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沈波 鞠桂芝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是一个经典的基因调控途径,它可使与小片段干扰性RNA序列互补的RNA发生降解。从其应用前景上说,它会成为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细胞内防御机制及维护RNA正常功能的重要工具,RNA干扰技术也会被应用于放射医学研究领域... 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是一个经典的基因调控途径,它可使与小片段干扰性RNA序列互补的RNA发生降解。从其应用前景上说,它会成为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细胞内防御机制及维护RNA正常功能的重要工具,RNA干扰技术也会被应用于放射医学研究领域,成为辐射敏感性、辐射效应及放射治疗等研究工作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干扰 小片段干扰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3-KiSS1-miRNA的构建及其在体内外沉默效应观察
2
作者 董红 李嫔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8-30,112,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Ki SS1基因的miRNA慢病毒质粒(LV3-Ki SS1-miRNA),并观察其在人胚肾293T细胞及SD大鼠体内的沉默效应。方法利用四质粒系统合成LV3-Ki SS1-miRNA,分别用LV3-Ki SS1-miRNA(观察组)、LV3-N-miRNA(对照病毒组)、细胞培养液(空... 目的构建靶向Ki SS1基因的miRNA慢病毒质粒(LV3-Ki SS1-miRNA),并观察其在人胚肾293T细胞及SD大鼠体内的沉默效应。方法利用四质粒系统合成LV3-Ki SS1-miRNA,分别用LV3-Ki SS1-miRNA(观察组)、LV3-N-miRNA(对照病毒组)、细胞培养液(空白对照组)与Ki SS1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Ki SS1共转染293T细胞,72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表达率,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Ki SS1 mRNA。将90只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30只,分别侧脑室注射LV3-Ki SS1-miRNA(干扰病毒组)、LV3-N-miRNA(对照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40μL,采用RT-PCT法检测30、35、45日龄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Ki SS1mRNA。结果空白对照组中无GFP表达,而观察组与对照病毒组的GFP表达率分别为89.4%、94.2%。观察组与对照病毒组、空白对照组比较Ki SS1 mRNA表达量减少(P均<0.01),沉默效率达到86%;对照病毒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干扰病毒组大鼠各日龄时下丘脑组织中Ki SS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病毒组(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LV3-Ki SS1-miRNA,并能高效、稳定地抑制293T细胞及SD大鼠下丘脑组织中Ki SS1 mi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KI SS1基因 基因干扰技术 微小核糖核酸 慢病毒载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复发后如何应对
3
作者 王振坤 《求医问药》 2010年第4期15-16,共2页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肝病.该病患者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其预后可明显优于乙肝的预后.治疗丙肝的最佳方案是联合使用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病毒唑).大多数急性丙肝患者和40%以上的慢性丙肝患者在应用这一方案...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肝病.该病患者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其预后可明显优于乙肝的预后.治疗丙肝的最佳方案是联合使用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病毒唑).大多数急性丙肝患者和40%以上的慢性丙肝患者在应用这一方案后,其肝功能可长期保持正常,临床症状可全部消失,丙肝病毒核糖核酸(丙肝病毒RNA)可长期转阴,从而达到治愈或接近治愈的效果.但临床实践证实,丙肝的复发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复发 聚乙二醇干扰 抗病毒治疗 病毒核糖核酸 丙肝患者 感染肝病 长效干扰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