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两种犀亚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维棠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3年第2期160-165,185-186,共8页
在两次发掘(1973年冬和1977年冬)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遗址时,都发现了犀类亚化石。一些科学家对此很重视。裴文中教授看了第一次发掘的标本后,曾多次强调这是对考古和地层古生物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一再嘱咐要着重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
爪哇
犀
印度
犀
小刺
小独角犀
双角
犀
苏门
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尖
颊齿
前刺
河姆渡
黄墓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两种犀亚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维棠
机构
浙江博物馆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3年第2期160-165,185-186,共8页
文摘
在两次发掘(1973年冬和1977年冬)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遗址时,都发现了犀类亚化石。一些科学家对此很重视。裴文中教授看了第一次发掘的标本后,曾多次强调这是对考古和地层古生物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一再嘱咐要着重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
爪哇
犀
印度
犀
小刺
小独角犀
双角
犀
苏门
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尖
颊齿
前刺
河姆渡
黄墓渡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两种犀亚化石及其意义
吴维棠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