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0-2011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林
兰茗清
+5 位作者
张波
杨静
赵婧
顾中量
张培花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5-630,共6页
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能越夏,又能越冬的省份之一。对云南省小麦主产区的小麦条锈病菌进行生理小种分析,可了解病菌小种组成及分布频度,年度间变化等信息,为品种布局控制病害流行提供参考。本文用6个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特异分子标...
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能越夏,又能越冬的省份之一。对云南省小麦主产区的小麦条锈病菌进行生理小种分析,可了解病菌小种组成及分布频度,年度间变化等信息,为品种布局控制病害流行提供参考。本文用6个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特异分子标记(条中33,条中32,条中31,条中29,条中23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354份罹患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小麦主产区的生理小种组成大致相同,均表现为条中33和条中29的检出率最高,达79.38%和42.09%,为这些地区的优势小种;而条中31和条中23的检出率均较低,仅为0.28%和3.39%。本研究的重要优点是可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能够发现小面积病斑上的多个生理小种,因此对小种组成的分析更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
小麦条锈病菌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5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浦仕献
杨雅婷
+6 位作者
张培花
李锐
马艳
彭莞云
杨静
李成云
刘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5-30,共6页
用7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条中23,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V26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1 206份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条中33号生理小种(CYR33)在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
用7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条中23,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V26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1 206份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条中33号生理小种(CYR33)在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检出率都是最高的,其检出率都在90%以上,是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小种;在用近几年新出现的新菌系V26新菌系检测云南的小麦条锈菌时,发现V26新菌系在云南小麦条锈菌中的检出率也较高,各地的检出率均达72.0%以上,后期有可能上升为小麦条锈菌的优势小种;另外,单个病斑能够检出1-7个不等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而且95%以上的样品能够从单个病斑上检出3个或3个以上的生理小种,这暗示着小麦条锈病存在多个小种复合侵染的情况且很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
生理
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0-2011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林
兰茗清
张波
杨静
赵婧
顾中量
张培花
李成云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德宏州植保站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5-630,共6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35-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13CB127700)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CC004)
文摘
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既能越夏,又能越冬的省份之一。对云南省小麦主产区的小麦条锈病菌进行生理小种分析,可了解病菌小种组成及分布频度,年度间变化等信息,为品种布局控制病害流行提供参考。本文用6个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特异分子标记(条中33,条中32,条中31,条中29,条中23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354份罹患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小麦主产区的生理小种组成大致相同,均表现为条中33和条中29的检出率最高,达79.38%和42.09%,为这些地区的优势小种;而条中31和条中23的检出率均较低,仅为0.28%和3.39%。本研究的重要优点是可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能够发现小面积病斑上的多个生理小种,因此对小种组成的分析更具代表性。
关键词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
小麦条锈病菌
群体遗传结构
Keywords
race-specific-marker
Puccinia striifomis f. sp. tritici
popula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5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被引量:
2
2
作者
浦仕献
杨雅婷
张培花
李锐
马艳
彭莞云
杨静
李成云
刘林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德宏州植保植检站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植保植检站
云南省大理州植保植检站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13CB127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046)
文摘
用7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条中23,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V26和水源型)分析云南省小麦主产区采集的1 206份小麦条锈病的样品,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条中33号生理小种(CYR33)在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检出率都是最高的,其检出率都在90%以上,是云南各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小种;在用近几年新出现的新菌系V26新菌系检测云南的小麦条锈菌时,发现V26新菌系在云南小麦条锈菌中的检出率也较高,各地的检出率均达72.0%以上,后期有可能上升为小麦条锈菌的优势小种;另外,单个病斑能够检出1-7个不等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而且95%以上的样品能够从单个病斑上检出3个或3个以上的生理小种,这暗示着小麦条锈病存在多个小种复合侵染的情况且很普遍。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
生理
小种
Keywords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sp
tritici Eriks
race-specific-molecular-markers
physiological race
分类号
S435.12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0-2011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刘林
兰茗清
张波
杨静
赵婧
顾中量
张培花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小种特异分子标记分析2015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
浦仕献
杨雅婷
张培花
李锐
马艳
彭莞云
杨静
李成云
刘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