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1例
1
作者 杨叶 姬静璐 王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469-1471,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52 min,因“发现出生体质量低,双眼眼睑狭小52分钟”入院,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2)周剖宫产出生,出生体质量2140 g,身长44 cm,头围31 cm,Apgar评分正常,否认围生期缺氧、窒息史及生后抢救史。家族中存在类似病史,... 1病例资料。患儿,女,52 min,因“发现出生体质量低,双眼眼睑狭小52分钟”入院,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2)周剖宫产出生,出生体质量2140 g,身长44 cm,头围31 cm,Apgar评分正常,否认围生期缺氧、窒息史及生后抢救史。家族中存在类似病史,该患儿家系3代中其祖母及其父亲均有上睑下垂病史,基于先证者该疾病家族史情况,绘制该名患者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家族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 FOXL2基因 杂合变异 新生儿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ustarde术矫正小睑裂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丽 杨庆才 +1 位作者 刘驰 杨智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改良Mustarde术 矫正 小睑裂综合征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睑裂综合征家系FOXL2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琳琳 郑颖洁 +2 位作者 乔洁 宋怀东 范先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小睑裂综合征(BPES)遗传学发病机制,确定BPES家系临床表型,检测FOXL2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并追溯调查BPES大家系全体家系成员,对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眼部专科检查;对已收集到的BPES家系中全部患者按照眼科分型标准进行确诊... 目的探讨小睑裂综合征(BPES)遗传学发病机制,确定BPES家系临床表型,检测FOXL2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并追溯调查BPES大家系全体家系成员,对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眼部专科检查;对已收集到的BPES家系中全部患者按照眼科分型标准进行确诊、分型,即遗传学的表型确定;所有现存家系成员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检测(女性),女性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BEPS伴卵巢早衰(POF)患者行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兴奋试验。全体家系成员取外周血5 m L,常规提取DNA,纯化后的PCR产物送测序。结果该家系共24人,现存17人,其中BPES患者7例,现存6例BPES患者中,女性患者均存在生殖异常,为BEPSⅠ型,进一步完善该家系全部成员的体格检查及女性患者卵巢功能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血清学检查结果,支持POF的临床诊断。基因测序检测到FOXL2基因:C.429C>A(提前的中止密码)。结论系谱分析表明该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BPES存在遗传异质性,同一家系中不同个体间也有不同;基因测序检测到的FOXL2基因:C.429C>A(提前的中止密码)突变为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FOXL2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9例同患小睑裂综合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邸悦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32-1332,共1页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同患 三联手术治疗 眼部情况 眼球震颤 皮肤皱褶 病例报道 足月顺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家系分析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波 龙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933-934,共2页
0引言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congenital blepharophimosis syndrome),又称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倒向型内眦赘皮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和小睑裂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 0引言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congenital blepharophimosis syndrome),又称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倒向型内眦赘皮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和小睑裂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反向内眦赘皮,内眦间距增宽。本文对一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病例进行家系分析,全部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方法,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外观,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为2008/2010年在我院眼科病房收治的20例小睑裂综合征,其中男10例,女10例,计40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家系分析 先天性 手术治疗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内眦赘皮 下垂 狭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治疗小睑裂综合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章友 张士倩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小睑裂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间收治的小睑裂综合征15例。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Ⅰ期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术后睑裂长度平均增长3~5mm;睑裂宽度增大3~6mm;... 目的探讨小睑裂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间收治的小睑裂综合征15例。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Ⅰ期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术后睑裂长度平均增长3~5mm;睑裂宽度增大3~6mm;双眼内眦间距缩短7~12mm。结论改良Y-V成形及额肌瓣悬吊Ⅰ期手术治疗小睑裂综合征患者效果肯定。小睑裂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内眦赘皮 下垂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满意度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 林明 孙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9-19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时处置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患者3例4...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时处置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患者3例46眼,其中患者6例12眼有家族遗传史,2例4眼斜视,1例2眼眼球震颤。平均在5±1. 9岁行Ⅰ期手术,6±2. 7岁行Ⅱ期手术,手术分为Ⅰ期"Y-V"成形术、VonAmmon外眦成形术和Ⅱ期额肌瓣悬吊手术,术后随访观察12mo,评价与分析其疗效并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睑裂长度(PFL)从术前右眼17. 83±3. 1mm,左眼7. 87±2. 9mm延长至术后右眼23. 59±1. 7mm,左眼23. 59±1. 8mm;睑裂高度(PFH)从术前右眼2. 91±1. 4mm,左眼. 91±1. 2mm提高至术后右眼7. 89±0. 9mm,左眼7. 89±. 7mm;内眦赘皮的长度从术前18. 7±2. 1mm减少至术后7. 8±1. 8mm;内眦赘皮的宽度从术前3. 9±0. 8mm减少至术后1. 3±0. 8mm;内眦间距(IICD)从术前37. 70±3. 3mm缩短至术后30. 70±2. 6mm;角膜反射光点至上睑缘的距离(MRD1)从术前右眼-1. 67±1. 6mm,左眼-1. 80±1. 6mm均上升至术后右眼+3. 35±0. 7mm,左眼+3. 35±0. 6mm;IICD/PFL从术前2. 1±0. 2下降至术后1. 3±0. 4。满意度评分47±2. 1(满分60)分,患者对手术疗效及术后美容表现出较高满意度。结论: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患者通过分期手术即Ⅰ期"Y-V"成形术、Ammon外眦成形术和Ⅱ期额肌瓣悬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Y-V成形术 Ammon外眦成形术 额肌瓣悬吊术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睑裂综合征家系分析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波 沈勤 +2 位作者 黄佳美 何建玲 李海生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遗传学 家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