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域小稻蝗mtDNA部分序列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任竹梅 马恩波 郭亚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7,共7页
测定了 9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小稻蝗Oxyaintricata (St l)共 3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mt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 ,比较其同源性 ,计算核苷酸组成 ,并用瘤锥蝗科的曲尾似橄蝗Pseudomorphacrishollisi和斑腿蝗科的芋蝗Gesonulapuncti frons... 测定了 9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小稻蝗Oxyaintricata (St l)共 3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mt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 ,比较其同源性 ,计算核苷酸组成 ,并用瘤锥蝗科的曲尾似橄蝗Pseudomorphacrishollisi和斑腿蝗科的芋蝗Gesonulapuncti frons作外群构建NJ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小稻蝗 432bp的序列中 ,A +T约占 70 3 % ,其中 30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 (约占所测核苷酸的 6 9% ) ,有 5个位点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异。就每个氨基酸密码子来看 ,第 3位点的A +T含量较高 ,达90 4%。由NJ树显示 ,小稻蝗mtDNA细胞色素b序列不同单倍型之间有一定的分歧 ,形成不同的簇类关系 ,其分枝与地理分布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但总体上看 ,这种簇类关系基本上呈平行分布 ,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稻 MT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稻蝗卵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国芳 颜增光 何达崇 《广西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小稻蝗卵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小稻蝗卵含碳水化合物 11.0 % ,还原糖 0 .4% ,脂肪 12 .8% ,粗蛋白40 .4% ,灰分 2 .4% ,水分 33.2 % ,氨基酸总量 31.45 % ,VA6 949μg/kg,VB1 2 6 .8mg/kg,VE8.7mg/kg以及丰富的矿物元素。
关键词 小稻 营养成分 药用斑蝥 人工饲养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碳酸氢根对水稻根区重要有机酸分布的影响与水稻品种耐缺Zn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燕 杨肖娥 杨玉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7-391,共5页
选用缺 Zn敏感水稻品种 IR2 6和耐缺 Zn水稻品种 IR8192 - 31- 2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 Zn敏感和耐性水稻品种根生长和根区主要有机酸分布受 HCO-3 影响的差异。在低锌浓度下 ,HCO-3 严重抑制敏感品种根系生长 ,而对耐性品种... 选用缺 Zn敏感水稻品种 IR2 6和耐缺 Zn水稻品种 IR8192 - 31- 2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 Zn敏感和耐性水稻品种根生长和根区主要有机酸分布受 HCO-3 影响的差异。在低锌浓度下 ,HCO-3 严重抑制敏感品种根系生长 ,而对耐性品种影响很小 ;苹果酸在敏感品种根区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 >分生区 >根毛区 ,而在耐性品种根区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和分生区浓度相近 ,但均高于根毛区。敏感品种和耐性品种根的分生区中苹果酸浓度相近 ,而敏感品种伸长区苹果酸的浓度明显高于耐性品种。柠檬酸在两种水稻品种根中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 >分生区和根毛区 ,并且柠檬酸在敏感品种根区各部位积累浓度均高于耐性品种。以上结果表明 HCO-3 对根生长抑制敏感区域是根的伸长区 ,水稻品种对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锌敏感品种 耐缺锌品种 重碳酸氢根 根区有机酸分布 小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前毅 黄育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9-80,共2页
种子包衣是利用种子机械将高科技产品种衣剂均匀地涂布在种子表面,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水平的一项先进的种子加工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已在我国北方玉米、小麦、棉花上得到推广应用,但在水稻上没有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是水稻良种包... 种子包衣是利用种子机械将高科技产品种衣剂均匀地涂布在种子表面,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水平的一项先进的种子加工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已在我国北方玉米、小麦、棉花上得到推广应用,但在水稻上没有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是水稻良种包衣后要通过浸种摧芽水田育秧过程,包衣效果是否真实可靠证据不足。为此,本文就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及效果作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稻 种子包衣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种糯性基因的异常分离及其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云碧 申宗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92,共4页
水稻的糯性基因控制着籽粒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糯与非糯水稻的杂种中,曾发现一些F2中糯性纯合体显著少于25%,使分离比偏离正常的 3:1,这种趋势在远缘杂交组合中尤为明显,已知存在某些对异常分离起作用的因子。与胚乳糯性基因wx连锁... 水稻的糯性基因控制着籽粒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糯与非糯水稻的杂种中,曾发现一些F2中糯性纯合体显著少于25%,使分离比偏离正常的 3:1,这种趋势在远缘杂交组合中尤为明显,已知存在某些对异常分离起作用的因子。与胚乳糯性基因wx连锁的F1不育基因以及花粉竞争所引起的配子选择被认为是造成分离异常的主要因子。我们对糯稻品种所配亚种间杂种的研究发现,糯性基因的异常分离具有糯性纯合体偏少和偏多两个方向,且与F1育性基因无关。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分离 糯性基因 籼粳杂种 小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主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评价及病菌生理小种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富 程开禄 +3 位作者 潘学贤 刘牛 罗林明 卿雨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6,共5页
对四川省 30个主要杂交稻品种抗稻瘟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叶瘟 4~ 5级、颈瘟 1~ 5级 ,表现抗和中抗的品种有Ⅱ优 44 8,冈优 1 82 ,菲优多 1 ,冈优多 1 ,汕优多 1和冈优 6 1 5等 1 8个。对来自四川省主栽品种冈优 2 2、汕优多1等品种上... 对四川省 30个主要杂交稻品种抗稻瘟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叶瘟 4~ 5级、颈瘟 1~ 5级 ,表现抗和中抗的品种有Ⅱ优 44 8,冈优 1 82 ,菲优多 1 ,冈优多 1 ,汕优多 1和冈优 6 1 5等 1 8个。对来自四川省主栽品种冈优 2 2、汕优多1等品种上的稻瘟病菌 1 75个有效单孢菌株测定结果表明 ,病菌生理小种由 6群 44个小种组成 ,以ZB群为优势种群 ,出现频率为 49 71 % ,其次 ,ZA ,ZC群出现频率分别为 1 8 2 9%和 2 3 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稻 稻瘟病 品种抗性 病菌生理小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水稻小穗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连敏 李茜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6,共5页
小孢子发育阶段的低温(16℃、12℃)处理均使合江19号和龙粳1号品种的抽穗、开花、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延迟,花粉粒中的淀粉含量减少,叶片失绿以及不育率提高。不同穗位小穗的不育状况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一级枝梗小穗与二级枝梗小穗的不... 小孢子发育阶段的低温(16℃、12℃)处理均使合江19号和龙粳1号品种的抽穗、开花、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延迟,花粉粒中的淀粉含量减少,叶片失绿以及不育率提高。不同穗位小穗的不育状况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一级枝梗小穗与二级枝梗小穗的不育率几乎相同;上位枝梗的不育率高于下位枝梗的不育率,一级枝梗上随粒位的升高不育率有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随低温强度的加重表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稻 小穗结实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稻新品系比较试验简报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新福 林荣光 +1 位作者 郑其晶 林海琨 《福建稻麦科技》 1995年第1期29-39,共11页
通过20个黑稻新品系田间比较试验,筛选出H11、H12、H13、H14、H20等5个产量较高的新品系;从农艺性状主成分的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千粒重是制约其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黑稻 新品系 小稻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突变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郭光荣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小稻 诱发突变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小球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玉雷 林泽善 +1 位作者 孟繁荣 王桂芹 《垦殖与稻作》 2000年第4期30-32,共3页
经调查研究黑龙江省水稻菌核病有 3种 :小球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 ,其中小球菌核病危害最重。用施保克、三唑酮、稻病宁。
关键词 小球菌核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小稻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品种试验研究综述(上)
11
作者 董致瑞 《宁夏农林科技》 1989年第1期8-10,共3页
30多年来,以早熟、高产、优质、多抗为选育目标,以品种间有性杂交为主,运用引种鉴定、系统选育、辐射、花培、温室增代、南北繁殖等多种方法,先后推出麦稻优良品种各20多个.小麦主栽品种已经更新4次,水稻正经历第4次品种更新.
关键词 小麦 小稻 品种 宁夏 黄灌区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品种试验研究综述(下)
12
作者 董致瑞 《宁夏农林科技》 1989年第2期5-7,共3页
四、关于育种目标的实践与认识众所周知,选用良种是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对育种目标总的要求是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一)选育和选用适于密植增产的品种鉴于本区无霜期短、日照充足。
关键词 小麦 小稻 品种 宁夏 黄灌区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三化螟回升原因及防治对策
13
作者 朱玉流 王继宏 《安徽农业》 1997年第10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小稻 三化螟 发生原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