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粒咖啡果皮色素大孔树脂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孙坤 吴思睿 +5 位作者 杨蒨 董仕豪 资璐熙 王宝昌 韩龙 郭磊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研究云南小粒咖啡果皮色素最佳提取、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和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确定色素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考察粗色素及纯化后色素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云南小粒... 为了研究云南小粒咖啡果皮色素最佳提取、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和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确定色素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考察粗色素及纯化后色素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云南小粒咖啡果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功率241 W、超声时间48 min、液料比55 mL/g,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74.47%。采用X-5大孔树脂的最佳纯化条件:上样浓度6 mg/mL、上样流速2 mL/min,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流速3 mL/min,该条件下色素纯化效率为55.38%。粗色素清除DPPH·、ABTS^(+)·和·OH的IC_(50)值分别为(0.1788±0.0124)、(0.4084±0.0115)、(0.2492±0.0152)mg/mL;纯化后色素清除DPPH·、ABTS^(+)·和·OH的IC_(50)值分别为(0.0774±0.0007)、(0.1220±0.0047)、(0.0963±0.0114) mg/mL。云南小粒咖啡果皮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且纯化后色素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结果为云南小粒咖啡果皮色素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小粒咖啡果皮色素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和改性方式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娇 汪玉洁 +2 位作者 杨丽华 唐金山 宋志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5-124,共10页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分别采用盐酸浸提法(traditional acid extraction,TAE)、微波辅助法(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超声波辅助法(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UAE)提取果皮中的果胶,通过酸碱改性和热改性方法对...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分别采用盐酸浸提法(traditional acid extraction,TAE)、微波辅助法(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超声波辅助法(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UAE)提取果皮中的果胶,通过酸碱改性和热改性方法对3种方法提取的果胶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前后的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和表面形貌等理化性质,并考察改性前后的果胶对DPPH自由基、·OH、·O_(2)^(-)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的果胶得率为:MAE法(7.24%)>UAE法(6.88%)>TAE法(5.21%),MAE法和UAE法的果胶得率无显著差异(P>0.05);改性前后9种果胶(A_(1)~A_(3),B_(1)~B_(3),C_(1)~C_(3))的阿拉伯糖、半乳糖均相对较高;改性后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均升高,酯化度均降低,质地较为疏松、有空腔结构或片层结构。改性后的果胶对DPPH自由基、·OH、·O_(2)^(-)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均随果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果胶质量浓度为3.2 mg/mL时,清除能力为:酸碱改性果胶>热改性果胶>未改性果胶,其中,酸碱改性果胶对DPPH自由基和·OH的去除率均大于80%,对·O_(2)^(-)的清除率大于75%,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大于85%。该结果对云南小粒咖啡皮渣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果皮 果胶 改性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中果胶的提取及其水解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娇 付文相 +2 位作者 杨丽华 侯洪波 宋志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9-84,110,共7页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提取工艺,并初步测定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理化性质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云南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pH为1.5,提取温...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提取工艺,并初步测定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理化性质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云南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pH为1.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为100 min,在此条件下咖啡果皮果胶的得率为15.13%。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71%,酯化度为70.07%,干燥失重10.17%,总灰分为22.75%,pH为2.61,酸不溶性灰分为1.57%,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小粒咖啡果皮果胶水解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8 g/L,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16 g/L,与山梨酸钾相比较弱;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4和8 g/L,和山梨酸钾相当。研究结果为咖啡果皮废料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果皮 果胶 理化性质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