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荒漠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的种群动态调节与模拟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彩琳
李自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415-1420,共6页
以分布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固沙植被中的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为例 ,研究了荒漠一年生植物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动态与调节机制 ,试验结果表明 :1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种群的续存与其种子库中种子的分批萌发对策密切相关 ;2同一个生...
以分布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固沙植被中的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为例 ,研究了荒漠一年生植物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动态与调节机制 ,试验结果表明 :1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种群的续存与其种子库中种子的分批萌发对策密切相关 ;2同一个生长季内 ,制约小画眉草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随降水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即当环境适宜度较小时 (干旱胁迫 ) ,非生物因子 (降水 )限制种群数量 ;当环境适宜度较大时 ,密度依赖的竞争作用调节种群大小 ;3在较长的生态时间尺度上土壤特性 (结皮厚度、养分含量 )也是影响小画眉草种群动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4小画眉草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 C型 ,说明该种是较为典型的 r-对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植物
小画眉草
种群动态调节
模拟
荒漠生境
时间尺度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画眉草亚科和芦苇短鞍型植硅体形态对比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映君
左昕昕
+2 位作者
裴瑶瑶
任琳
谢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育成形态和大小相近的短鞍型植硅体,迄今为止有关其详尽的形态对比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描述了5种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的茎叶和花穗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形态,并测量了植物不同部位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除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花穗短鞍型植硅体无凹边外,大部分短鞍型植硅体形态相似;进一步引入形态参数区分,画眉草亚科植物茎叶短鞍型植硅体的底长平均为(11.9±2.3)μm,鞍长平均为(8.1±1.9)μm,宽度平均为(12.2±2.7)μm,芦苇茎叶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11.9±2.2)μm,鞍长平均为(7.9±1.1)μm,宽度平均为(11.2±1.6)μm,表明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茎叶的短鞍型植硅体形态测量数据重合,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小画眉草花穗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8.3±1.0)μm,鞍长平均为(5.3±1.0)μm,宽度平均为(6.3±1.0)μm,远小于芦苇,因此可以将具有这种形态特征和参数的短鞍型植硅体划分为画眉草亚科。本研究旨在探索两种亚科植物短鞍型植硅体的区别,完善其在地层或沉积物中的鉴定,这对提高植硅体的古植被和古环境重建精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眉
草
亚科
小画眉草
芦苇
短鞍型植硅体
形态特征
形态参数
古环境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验室条件下两种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苏延桂
李新荣
+2 位作者
黄刚
李小军
郑敬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45-1851,共7页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深刻影响着土壤表层特性,进而对植物种子散布、萌发和定居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生物土壤结皮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很少见到,并且这些有限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争议。研究了不同年龄的两种...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深刻影响着土壤表层特性,进而对植物种子散布、萌发和定居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生物土壤结皮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很少见到,并且这些有限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争议。研究了不同年龄的两种生物土壤结皮(苔藓结皮和藻类结皮)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这两种结皮在失去活性前后对油蒿、雾冰藜和小画眉草(Eragrostispoaeoides)种子萌发的影响。苔藓和藻类结皮的出现对油蒿和雾冰藜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皮年龄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结皮类型和活性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的作用。雾冰藜在两种结皮上的萌发有显著的差异而油蒿和小画眉草在两种结皮上的萌发没有显著差异。活藻类显著地增加了三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活苔藓仅增加了油蒿和雾冰藜种子萌发量而对小画眉草种子的萌发没有作用,研究表明,生物土壤结皮对一些植物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结皮
苔藓结皮
种子萌发
油蒿
雾冰藜
小画眉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漠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的种群动态调节与模拟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彩琳
李自珍
机构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415-14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970 135
文摘
以分布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固沙植被中的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为例 ,研究了荒漠一年生植物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动态与调节机制 ,试验结果表明 :1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种群的续存与其种子库中种子的分批萌发对策密切相关 ;2同一个生长季内 ,制约小画眉草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随降水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即当环境适宜度较小时 (干旱胁迫 ) ,非生物因子 (降水 )限制种群数量 ;当环境适宜度较大时 ,密度依赖的竞争作用调节种群大小 ;3在较长的生态时间尺度上土壤特性 (结皮厚度、养分含量 )也是影响小画眉草种群动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4小画眉草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 C型 ,说明该种是较为典型的 r-对策者。
关键词
一年生植物
小画眉草
种群动态调节
模拟
荒漠生境
时间尺度
生活史
Keywords
desert habitat
Eragrostis poaeoides
population regulation
time scale
life history strategy
dynam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Q948.154 [生物学—植物学]
Q948.4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画眉草亚科和芦苇短鞍型植硅体形态对比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映君
左昕昕
裴瑶瑶
任琳
谢辉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东南环境考古中心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41、42077407)。
文摘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育成形态和大小相近的短鞍型植硅体,迄今为止有关其详尽的形态对比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描述了5种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的茎叶和花穗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形态,并测量了植物不同部位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除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花穗短鞍型植硅体无凹边外,大部分短鞍型植硅体形态相似;进一步引入形态参数区分,画眉草亚科植物茎叶短鞍型植硅体的底长平均为(11.9±2.3)μm,鞍长平均为(8.1±1.9)μm,宽度平均为(12.2±2.7)μm,芦苇茎叶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11.9±2.2)μm,鞍长平均为(7.9±1.1)μm,宽度平均为(11.2±1.6)μm,表明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茎叶的短鞍型植硅体形态测量数据重合,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小画眉草花穗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8.3±1.0)μm,鞍长平均为(5.3±1.0)μm,宽度平均为(6.3±1.0)μm,远小于芦苇,因此可以将具有这种形态特征和参数的短鞍型植硅体划分为画眉草亚科。本研究旨在探索两种亚科植物短鞍型植硅体的区别,完善其在地层或沉积物中的鉴定,这对提高植硅体的古植被和古环境重建精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画眉
草
亚科
小画眉草
芦苇
短鞍型植硅体
形态特征
形态参数
古环境重建
Keywords
Eragrostoideae
Eragrostis minor
Phragmites australis
short saddle phytolith
morphological featur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Q91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验室条件下两种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苏延桂
李新荣
黄刚
李小军
郑敬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45-18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4067101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O650442001)~~
文摘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深刻影响着土壤表层特性,进而对植物种子散布、萌发和定居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生物土壤结皮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很少见到,并且这些有限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争议。研究了不同年龄的两种生物土壤结皮(苔藓结皮和藻类结皮)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这两种结皮在失去活性前后对油蒿、雾冰藜和小画眉草(Eragrostispoaeoides)种子萌发的影响。苔藓和藻类结皮的出现对油蒿和雾冰藜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皮年龄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结皮类型和活性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的作用。雾冰藜在两种结皮上的萌发有显著的差异而油蒿和小画眉草在两种结皮上的萌发没有显著差异。活藻类显著地增加了三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活苔藓仅增加了油蒿和雾冰藜种子萌发量而对小画眉草种子的萌发没有作用,研究表明,生物土壤结皮对一些植物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藻类结皮
苔藓结皮
种子萌发
油蒿
雾冰藜
小画眉草
Keywords
algae crust
moss crust
seed germination
Artemisia ordosica
Bassia dasyphylla
Eragrostis poaeoides
分类号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荒漠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的种群动态调节与模拟
徐彩琳
李自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画眉草亚科和芦苇短鞍型植硅体形态对比
林映君
左昕昕
裴瑶瑶
任琳
谢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实验室条件下两种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苏延桂
李新荣
黄刚
李小军
郑敬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