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活化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爱华 陈荣华 +6 位作者 黄松明 吴元俊 费莉 郭梅 潘晓勤 姜新猷 蔡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 - κB(NF- κB)活化及其与蛋白尿、肾小管间质损害和趋化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阿霉素肾病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 (6 m g/kg)制备。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肾皮质区小管间质损... 目的 :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 - κB(NF- κB)活化及其与蛋白尿、肾小管间质损害和趋化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阿霉素肾病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 (6 m g/kg)制备。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肾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程度、NF- κB活化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MCP- 1)表达。结果 :阿霉素肾病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及明显的皮质区肾小管间质损害。肾皮质区 NF- κB活化及 MCP- 1表达显著增强 ,且与蛋白尿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NF- κB活化介导了非免疫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时皮质区肾小管间质损害及诱导趋化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核因子-KB 单核细胞核化蛋白-1 小管间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利少阳法对Ms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部位PDGF-BB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国霞 黄文政 +1 位作者 王巍 朱小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观察疏利少阳法对Ms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部位PDGF-B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传统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疏利少阳法对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保护作... 目的:观察疏利少阳法对Ms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部位PDGF-B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传统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疏利少阳法对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保护作用。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小管间质损害部位PDGF-BB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设立苯那普利为对照组。结果:第12周,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害部位PDGF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中、西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分别<0.01、0.05),且疏利少阳法中药明显优于西药苯那普利(P<0.01)。第16周,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害部位PDGFmRNA的表达仍居高不下(P<0.01),中药治疗组继续起作用(P<0.01),而西药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疏利少阳法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小管间质损害 疏利少阳法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实验研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损害对小儿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预后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沈茜 徐虹 +1 位作者 宋善路 曹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8-299,共2页
多年来肾小球疾病研究的重点主要围绕肾小球病变展开,但近来人们注意到许多肾小球疾病小球病变和小管间质病变并不平行,具有同等程度肾小球病变的患者,可因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不等而预后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微... 多年来肾小球疾病研究的重点主要围绕肾小球病变展开,但近来人们注意到许多肾小球疾病小球病变和小管间质病变并不平行,具有同等程度肾小球病变的患者,可因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不等而预后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微小病变(MCD)患儿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探讨肾小管间质改变对其预后的影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预后 小管间质损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尿蛋白类型、小管间质损害及激素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华松 高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蛋白尿类型、小管间质损害及激素疗效的关系,检测68例NS患儿尿蛋白类型,测定30例健康儿童及患儿24h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Tamm-Horsfall蛋白(THP)。结果27例非选择性蛋白尿者(N...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蛋白尿类型、小管间质损害及激素疗效的关系,检测68例NS患儿尿蛋白类型,测定30例健康儿童及患儿24h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Tamm-Horsfall蛋白(THP)。结果27例非选择性蛋白尿者(NSPU组)尿α_1-MG、β_2-MG显著高于41例选择性蛋白尿者(SPU组)及健康儿童,而尿THP显著低于SPU组及健康儿童(P<0.01)。激素治疗8周后,NSPU组未缓解者(66.7%)显著多于SPU组7.3%,(P<0.01)。本文表明NSPU患儿存在着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其激素疗效差,提示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蛋白尿 小管间质损害 激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干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实验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莉 陈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13-315,共3页
目前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在其治疗方面中医中药有其独到的方面,很多实验发现一些单味中药具有保护肾功能,防止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纤维化,就此做一个... 目前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在其治疗方面中医中药有其独到的方面,很多实验发现一些单味中药具有保护肾功能,防止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纤维化,就此做一个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中药 小管间质损害 干预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成分异常与获得性肾囊肿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
6
作者 袁海 刘建社 张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7-567,共1页
为探讨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异常与获得性肾囊肿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建立化学诱导的获得性肾囊肿疾病(ARC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损害级别的小管间质ECM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 为探讨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异常与获得性肾囊肿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建立化学诱导的获得性肾囊肿疾病(ARC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损害级别的小管间质ECM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 细胞成分异常 获得性肾囊肿 大鼠 小管间质损害 层粘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及其IL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晓刚 甘华 吕智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1-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肾组织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1.d-1干预,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肾组织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1.d-1干预,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实验第4周、10周及20周后各组分别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测定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肾间质IL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从第4周开始,高脂饮食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血脂水平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出现融合、浊肿、坏死,肾小管萎缩,管腔结构消失,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残余的小管上皮出现空泡变性,管壁变薄,代偿性扩张,肾组织ILK的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喂养时间延长,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明显;而辛伐他汀组与相同时点高脂饮食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明显减轻。结论:高脂饮食大鼠存在有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并可能与肾组织ILK表达明显增多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间质ILK的表达,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小管间质损害 整合素连接激酶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附49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政 黎磊石 +2 位作者 李莉 蒋炜 严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100-103,175-176,共6页
本文前瞻性地观察了49例肾功能正常的各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对其小管间质病变的病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示33例(61.2%)可见明显小管间质损害,22例(44.9%)出现明显的尿酸化功能异常;而近曲小管病变轻,小管间质损害... 本文前瞻性地观察了49例肾功能正常的各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对其小管间质病变的病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示33例(61.2%)可见明显小管间质损害,22例(44.9%)出现明显的尿酸化功能异常;而近曲小管病变轻,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表现少见。尿酸化功能异常者常合并有贫血及尿浓缩功能障碍,其小管间质及小球病变均较重,免疫学异常明显,血清补体C_3、C_4水平常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小管间质损害 尿酸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尿在成人紫癜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冬妍 文煜冰 +1 位作者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尿在成人紫癜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少量、中等量蛋白尿患者分别占40.8%和37.9%,大量蛋白尿患者占21.4%。蛋白尿程度越重的患者,... 目的探讨蛋白尿在成人紫癜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少量、中等量蛋白尿患者分别占40.8%和37.9%,大量蛋白尿患者占21.4%。蛋白尿程度越重的患者,血压、血胆固醇水平越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血管损害加重(P<0.01)。结论蛋白尿能够间接反映紫癜性肾炎肾脏病变的轻重,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肾脏的各项病理改变加重、肾小球损害与肾小管间质、血管的病变程度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蛋白尿 肾小球损害 小管间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红霉素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与膜表面蛋白CD44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云峰 陈荣华 +2 位作者 黄松明 郭梅 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7,F00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膜表面蛋白CD44在大鼠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观察柔红霉素所致的大鼠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不同时相肾组织中CD44mRNA表达,及其与进行性肾小... 目的:探讨细胞膜表面蛋白CD44在大鼠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观察柔红霉素所致的大鼠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不同时相肾组织中CD44mRNA表达,及其与进行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关系。结果: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中CD44mRNA表达显著增高,主要位于足细胞、肾小囊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部分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大鼠进行性肾小球硬化中肾小球内CD44mRNA阳性细胞百分数增高,且与肾小球硬化程度正相关。结论:CD44可能在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表面蛋白 肾小球硬化 小管间质损害 原位杂交 CD44 mRNA 柔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傅辰生 徐元钊 +4 位作者 张志刚 陶凤武 廖履坦 郭慕依 丁小强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早期临床表现、生化与病理指标与患者 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关系 ,为指导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对 5 5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生化、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病程初期的 2 4h尿...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早期临床表现、生化与病理指标与患者 5年肾功能稳定率的关系 ,为指导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对 5 5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生化、病理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病程初期的 2 4h尿蛋白定量越高 ,间质炎症、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越严重 ,慢性病变越严重 ,则肾功能恶化危险性越大。结论  2 4h尿蛋白定量、间质炎症、间质纤维化程度及小管萎缩 ,是能够提示狼疮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预后 小管间质损害 COX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