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槐小皱蝽的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兰玉 高洪杰 +2 位作者 张扩海 王玉玲 梅雪鸿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27-28,33,共3页
对刺槐小皱蝽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沂水县沂山林场设置3种药剂处理对刺槐小皱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敌百虫800倍液喷药、吡虫啉1倍液打孔注药和溴氰菊酯2倍液涂环对其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刺槐小皱蝽 生活习性 敌百虫 吡虫啉 溴氰菊酯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小皱蝽抗菌肽AMP-1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泽宏 杨星勇 +5 位作者 袁小红 罗克明 罗小英 张永军 郭余龙 裴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用昆虫生理盐水浸提小皱蝽成虫 ,浸提液冻干后 ,酸提取法制备粗提液 ,固相萃取 (SPE)初分级分离 ,活性洗脱组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纯化 ,进一步凝胶渗透色谱 (GP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纯化 ,分离得到一抗菌肽 ,茚三... 用昆虫生理盐水浸提小皱蝽成虫 ,浸提液冻干后 ,酸提取法制备粗提液 ,固相萃取 (SPE)初分级分离 ,活性洗脱组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纯化 ,进一步凝胶渗透色谱 (GP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纯化 ,分离得到一抗菌肽 ,茚三酮反应黄色 ,命名为AMP - 1。在 190nm~ 2 2 5nm短波紫外区 ,AMP - 1有紫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皱蝽 抗菌肽 纯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香虫与伪品小皱蝽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源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6-227,F0003,共3页
目的有效、准确地鉴定九香虫的真伪品。方法采用数码体视解剖镜和显微镜对九香虫及其混伪品小皱蝽的性状特征及粉末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二者翅脉性状差异明显;小皱蝽具有一种九香虫所没有的特殊毛窝类型,且镜检率很高,易于识别。... 目的有效、准确地鉴定九香虫的真伪品。方法采用数码体视解剖镜和显微镜对九香虫及其混伪品小皱蝽的性状特征及粉末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二者翅脉性状差异明显;小皱蝽具有一种九香虫所没有的特殊毛窝类型,且镜检率很高,易于识别。结论本研究对九香虫药材的品质鉴定及含有九香虫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小皱蝽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致小皱蝽自然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胜利 栾丰刚 +1 位作者 刘振邦 李增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2009年在浙江千岛湖小皱蝽种群中发生了由球孢白僵菌引起的流行病。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流行区内的132株球孢白僵菌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以探讨昆虫自然流行病的发生与病原种群异质性之间关系。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 2009年在浙江千岛湖小皱蝽种群中发生了由球孢白僵菌引起的流行病。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流行区内的132株球孢白僵菌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以探讨昆虫自然流行病的发生与病原种群异质性之间关系。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58个,占89.23%;总的遗传多样性和Shannom信息指数分别为0.220 1和0.352 1,表明引起小皱蝽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多样性随寄主种类增加而增加。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783将研究的菌株划分为7个分支,其中CladeⅠ和Ⅱ中共有119株,占总菌株数的90.15%。亚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463 0和0.290 0,说明亚种群间存在较高的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小皱蝽流行病无流行中心,引致本次小皱蝽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为多系的异质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皱蝽 球孢白僵菌 流行病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皱蝽抗真菌物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星勇 何清君 +1 位作者 卢晓风 裴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通过不同诱导方式和提取方法,从小皱蝽中筛选到一种抗真菌和细菌的物质AFS,反复冻融对AFS抗菌活性无影响,温度稳定性亦好。
关键词 小皱蝽 诱导 提取 抗真菌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皱蝽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兰杰 李传仁 潘欢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29,共2页
小皱蝽既是重要的槐树害虫,又是可药用的资源昆虫,该虫在湖北荆州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地表越冬,5月中旬进入繁殖期,但繁殖系数较低。产卵期成虫具有群集习性和护卵、护幼习性。
关键词 小皱蝽 年生活史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香虫及其伪品小皱蝽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有芳 曹米兰 +1 位作者 檀军 郭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5期11-14,共4页
小皱蝽为九香虫的伪品,市场上常被作为九香虫销售。本实验旨在用MTT法检测九香虫和小皱蝽血淋巴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长抑制作用,比较二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用九香虫和小皱蝽血淋巴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GC-... 小皱蝽为九香虫的伪品,市场上常被作为九香虫销售。本实验旨在用MTT法检测九香虫和小皱蝽血淋巴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长抑制作用,比较二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用九香虫和小皱蝽血淋巴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测定其抑制率。结果表明,九香虫和小皱蝽对SGC-7901细胞皆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浓度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和相同时间不同浓度(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小皱蝽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皆高于九香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小皱蝽 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 抑制率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防治刺槐小皱蝽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玉泉 张志玲 赵涛 《林业科技开发》 1992年第2期45-45,共1页
刺槐小皱蝽是刺槐幼林枝干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我场2000ha 刺槐更新幼林中危害严重,平均虫口500头/株以上,单株最高虫口达8000头。1990年5~9月,我们利用拟除虫菊酯农药进行防治试验,并推广防治733ha,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 刺槐小皱蝽是刺槐幼林枝干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我场2000ha 刺槐更新幼林中危害严重,平均虫口500头/株以上,单株最高虫口达8000头。1990年5~9月,我们利用拟除虫菊酯农药进行防治试验,并推广防治733ha,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供试材料 1)、20%灭扫利乳油,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2)、5%菜福灵乳油,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3)2.5%功夫乳油,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4)对照药剂:50%久效磷乳油,青岛农药厂生产。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小皱蝽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皱蝽卵若虫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9
作者 陈玉泉 《林业科技开发》 1996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小皱蝽 若虫 发育温度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小皱蝽和豆荚螟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新 何丽凯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4期25-25,共1页
本文对刺槐小皱蝽、豆荚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采取人工捕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减轻危害。
关键词 小皱蝽 豆荚螟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