低温热液脉型、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为了约束矿床成因,本文系统研究了黄铁矿和磁黄铁矿Fe同位素特征。δ^(56)Fe... 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是吉中-延边铜镍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矿床类型划分观点主要包括VMS型、中—低温热液脉型、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为了约束矿床成因,本文系统研究了黄铁矿和磁黄铁矿Fe同位素特征。δ^(56)Fe值的总体变化范围为-0.82‰~1.00‰;通过与各种类型矿床Fe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发现其Fe同位素组成兼具热液型和沉积型矿床特点,成矿热液可能为地热卤水,最符合的矿床类型为MVT型。黄铁矿的δ^(56)Fe值从石英-磁铁矿阶段(1.00‰)到石英-多金属阶段(0.21‰~0.83‰)再到石英-碳酸盐阶段(0.08‰~0.12‰)逐渐降低,磁黄铁矿的δ^(56)Fe值则不断升高(-0.82‰→-0.55‰~0.13‰→-0.23‰~-0.21‰),表现出典型的瑞利分馏特征。共生矿物对中,磁黄铁矿相对于黄铁矿优先富集轻Fe同位素,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本文还建立了该矿床Fe同位素分馏模型,该模型指示采集的样品对应成矿过程的中间阶段(初始Fe沉淀的33.96%~63.70%),早阶段(初始Fe沉淀的0.00%~33.96%)和晚阶段(初始Fe沉淀的63.70%~100.00%)对应的72.26%的金属资源仍未找到。综上所述,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Fe同位素分馏主要受瑞利过程的控制,虽然Fe同位素证据指示矿床成因为MVT型,但是地质特征略有差别,应为类MVT型矿床,矿区仍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小红石砬()矿床 类MVT型矿床 矿床成因 分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金属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2
作者 刘子安 王达 +4 位作者 马国桃 魏守才 史功文 贾蓝翔 蒋成凯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32,共18页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上首个超大型矿床——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的成因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大量的伴生元素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在矿物学与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EPMA)、元素面扫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上首个超大型矿床——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的成因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大量的伴生元素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在矿物学与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EPMA)、元素面扫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该矿床中的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辉锑矿和硫锑铅矿等金属硫化物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旨在为元素综合利用与解决矿床成因争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d元素在闪锌矿、方铅矿与硫锑铅矿中富集,Ag元素在五种金属硫化物中普遍富集,因此矿石选冶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方铅矿中Ag的提取,还要关注黄铁矿、硫锑铅矿、闪锌矿与辉锑矿中的Ag元素,以及闪锌矿、硫锑铅矿与方铅矿中的Cd元素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综合利用率并减少环境风险。此外,闪锌矿和辉锑矿富集Cu、Sn,而方铅矿、黄铁矿、硫锑铅矿则富集Bi,但其富集系数较低,回收价值有限。其他微量元素平均含量较低,大多小于10×10^(-6)。系列硫化物元素组成判别图揭示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与SEDEX型矿床相似。闪锌矿Fe-Zn含量(3.23%~12.10%,53.63%~67.89%)与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约200℃)基本一致;Ga/Ge比值计算的成矿温度为185~200℃;Zn/Cd值(137.33~679.00)指示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综合反映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的铅锌成矿期可能系SEDEX成因。本文通过微量元素分析为扎西康矿床的成因争议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同时提出了在扎西康矿区矿石选冶中的综合利用方案,具有重要的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康锑矿床 元素分析 资源综合利用 矿床成因 SEDEX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二道坎银铅锌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S、Pb同位素研究
3
作者 郑博 李成禄 +6 位作者 于雷 杨文鹏 徐国战 史冬岩 杨元江 符安宗 赵瑞君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66,共19页
为提取二道坎银铅锌矿床成因及找矿信息,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黄铁矿进行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及S、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S/Fe、Au/Ag、Co/Ni、Fe/(S+As)和Co-Ni-As等成分标型特征显示该矿床属于中浅成火山热液型矿床,且所勘... 为提取二道坎银铅锌矿床成因及找矿信息,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黄铁矿进行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及S、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S/Fe、Au/Ag、Co/Ni、Fe/(S+As)和Co-Ni-As等成分标型特征显示该矿床属于中浅成火山热液型矿床,且所勘查的位置处于矿体中浅部;黄铁矿中轻稀土富集,具弱负Eu异常,无Ce异常,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Th、U、P、Hf和Yb,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Sr,Y/Ho值,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特征。Zr/Hf、Nb/Ta值显示成矿流体处于较稳定的环境中,但成矿过程中可能混入外来热液物质。硫同位素数值集中在+2.3‰~+8.6‰,表明成矿物质来源较深;^(206)Pb/^(204)Pb值为18.007~18.034,^(207)Pb/^(204)Pb值为15.501~15.522,^(208)Pb/^(204)Pb值为37.704~37.755,显示成矿物质为以地幔为主的壳幔混合来源。结合本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典型矿床特征,认为二道坎银铅锌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已剥蚀到中浅部,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稳定同位素 矿床成因 二道坎矿床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银坑矿田钨钼与铅锌银成因关系研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夏 赵正 陈振宇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202,共20页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赣南地区,矿田内发育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化和热液脉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两者空间上紧密共生,且成岩成矿时间上基本一致(160~150Ma),是研究岩浆热液型钨钼与铅锌银多金属共生成矿机制的理想地区。文章在矿...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赣南地区,矿田内发育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化和热液脉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两者空间上紧密共生,且成岩成矿时间上基本一致(160~150Ma),是研究岩浆热液型钨钼与铅锌银多金属共生成矿机制的理想地区。文章在矿床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银坑矿田钨钼矿和铅锌银矿的成矿流体来源、流体包裹体矿相学、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压力-密度条件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银坑钨钼(张家地)成矿主要经历了早期黑钨矿-长石-石英阶段、辉钼矿-黄铁矿阶段、晚期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发育富含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CO_(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少量大气降水参与,总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中等密度和中低压的CO_(2)-NaCl-H_(2)O流体体系。银坑铅锌银(牛形坝)成矿主要经历了早期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以及少量含CO_(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变质水和大气水的参与,总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中等密度和中高压的NaCl-H_(2)O流体体系。综合分析显示,钨钼在中低温和中低压的条件下沉淀,铅锌银在中低温和中高压的条件下沉淀,银坑矿田钨钼和铅锌银成矿流体具有一定继承演化关系,推断为与花岗质侵入岩相关的同一成矿系统产物,以此提出了银坑矿田深部找矿方向,为南岭东段矿产勘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钨钼矿床 多金属矿床 找矿预测 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道河铅锌银矿床成矿流体、物质来源及成因探讨
5
作者 焦天龙 李进文 +3 位作者 郭向国 佘宏全 任程昊 李长俭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442,共17页
【研究目的】二道河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中段,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大兴安岭中段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各成矿阶段热液石英... 【研究目的】二道河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中段,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大兴安岭中段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各成矿阶段热液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并结合矿石S、Pb同位素与方解石C、O同位素,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研究结果】二道河矿床先后经历了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测温结果显示,热液石英中的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矽卡岩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10~435℃,盐度为11.7%~0.71%NaCleqv;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5~310℃,盐度为12.9%~0.35%NaCleqv;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8~195℃,盐度为4.18%~0.35%NaCleqv。方解石C、O同位素显示矿床经历了水岩反应,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5.4‰~10.0‰,来源于岩浆与地层的混合硫;铅同位素特征参数表明,铅的来源与造山相关的岩浆作用有关,以上地壳铅为主并混合了少量的深源铅。【结论】综上所述,二道河铅锌银矿的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伸展导致的大规模岩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河矿床 流体包裹体 硫、、碳、氧同位素 物质来源 成矿流体 矿床成因 矿产勘查工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珺银铅锌矿床成矿时代与地质背景:来自富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及闪锌矿Rb-Sr年代学的制约
6
作者 宋天骄 王策 +1 位作者 梁细荣 梁新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0-1059,共20页
东珺银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北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是近几年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岩石以及构造背景一直不明确,本文对矿区内的出露的安山岩和隐伏的花岗斑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 东珺银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北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是近几年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岩石以及构造背景一直不明确,本文对矿区内的出露的安山岩和隐伏的花岗斑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银铅锌矿体中闪锌矿进行了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安山岩喷出年龄为170.2±1.0 Ma、花岗斑岩结晶年龄为145.0±1.2 Ma以及矿体的成矿年龄为141.1±3.4 Ma。成矿年龄稍晚于花岗斑岩成岩年龄,表明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花岗斑岩具有高硅(SiO_(2)=71.79%~72.88%)和富碱(Na_(2)O+K_(2)O=6.47%~8.23%)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195×10^(-6)~217×10^(-6)),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8~0.33),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过渡元素Sr、Ba,且具有高的10^(4)×Ga/Al(2.68~2.84)值,其全岩(^(87)Sr/^(86)Sr)i和ε_(Nd)(t)分别为0.704423~0.704768和+0.01~+1.94,锆石的ε_(Hf)(t)为+1.37~+8.29,表明该岩体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其岩浆源区可能由地幔熔体和新生地壳熔体混合形成。结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东珺矿区花岗斑岩及相关的矿化作用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碰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珺矿床 锆石年代学 矿Rb-Sr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世权 任利平 +3 位作者 胡红雷 陈俊魁 吕宪河 李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2,共8页
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部,构造属兴蒙造山带中部、大兴安岭成矿带西侧。为研究矿区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在矿区采用1∶10000地质填图、土壤化探测量、激电测量、槽探和钻探工程等方法开展地质勘查及研究工... 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部,构造属兴蒙造山带中部、大兴安岭成矿带西侧。为研究矿区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在矿区采用1∶10000地质填图、土壤化探测量、激电测量、槽探和钻探工程等方法开展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表明:①霍布林查干铅锌银多金属矿为构造热液型矿床,容矿地层为侏罗系玛尼吐组和白垩系白音高老组;②矿化带赋存于NW向断层F1、F3内,其中,S1矿化带圈定了8条矿体,S2矿化带圈定了2条矿体,矿体在空间上成脉状大致平行排列,合计铅锌资源量达中型规模;③矿石由闪锌矿、方铅矿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类型多样;④矿床与物化探异常关系密切,成矿范围内铅锌银元素往往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发育中带、内带,激电呈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等,分析了区域找矿前景,并初步圈定了4处找矿靶区,认为各靶区成矿潜力均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该矿床的发现弥补了满都宝力格—红旗村一带金属矿空白,充分说明在朝不楞—乌拉盖断裂带(F5)以东地区仍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前景 找矿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AMT工频噪声压制研究
8
作者 李柯轩 刘慧鹏 李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7,共9页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西南“三江”地区的典型矿床,面临资源危机。该矿床的边部找矿勘查中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工作,但因高压线工频干扰,导致部分测点频点失真。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隔离式频点提取以及磁场数...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西南“三江”地区的典型矿床,面临资源危机。该矿床的边部找矿勘查中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工作,但因高压线工频干扰,导致部分测点频点失真。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隔离式频点提取以及磁场数据重构技术的工频噪声压制方法。通过划定阈值对所有测点进行数据分辨,进而快速区分受工频干扰程度不同的测点;然后避开受干扰的50 Hz及倍数频段数据进行数据提取。针对受工频干扰程度较强,无法避开干扰数据的测点,利用其临近测点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对强干扰测点进行磁场数据重构。对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AMT资料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后,有效规避了50 Hz及奇次谐波干扰,取得了较好的噪声压制效果,圈定了2处具有找矿潜力的低阻异常区,为矿山边部找矿勘探提供了方向。该方法为解决物探工作中的工频干扰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工频干扰 隔离式频点提取 磁场重构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道河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艳荣 李芳 +1 位作者 刘云华 刘民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3-966,共14页
二道河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得耳布干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闪锌矿作为主要矿石矿物,可分为早期黑色-中期红棕色或棕色-晚期黄褐色或浅黄色三个世代。采用红外显微镜技术和激光拉曼技术对不同世代闪锌矿及共生石英中的流体... 二道河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得耳布干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闪锌矿作为主要矿石矿物,可分为早期黑色-中期红棕色或棕色-晚期黄褐色或浅黄色三个世代。采用红外显微镜技术和激光拉曼技术对不同世代闪锌矿及共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成分测试,初步认为三个世代闪锌矿基本与石英内的三次流体活动相对应,推测它们形成于同一物理化学条件,捕获同一成矿流体,但闪锌矿流体包裹体能更直观而细致地勾勒出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从成矿早期至晚期,随着流体演化,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及CO2含量均明显下降,流体从中温、中低盐度、CO2-H2O-NaCl体系向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演化。此外,在整个主成矿过程中,影响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机制也随时间变化有所差异:早期流体沸腾是黑色闪锌矿等硫化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中期以流体自然冷却作用为主,形成了红棕色闪锌矿等硫化物;至晚期,随着大气水的混入,流体混合作用是形成晚期闪锌矿等硫化物的重要原因。二道河子矿床为与火山-次火山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红外显微测温 二道河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坡二道河子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荣 关强兵 +2 位作者 刘民武 闫晓儒 黄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63-3379,共17页
二道河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中型浅成热液矿床,它产于大兴安岭西坡得耳布干成矿带中段的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区。根椐野外矿脉的穿插关系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热液成矿期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 二道河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中型浅成热液矿床,它产于大兴安岭西坡得耳布干成矿带中段的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区。根椐野外矿脉的穿插关系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热液成矿期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银矿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Ⅳ)。采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EPMA)微区技术对矿床中的硫化物和银矿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可见银(>1μm),其次为不可见银(<1μm)。可见银主要以显微包体银和独立银矿物的形式存在,而不可见银主要呈次显微包体银和晶格银;显微(次显微)银常以浑圆状或不规则状分布在硫化物内部或硫化物和石英颗粒间隙,独立银矿物呈脉状或集合体状主要分布于方铅矿(偶见闪锌矿)脉的裂隙和边缘,晶格银赋存在方铅矿中,含量极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成矿早期(石英-黄铁矿阶段)成矿热液中的金属元素(如Ag、Cu、Fe、Pb和Zn元素等)以氯络合物形式运移,伴随着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硫氢络合物成为主要的迁移形式。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大气降水的参与,成矿流体自下而上运移,并先后经历了两次银的沉淀富集,分别是:Ⅱ阶段硫氢络合物解体分解后的Ag+与热液中的Cu^(+)、Sb^(3+)、Pb^(2+)、S^(2-等)结合形成显微(次显微)包体银;Ⅲ阶段热液中的Ag(HS)-2直接分解或解离出Ag^(+)与溶液中的Cu^(+)、Sb^(3+)和S^(2-)等离子结合形成独立银矿物(如辉银矿和硫锑铜银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西坡 得耳布干 矿床 赋存状态 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承德姑子沟银铅锌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荣桂林 靳松 黄占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5-736,共2页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冀蒙相邻地区,沿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分布有多处物化探异常(崔盛芹等,2000;夏国礼等,2005),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带上矿点矿化点密布,具有寻找多处大型-超大型银铅锌矿的资源潜力(毕伏科等,2006)。河北承德姑子沟银铅锌矿...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冀蒙相邻地区,沿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分布有多处物化探异常(崔盛芹等,2000;夏国礼等,2005),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带上矿点矿化点密布,具有寻找多处大型-超大型银铅锌矿的资源潜力(毕伏科等,2006)。河北承德姑子沟银铅锌矿床即为该构造岩浆岩带中,为一中型银铅锌矿,随着区域找矿工作的不断增强,除原有发现的银铅锌矿体外,在矿区西侧外围窑沟一带、刘营一带新发现了银铅锌矿矿(化)体,这样进一步拓展了本地区的资源找矿前景。因此研究本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变化范围 成矿溶液 热水溶液 矿床地质特征 同位素 成矿温度 破碎带 构造带 深源岩浆 方解石 形成温度 菱锰矿 锰矿石 矿体 矿质来源 岩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城子矿田杨树区超大型金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文涛 孙吉国 +1 位作者 孙红云 谢常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0,共7页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独立金形式存在,(金、银)、(银、铅、锌)共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同位素特征研究,及矿床成矿机理分析,证明矿床具明显的火山作用、热卤水沉积及后期变质热液、岩浆热液的强烈叠加,属同生热卤水岩浆热液叠加再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金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机理 青城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67
13
作者 祁进平 陈衍景 +4 位作者 倪培 赖勇 丁俊英 宋要武 唐国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19-2130,共12页
河南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界栾川断裂北侧。矿床赋存于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受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组成;围岩蚀变和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以石英- 黄铁矿组合(Ⅰ阶段... 河南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界栾川断裂北侧。矿床赋存于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受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组成;围岩蚀变和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以石英- 黄铁矿组合(Ⅰ阶段)、黄铁矿-闪锌矿组合(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Ⅲ阶段)和碳酸盐(Ⅳ阶段)为标志。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含 CH_4的碳水体系,盐度为0.22~13.8 wt% NaCl eqv.。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20℃~340℃(Ⅰ)、370℃~280℃(Ⅱ)、320℃~260℃(Ⅲ)和<260℃(Ⅳ)。Ⅰ、Ⅱ阶段的流体盐度低于8 wt% NaCl eqv.,Ⅲ阶段增高至13.8 wt%NaCl eqv.,甚至偶见子晶。Ⅰ、Ⅱ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分为两组,即180~200MPa 和70~80MPa,代表着深约8km 的静水与静岩压力系统的共存或交替;Ⅲ阶段只有70~80MPa 一组压力,指示开放环境注入的静水压力体系。Ⅰ、Ⅱ阶段静岩与静水压力系统的交替现象完全吻合于断层阀模式,含 CH_4的 CO_2-H_O 流体的脉动沸腾消耗了流体成矿系统热能,并使盐度不断增高、成矿。该认识可被Ⅱ阶段广泛存在的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证明,也与流体包裹体成分类型、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组构的规律演化相一致。以上表明,冷水北沟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转变期的造山型 Pb-Zn-Ag 矿床实例,成矿机理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型(即 CMF 模式)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北沟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造山型矿床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中生代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模型及其找矿评价 被引量:133
14
作者 毛景文 叶会寿 +5 位作者 王瑞廷 代军治 简伟 向君锋 周珂 孟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9,共8页
最近几年不仅在东秦岭地区又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而且在南泥湖矿田(包括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矿床)和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外围探明了一批脉状铅锌银矿。这些脉状铅锌银矿与斑岩钼矿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而且互为找... 最近几年不仅在东秦岭地区又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而且在南泥湖矿田(包括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矿床)和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外围探明了一批脉状铅锌银矿。这些脉状铅锌银矿与斑岩钼矿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而且互为找矿指示。以南泥湖和东沟为代表的斑岩钼矿分别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6~137Ma)和白垩纪中期(125~114Ma),其成矿有关岩体指示成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壳幔同熔和壳源。尽管有物质来源的差别,但是在2个不同时代斑岩钼矿的外围都有一系列脉状铅锌矿的发育,而且通常在断裂膨大或拐弯处和2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形成大矿和富矿,也见出现在地层不整合界面的部位。这种钼与铅锌矿的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构成一个很好的成矿系统,斑岩-矽卡岩钼矿与铅锌银矿互为找矿的指示标志。矿床模型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此类矿床组合的找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模型 斑岩钼矿 脉状 中生代 东秦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含矿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左力艳 侯增谦 +3 位作者 孟祥金 杨志明 宋玉财 李政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50-1456,共7页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典型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对于该矿床的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至今仍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本文通过对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斑岩(花岗斑岩)样品中的锆石11个测试点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得...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典型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对于该矿床的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至今仍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本文通过对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斑岩(花岗斑岩)样品中的锆石11个测试点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得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2.0±2)Ma(MSWD=1.4),因此,认为冷水坑花岗斑岩的形成年代为(162.0±2)Ma。冷水坑含矿斑岩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高度一致,成岩年龄与成矿作用开始时间差异不明显。此外,由冷水坑矿床成岩和成矿年龄数据推断出矿化持续时间约27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坑 斑岩型 矿床 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AR-AR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东珺铅锌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斌 李进文 +4 位作者 张德全 朱广仁 佘宏全 董英君 谭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60,共8页
东珺矿床位于海拉尔侏罗纪火山断陷盆地,具有热液蚀变明显、断裂构造控矿显著、矿体多且规模小等特征,为一产于火山岩中的典型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火山岩含碱量较高(K2O+Na2O=5.93%~8.26%),Na2O/K2O平均为1.81,轻稀土相对富集(LaN/YbN=1... 东珺矿床位于海拉尔侏罗纪火山断陷盆地,具有热液蚀变明显、断裂构造控矿显著、矿体多且规模小等特征,为一产于火山岩中的典型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火山岩含碱量较高(K2O+Na2O=5.93%~8.26%),Na2O/K2O平均为1.81,轻稀土相对富集(LaN/YbN=16.72~23.31),具轻微的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高场强元素富集,Nb、Ta、Ti相对于LREE和LILE亏损。矿石硫化物δ34S介于+4.48‰~+6.97‰,具幔源硫特征。矿石硫化物n(206Pb)/n(204Pb)、n(207Pb)/n(204Pb)、n(208Pb)/n(204Pb)分别变化于18.3143~18.4315、15.4934~15.6265、37.9810~38.4236,显示铀铅富集,钍铅微弱亏损。火山岩[n(87Sr)/n(86Sr)]i=0.70506~0.70512,[n(143Nd)/n(147Nd)]i=0.512521~0.512602,εNd(t)值变化于1.4~2.9。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系统或赋矿围岩,岩浆主要来源于轻稀土富集地幔,可能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铅锌银矿床的S、Pb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17
作者 臧文栓 孟祥金 +1 位作者 杨竹森 叶培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3-1397,共5页
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北侧的铅锌银矿化带是冈底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对冈底斯北侧铅锌银矿带的3个典型矿床进行的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分析显示,各个矿床的金属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δ34S为-3.9‰~... 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北侧的铅锌银矿化带是冈底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对冈底斯北侧铅锌银矿带的3个典型矿床进行的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分析显示,各个矿床的金属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δ34S为-3.9‰~-1.1‰,均值-2.42‰,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床的S同位素组成接近。3个矿床矿石矿物的206Pb/204Pb范围为18.51523~19.76144,207Pb/204Pb变化于15.56129~15.85036之间,208Pb/204P介于38.50412~40.29409之间。3个铅锌银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可能指示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源。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多偏离造山带Pb演化曲线而靠近上地壳Pb演化线。3个铅锌矿床的S、Pb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部地壳,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同位素 PbN住素 矿床 冈底斯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英文) 被引量:50
18
作者 韩润生 邹海俊 +2 位作者 胡彬 胡熠昭 薛传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09-2118,共10页
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域滇东北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中-大型铅锌(银)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 NE 向层间断裂带和猫猫山倒转背斜的控制。主要脉石矿物(铁方解石、方解石及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发育,一般... 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域滇东北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中-大型铅锌(银)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 NE 向层间断裂带和猫猫山倒转背斜的控制。主要脉石矿物(铁方解石、方解石及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发育,一般较小(3~15μm),主要为纯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常沿矿物结晶面密集成群展布。成矿流体属 Na^+ -K^+ -Ca^(2+)-CI^- -F^- 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18(C,盐度为4.1 wt%~9.5 wt% NaCl,成矿压力为406×10~5~570×10~5Pa。在主要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Na^+/K^+(1.54~4.53)与 Cl^-/F^-(0.72~156.33)较高,而重晶石流体包裹体中 Na^+/K^+(0.32~8.36)与 Cl^-/F^-(1.06~16.77)较低。成矿流体的(D 为-23‰~-64‰,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流体包体(^(18)O_(v-SMOW)依次为0.3‰~6.2‰,-9.0‰~3.4‰和-6.8‰~-12.7‰。脉石矿物的(^(13)C_(v-PDB)为-1.1‰~-3.7‰。以上信息更好地揭示了成矿流体是变质水、岩浆水和建造水混合的产物,它们与沉积作用、昆阳群基底的变质作用及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该矿床本身可能是富含铅、锌、银等成矿流体对流循环沿构造"贯入"而成。该矿床不同于典型的 MVT 型铅锌矿床,是一碳酸盐岩为主岩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来源 碳酸盐岩为主岩的( 锗)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比利亚谷铅锌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涛涛 赵东芳 +2 位作者 邵军 鲍庆中 王宏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2-1252,共11页
比利亚谷铅锌银矿位于海拉尔—根河中生代火山盆地北西缘地区。该矿床赋存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矿体呈脉状产出。赋矿围岩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成岩时代为(159.2&... 比利亚谷铅锌银矿位于海拉尔—根河中生代火山盆地北西缘地区。该矿床赋存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矿体呈脉状产出。赋矿围岩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成岩时代为(159.2±1.8)Ma,并依据赋矿围岩与成矿的关系推测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矿床赋矿围岩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流纹岩的主量元素具有富硅(68.31%~77.18%)、富钾(3.39%~4.28%)、低钠(0.14%~0.18%)、高铝(11.74%~14.93%)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REE总量较低(93.65×10^(-6)98.94×10^(-6)),以轻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和重稀土分异明显、弱的Ce负异常和Eu负异常为特征;结合岩石具有亏损Sr、高度富集轻稀土等特征认为火山岩产于板内,与其有关的岩浆可能来源于上地幔,并混染了壳源物质。综合本次研究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初步认为矿床形成于鄂霍次克板块剪刀式闭合时期的拉张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测年 矿床成因 比利亚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朱笑青 张乾 +1 位作者 何玉良 邵树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60,共9页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论证了孟恩陶勒盖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 ,矿床相对于岩浆岩围岩是后成的 ,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只是为矿床提供了储存空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的成因...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论证了孟恩陶勒盖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 ,矿床相对于岩浆岩围岩是后成的 ,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只是为矿床提供了储存空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的成因与可能位于深部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 ,成矿元素及硫主要来自岩浆 ,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因此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成因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