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有抗白粉病基因的黑麦染色体小片段向小麦的转移 被引量:13
1
作者 符书兰 唐宗祥 +2 位作者 张怀琼 杨足君 任正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6-1400,共5页
利用感白粉病的小麦品种绵阳11的纯系和黑麦自交系R12杂交,在其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的BC1F5株系中选择小麦-黑麦异源易位系。根据已报道的黑麦特异重复序列pSc20H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用PCR方法鉴定了300个单体附加系的自交BC1F5株系,发... 利用感白粉病的小麦品种绵阳11的纯系和黑麦自交系R12杂交,在其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的BC1F5株系中选择小麦-黑麦异源易位系。根据已报道的黑麦特异重复序列pSc20H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用PCR方法鉴定了300个单体附加系的自交BC1F5株系,发现其中70个株系含有黑麦染色体成分。一个来源于6R单体附加系的小麦株系96Ⅱ691-830-98表现了对白粉病的高度抗性,PCR方法鉴定证明其含有黑麦染色体成分。对该株系作进一步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证明它的一对染色体的端部含有黑麦染色体的小片段。这一结果指出,含有抗白粉病基因的黑麦染色体6R小片段被引入了小麦。研究表明利用单体附加诱导染色体小片段易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PCR和GISH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检测外源染色体小片段的准确性和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小麦 白粉病 小片段易位 GISH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簇毛麦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传递率及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海燕 肖进 +5 位作者 袁春霞 徐涛 于春艳 孙昊杰 陈佩度 王秀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67,共7页
抗白粉病基因Pm21来自小麦近缘种簇毛麦。小麦一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18(T1AS·1AL-6VS)和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系NAU419(T4BS·4BL-6VS-4BL)携带Pm21,高抗白粉病,是小麦抗病育种新种质。为了对其育种利用提供依据,以NA... 抗白粉病基因Pm21来自小麦近缘种簇毛麦。小麦一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18(T1AS·1AL-6VS)和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系NAU419(T4BS·4BL-6VS-4BL)携带Pm21,高抗白粉病,是小麦抗病育种新种质。为了对其育种利用提供依据,以NAU418和NAU419为亲本分别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郑麦9023等12个小麦品种杂交,杂种F1再分别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农艺亲本进行正、反回交,研究两种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规律。DNA分子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ollen Mother Cell,PMC MI),两种易位染色体分别可以与对应的小麦染色体配对形成棒状二价体。正、反交结果分析表明,NAU418中的小片段顶端易位染色体T1AS·1AL-6VS通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8.00%~50.98%和7.89%~45.07%,NAU419中的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染色体T4BS·4BL-6VS-4BL通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29.17%~52.38%和7.69%~47.06%。表明2个易位系中的易位染色体都可以通过雌、雄配子传递,但是其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均显著低于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白粉病 小片段易位 配子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俊 朱欣果 +6 位作者 万洪深 王琴 唐宗祥 符书兰 杨足君 杨漫宇 杨武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0-598,共9页
黑麦(Secale cereale L.,RR)是改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的重要基因资源,将黑麦优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是小麦品种改良的有效途经之一。文章将四川地方品种蓬安白麦子(T.aestivum L.,AABBDD)与秦岭黑麦(S.cereale c... 黑麦(Secale cereale L.,RR)是改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的重要基因资源,将黑麦优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是小麦品种改良的有效途经之一。文章将四川地方品种蓬安白麦子(T.aestivum L.,AABBDD)与秦岭黑麦(S.cereale cv.Qinling,RR)杂交,染色体自动加倍获得八倍体小黑麦CD-13(AABBDDRR);通过顺序FISH和GISH分析,发现该八倍体小黑麦1RS端部与7DS的端部发生相互易位,是一个携带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染色体的八倍体小黑麦。利用八倍体小黑麦CD-13与四川推广小麦品种川麦42杂交、连续自交,获得包含60个株系的F5群体;对F5群体的58个株系进行GISH和FISH分析发现,其中13个株系含有1RS-7DS.7DL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在这13个株系中,株系811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是稳定的1RS-7DS.7DL小片段易位系;并且1RS特异分子标记和醇溶蛋白分析表明,1RS-7DS.7DL易位染色体1RS小片段的断裂点位于分子标记IB267-IAG95之间,不包含编码黑麦碱蛋白的Sec-1位点;同时1RS-7DS.7DL小片段易位系的千粒重与川麦42相当,远远高于八倍体小黑麦CD-13,对千粒重无负作用。因此,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1RS小片段上的优异基因及其遗传效应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RS-7DS.7DL 小片段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片段DNA未知SNPs的PCR SSCP检测方法分析(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姜运良 李宁 +1 位作者 胡晓湘 吴常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4-678,共5页
PCR SSCP是对未知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进行检测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易受片段大小的影响 .以大小在 2 0 0bp左右的PCR扩增产物为检测对象 ,对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 4℃条件下 ,10V cm恒... PCR SSCP是对未知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进行检测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易受片段大小的影响 .以大小在 2 0 0bp左右的PCR扩增产物为检测对象 ,对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 4℃条件下 ,10V cm恒压电泳 10~ 16h ,在上样缓冲液中加入10 %甘油 ,在 12 %~ 15 %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 (arc∶bis =2 9∶1)中加入 5 %甘油可改善分辨效果 ,可作为进行小片段DNA单个碱基突变的一般检测方法 .采用该方法在猪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中鉴定了 3个SNPs ,在猪的雌激素受体基因 (ESR)和兔的酪氨酸酶基因中各检测到 1处SNP ,说明该方法在小片段DNA的检测上是行之有效的 ,为基因组中未知SNPs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片段DNA 未知SNPs PCR-SSCP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非变性聚丙烯凝胶中回收小片段DNA的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小华 焦禹顺 +4 位作者 吴新儒 程亚增 侯烁 刘贯山 王元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2,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离、纯化特异性小片段DNA的首选方法,也是开展后续多种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本试验比较了改良煮沸法(液氮研磨+煮沸+低温浓缩)、煮沸法及直取法回收小片段DNA,以回收样品模板进行第二次PC... 利用高分辨率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离、纯化特异性小片段DNA的首选方法,也是开展后续多种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本试验比较了改良煮沸法(液氮研磨+煮沸+低温浓缩)、煮沸法及直取法回收小片段DNA,以回收样品模板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结果表明:改良方法回收的DNA的纯度高,特异性好,回收率与经典煮沸法相当。在保证回收产物的特异性时,用低温浓缩法替代乙醇/醋酸钠共沉淀也具有可行性及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性聚丙烯凝胶 DNA小片段 二次PCR 改良煮沸法 胶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细胞中小片段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谭晓华 张亚历 +1 位作者 姜泊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凋亡细胞中小片段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谭晓华,张亚历,姜泊,周殿元第一军医大学消化内科研究所,广州市,510515程序化细胞死亡或凋亡(apoptosis)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的主动性自杀过程[1... 凋亡细胞中小片段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谭晓华,张亚历,姜泊,周殿元第一军医大学消化内科研究所,广州市,510515程序化细胞死亡或凋亡(apoptosis)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的主动性自杀过程[1,2]。细胞凋亡在形态学、生化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DNA 小片段 提取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小片段法HRM基因分型体系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赵雪 +4 位作者 姜振峰 张东雪 韩英鹏 滕卫丽 李文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3-461,共9页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简单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优化并建立基于HRM的大豆SNP基因分型体系,是准确进行SNP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利用添加内标后的小片段法进行SNP基因分...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简单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优化并建立基于HRM的大豆SNP基因分型体系,是准确进行SNP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利用添加内标后的小片段法进行SNP基因分型体系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SNP引物时,最好使其PCR产物长度为50~80bp,熔解温度在72~82℃,Tm值介于55~62℃之间;10μLPCR反应体系中应包含25ngDNA模板,0.6pmolSNP引物,1μLLCGreen染料;PCR反应后,应在各点样孔分别加入3pmol的高、低温内标,然后进行变性处理和HRM分析。同时利用建立的基因分型体系对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了基因分型检测,能完全将其分成亲本的两种基因型,提高了SNP基因分型的准确性和效率。本研究建立的SNP基因分型体系为今后进行大豆SNP标记开发、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SNP HRM 基因分型 小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片段整群抽样法在计划免疫考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义林 叶冬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2-323,326,共3页
关键词 计划免疫接种率 整群抽样法 小片段 考评 容量比例概率 世界卫生组织 抽样方法 PPS法 批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法检测软组织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小片段mRNA
9
作者 魏永昆 孙孟红 +1 位作者 王坚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RT-PCR法 检测 软组织肿瘤 石蜡包埋组织 小片段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定向引入DNA小片段的策略
10
作者 张传生 耿立英 +3 位作者 孟春花 杨娜娜 朱靖 杜立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描述一种应用PCR技术定向引入DNA小片段和特异酶切位点的方法。为了获得m2/loxp66EGFPloxp71基因片段。根据EGF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m2/loxp66、loxp71序列和Xhol、Mlu1酶切位点。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采用... 描述一种应用PCR技术定向引入DNA小片段和特异酶切位点的方法。为了获得m2/loxp66EGFPloxp71基因片段。根据EGF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m2/loxp66、loxp71序列和Xhol、Mlu1酶切位点。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扩增以合成DNA双链,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对重组子测序结果表明,实现了DNA小片段和酶切位点的定向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小片段 PCR技术 DNA重组 RMCE基因打靶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扩增小片段DNA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李岩 李珊珊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扩增小片段DNA的方法。方法 本方法利用单链DNA连接酶(single strand DNA ligase,ssDNA ligase)可以连接单链DNA的性质将小片段DNA自连成环,随后利用phi29DNA聚合酶进行恒温的滚环复制,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了扩增...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扩增小片段DNA的方法。方法 本方法利用单链DNA连接酶(single strand DNA ligase,ssDNA ligase)可以连接单链DNA的性质将小片段DNA自连成环,随后利用phi29DNA聚合酶进行恒温的滚环复制,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了扩增后的小片段DNA。结果 单链DNA连接酶可以有效的将30bp的小片段DNA自连成环,phi29DNA聚合酶可以扩增出大于10kb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又可进行第二轮扩增,并且证明了其成环方式为自成环。结论 通过单链成环后滚环复制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将小片段DNA进行扩增,解决了PCR无法扩增小片段DNA的问题,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环复制 phi29DNA聚合酶 小片段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的小片段代码相似性比较模型
12
作者 夏冰 周鑫 +2 位作者 庞建民 岳峰 单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60-2366,共7页
二进制小片段代码指令序列较短,基本块逻辑调用图结构简单,有限语义信息影响代码相似性比较结果,为此提出一种融合知识表示学习的二进制代码小片段相似性比较模型(BSM)。分别提取小片段代码的函数知识和函数代码,利用注意力机制和双向... 二进制小片段代码指令序列较短,基本块逻辑调用图结构简单,有限语义信息影响代码相似性比较结果,为此提出一种融合知识表示学习的二进制代码小片段相似性比较模型(BSM)。分别提取小片段代码的函数知识和函数代码,利用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记忆得到知识嵌入,使用序列学习模型或图神经网络得到函数嵌入,融合知识嵌入和函数嵌入作为小片段代码向量表示。实验结果表明,BSM模型在跨平台比较上优于其它对比模型,说明模型能提升小片段代码比较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代码 跨平台 小片段比较 神经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表示学习 代码表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快速高效回收DNA片段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颐 王忆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4-198,共5页
获得特异性的DNA是开展多种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具有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纯化特异性DNA的首选。借助液氮对凝胶的固化作用,介绍了通过研磨破坏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构回收纯化DNA的方法。将通过该方法回收纯化的DNA和采用琼脂... 获得特异性的DNA是开展多种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具有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纯化特异性DNA的首选。借助液氮对凝胶的固化作用,介绍了通过研磨破坏聚丙烯酰胺凝胶结构回收纯化DNA的方法。将通过该方法回收纯化的DNA和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纯化的DNA,经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进一步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法相比,所获得DNA的纯度高,特异性好,且效率相当。在提高DNA特异性的同时也兼具了经济高效耗时少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琼脂糖凝胶 小片段DNA回收纯化 凝胶阻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测序的南方高蛋白大豆品种福豆234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梅 萧涵 +2 位作者 蓝新隆 夏春英 林国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2-661,共10页
【目的】揭示南方高蛋白大豆遗传变异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方高蛋白大豆品种福豆234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共获得64 757 037条Clean reads,测序深度为17×,基因组覆盖度分别达98.08%(1×)和96.2... 【目的】揭示南方高蛋白大豆遗传变异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方高蛋白大豆品种福豆234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共获得64 757 037条Clean reads,测序深度为17×,基因组覆盖度分别达98.08%(1×)和96.25%(5×)。共鉴定出1 478 39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和356 739个小片段插入缺失(Small insertion-deletion, Small InDel)位点。其中共鉴定出14 323个非同义SNP突变的基因,4 186个Small Indel的突变基因位于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通过COG(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分析发现信号传导机制、转录、碳水化合物转输和代谢等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发现碳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等通路与福豆234遗传变异相关。此外,本研究以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的两个主要区段内的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有65个基因发生SNP或Small InDel水平的变异,其中,SNP变异类型达10种,Small InDel变异类型达7种。【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南方高蛋白大豆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高蛋白大豆品种选育和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豆234 全基因组重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小片段插入缺失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花粉辐射诱导的小麦-簇毛麦相互易位染色体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别同德 汪乐 +5 位作者 何华纲 亓增军 冯高 陈全战 李海凤 陈佩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2-1438,共7页
利用60Coγ--射线处理小麦-簇毛麦6V单体添加系花粉,并给中国春授粉,在一个M1单株减数分裂中期Ⅰ检测到一个由2条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和一条完整小麦染色体构成的三价体,说明参与易位的2个小麦片段均来自同一条小麦染色体,推测两条易... 利用60Coγ--射线处理小麦-簇毛麦6V单体添加系花粉,并给中国春授粉,在一个M1单株减数分裂中期Ⅰ检测到一个由2条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和一条完整小麦染色体构成的三价体,说明参与易位的2个小麦片段均来自同一条小麦染色体,推测两条易位染色体由相互易位产生。将其中涉及外源大片段的易位染色体称为外源大片段易位(largealien segment translocation,LAST),涉及外源小片段的称为外源小片段易位(small alien segment translocation,SAST)。对后代中两个易位染色体均纯合的植株(LAST″+SAST″,2n=44)进行顺次C-分带和GISH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为T7BS-6VS.6VL,外源小片段易位染色体为T6VS-7BS.7BL,易位断点分别位于7B染色体短臂约FL0.60处及6V染色体短臂约FL0.70处。在M2代群体中检测到7种染色体组成类型,比例为3(LAST″+SAST″)∶20(LAST′+SAST′)∶2(LAST″+SAST′)∶1(LAST′+SAST″)∶1LAST′∶2SAST′∶22(0型),其中外源大片段和外源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往往相伴出现。抗病鉴定结果显示抗白粉病基因位于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T7BS-6VS.6VL上。对LAST′+SAST′型(2n=43)M2代单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GISH研究结果显示,88.5%的后期Ⅰ或末期Ⅰ细胞中出现T6VS-7BS.7BL和T7BS-6VS.6VL的共分离。此外,在个别后期Ⅰ细胞中观察到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T7BS-6VS.6VL发生落后和着丝粒断裂现象,并在LAST′型单株(2n=42)的自交后代中筛选到一个通过着丝粒断裂-融合产生的外源小片段插入易位T7BL.6VS-7BS,这为利用外源大片段易位进一步创制携带抗病基因的小片段插入易位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分别获得了T7BS-6VS.6VL和T6VS-7BS.7BL的纯合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6V 相互易位 外源大片段易位 外源小片段易位 小片段插入易位 白粉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测序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全基因组变异挖掘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彦威 李伟 +3 位作者 张礼凤 王彩洁 戴海英 徐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为全面揭示大豆优良品种和重要亲本的全基因组突变类型,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对大豆品种齐黄34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13×,共检测到1 519 49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357 549个小片段插入缺失位点,4 506个结构变异;这些变异共导... 为全面揭示大豆优良品种和重要亲本的全基因组突变类型,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对大豆品种齐黄34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13×,共检测到1 519 49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357 549个小片段插入缺失位点,4 506个结构变异;这些变异共导致了17 748基因变异;大量光周期相关的重要基因发生突变,其中包括CRYPTOCHROME 2、GIGANTEA、Timing of CAB expression 1、E1、PHYTOCHROME A、Flowering Locus T、CONSTANS、Terminal Flower like等,齐黄34为E1基因型。本研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标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 小片段插入缺失 结构变异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酶siRNA联合亚砷酸抑制胰腺癌侵袭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家平 杨建民 茹清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57-2661,I0021,共6页
目的:观察Hpa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 RNA,siRNA)联合亚砷酸对胰腺癌侵袭力的影响,为Hpa-siRNA联合亚砷酸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条Hpa干扰靶序列Hpa1-siRNA,Hpa2-siRNA,Hpa3-siRNA稀释退火,分别与线性化pGenesil-1.1质... 目的:观察Hpa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 RNA,siRNA)联合亚砷酸对胰腺癌侵袭力的影响,为Hpa-siRNA联合亚砷酸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条Hpa干扰靶序列Hpa1-siRNA,Hpa2-siRNA,Hpa3-siRNA稀释退火,分别与线性化pGenesil-1.1质粒表达载体的连接制成pGenesil1.1/Hpa1-siRNA、pGen-esil1.1/Hpa2-siRNA、pGenesil1.1/Hpa3-siRNA等重组质粒。然后将上述目的基因转染SW1990胰腺癌细胞,并设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RT-PCR检测转染后Hpa-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pa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转染后Hpa-siRNA和经亚砷酸处理SW199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Hpa-mR-NA和Hpa蛋白在基因转染前后的表达,NC和HK组无明显差别,Hpa1-siRNA,Hpa2-siRNA,Hpa3-siRNA三组均明显下降,Hpa2-siRNA抑制效率优于Hpa1-siRNA和Hpa3-siRNA(P<0.05)。随着亚砷酸浓度从0.5、1.0、2.0mg/ml递增,侵袭抑制率也随之升高,分别为7.78%、46.8%及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33,P<0.05)。Hpa2-siRNA联合亚砷酸后均能显著抑制SW1990胰腺癌细胞侵袭力,抑制率均达100%。结论:Hpa-siRNA和亚砷酸对SW1990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 小片段干扰RNA 亚砷酸 胰腺癌 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GSTπ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敏华 张弢 +1 位作者 顾静文 林果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38,共5页
目的构建多药耐药基因(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参照siRNA模板设计原则,设计并化学合成2条siRNA模板序列,退火后将其插入质粒pSilencer2.1-U6,限制性酶切和基因测序进行鉴... 目的构建多药耐药基因(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参照siRNA模板设计原则,设计并化学合成2条siRNA模板序列,退火后将其插入质粒pSilencer2.1-U6,限制性酶切和基因测序进行鉴定。脂质体介导下转染K562/Adr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DR1、GSTπmRNA的表达,荧光免疫组化检测Pgp、GSTπ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Silenc-er2.1-MDR1、GSTπ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siRNA模板序列成功插入预计位点,并且序列正确。用pSilencer-mdr1、pSilencer2.1-GSTπ分别转染K562/Adr细胞株,mdr1mRNA表达量下降了71.5%,GSTπmRNA表达量下降了39.8%,荧光免疫组化显示Pgp、GSTπ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MDR1、GSTπ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不同程度逆转K562/Adr细胞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片段干扰RNA 多药耐药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药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晓宇 郑宁宁 +2 位作者 孙杰 张海鹏 赵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触发哺乳动物细胞内RNA干扰,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特异性小片断双链RNA对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并用脂多糖激活,确立细胞分泌TNF-α的峰值,将针对TNF-α靶序列的干扰片断经PCR扩增... 目的:触发哺乳动物细胞内RNA干扰,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特异性小片断双链RNA对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并用脂多糖激活,确立细胞分泌TNF-α的峰值,将针对TNF-α靶序列的干扰片断经PCR扩增后转染入细胞,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RT-PCR法检测TNF-αmRNA的表达。结果:终止刺激后48h淋巴细胞分泌TNF-α达高峰,TNF-α特异RNA干扰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NF-α浓度降低近30%,TNF-αmRNA表达抑制率达54.5%。结论:TNF-α小片断双链RNA可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淋巴细胞TNF-α的表达;RNA干扰具有严格的序列特异性,只特异的沉默靶基因而不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片段双链RNA 肿瘤坏死因子Α 脾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干扰RNA沉默Nanog基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娜 王锦光 赵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33-2436,共4页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 RNA)沉默Nanog基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549)、阴性对照组(si NC)及实验转染组(si Nanog)。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Nanog基因特异性si RNA转染A549细胞...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 RNA)沉默Nanog基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549)、阴性对照组(si NC)及实验转染组(si Nanog)。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Nanog基因特异性si RNA转染A549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特异性si RNA对Nanog基因在m RNA和蛋白水平沉默效果;以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干扰Nanog基因前后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显示A549-si Nanog组细胞中Nanog基因m RNA及蛋白表达(0.40±0.06及0.50±0.03)较si NC对照组(0.97±0.03及0.85±0.02)明显下降(P<0.05);细胞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显示A549-si Nanog组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57±0.04)%及69.60±17.14]较si NC对照组[(95±0.02)%及209.60±15.40]明显降低(P<0.05)。结论:Nanog-si RNA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Nanog基因表达,降低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Nanog-si RNA可有效调控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NANOG基因 小片段RNA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