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气压胀接成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智跃
蒋占四
+3 位作者
丁泽良
杜王芳
李凯
陈雪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4-563,共10页
管翅式换热器是制冷行业中最常用的换热器形式,其换热管的胀接性能决定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本文提出了管翅式换热器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单向流固耦合瞬态数值模拟方法,对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的流体和固体域的流动和变形特征开展了...
管翅式换热器是制冷行业中最常用的换热器形式,其换热管的胀接性能决定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本文提出了管翅式换热器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单向流固耦合瞬态数值模拟方法,对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的流体和固体域的流动和变形特征开展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换热管和翅片的胀接成形要求和胀后管径要求,气压胀接压力的合理范围为P=12.5 MPa,与理论公式推导值一致.根据管翅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换热管接头处应力远大于其屈服极限66 MPa,翅片接头处应力刚好略大于其屈服极限132 MPa,满足胀接成形要求.胀后的换热管直径随着压力的增加其管径增大,换热管的径向位移在水平方向较小,垂直方向较大,其最大和最小位移差约为0.03 mm.探究了管翅间残余接触压力随胀接压力的变化,残余接触压力随胀接压力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当胀接压力使得翅片内孔发生屈服后,继续增大胀接压力会导致胀接不完全.最后研究了保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压时间的增加对胀接效果并没有明显影响.相关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气压胀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
流固耦合
气压胀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仿真与改进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联进
巫江虹
薛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1-648,共8页
针对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优化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热泵空调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及修正稳态仿真模型.小管径换热器由于管径减小,换热系数增大,基于经过修正的系统稳态仿真模型,提出换热器采用小管径的改进方法.仿真结...
针对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优化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热泵空调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及修正稳态仿真模型.小管径换热器由于管径减小,换热系数增大,基于经过修正的系统稳态仿真模型,提出换热器采用小管径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小管径换热器到客车空调系统,额定制冷量(制热量)为23.2kW(20.9kW),制冷EER(制热COP)为3.14(2.75),性能有所提高但离设计要求有一定距离.分析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可知,系统的循环质量流量低于设计值,压缩机能力不足,高效涡旋压缩机不仅排量增大,而且压缩机的制冷COP达到3.45,两个因素导致系统能效提高.将小管径换热器与高效涡旋压缩机应用于同一热泵空调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额定制冷量(制热量)为26.4kW(23.4kW),整机制冷EER(制热COP)为3.64(3.16),基本达到额定制冷量(制热量)为26kW(22kW)、制冷EER(制热COP)为3.2(2.8)的改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热泵空调
稳态仿真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气压胀接成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智跃
蒋占四
丁泽良
杜王芳
李凯
陈雪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珠海华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4-56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62011)
广西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专项(桂科ZY20198017)
+2 种基金
第七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1QNRC001)
珠海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ZH22017001210104PWC)
珠海市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ZH22036201210146PWC)资助。
文摘
管翅式换热器是制冷行业中最常用的换热器形式,其换热管的胀接性能决定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本文提出了管翅式换热器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单向流固耦合瞬态数值模拟方法,对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的流体和固体域的流动和变形特征开展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换热管和翅片的胀接成形要求和胀后管径要求,气压胀接压力的合理范围为P=12.5 MPa,与理论公式推导值一致.根据管翅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换热管接头处应力远大于其屈服极限66 MPa,翅片接头处应力刚好略大于其屈服极限132 MPa,满足胀接成形要求.胀后的换热管直径随着压力的增加其管径增大,换热管的径向位移在水平方向较小,垂直方向较大,其最大和最小位移差约为0.03 mm.探究了管翅间残余接触压力随胀接压力的变化,残余接触压力随胀接压力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当胀接压力使得翅片内孔发生屈服后,继续增大胀接压力会导致胀接不完全.最后研究了保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压时间的增加对胀接效果并没有明显影响.相关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气压胀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
流固耦合
气压胀接
Keywords
small fin-tube heat exchanger
fluid-solid coupling
pneumatic expansion
分类号
TH49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3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仿真与改进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联进
巫江虹
薛志强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1-648,共8页
基金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资助项目(C/III/S/15/398)
2018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优化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热泵空调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及修正稳态仿真模型.小管径换热器由于管径减小,换热系数增大,基于经过修正的系统稳态仿真模型,提出换热器采用小管径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小管径换热器到客车空调系统,额定制冷量(制热量)为23.2kW(20.9kW),制冷EER(制热COP)为3.14(2.75),性能有所提高但离设计要求有一定距离.分析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可知,系统的循环质量流量低于设计值,压缩机能力不足,高效涡旋压缩机不仅排量增大,而且压缩机的制冷COP达到3.45,两个因素导致系统能效提高.将小管径换热器与高效涡旋压缩机应用于同一热泵空调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额定制冷量(制热量)为26.4kW(23.4kW),整机制冷EER(制热COP)为3.64(3.16),基本达到额定制冷量(制热量)为26kW(22kW)、制冷EER(制热COP)为3.2(2.8)的改进目标.
关键词
电动客车
热泵空调
稳态仿真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
Keywords
electric bus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teady-state simulation
tube-fin heat exchanger with small diameter tube
分类号
U46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气压胀接成形机理研究
郑智跃
蒋占四
丁泽良
杜王芳
李凯
陈雪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仿真与改进
韩联进
巫江虹
薛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