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秦培娟 殷积慧 +1 位作者 王桂娥 褚海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10-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机械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人工气腹期间呼吸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4月,45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机械通气对肺功能正常患者人工气腹期间呼吸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4月,45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维持用药相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腹前3组通气参数均设定为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Ⅰ组VT=6 ml/kg,RR=18次/min,PEEP=5 cm H2O;Ⅱ组VT=10 ml/kg,RR=10次/min,PEEP=0;Ⅲ组(对照组)同气腹前。分别在气管插管后(T0),手术开始(T1),气腹5 min(T2),气腹30 min(T3),气腹60 min(T4),拔气管导管前15 min(T5),拔气管导管后20 min(T6)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分别在T0,T3,T4,T6时点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等计算氧合指数、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结果 3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PaO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时相比,Ppeak气腹后升高(P〈0.05),Ⅱ、Ⅲ组更明显;Pmean气腹后也升高(P〈0.05),Ⅰ组最明显;Cdyn气腹后明显降低(P〈0.05),Ⅱ组最明显;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更明显;气腹后pH值明显降低(P〈0.05),Ⅰ组最明显;Ⅰ、Ⅲ组PaCO2气腹后明显升高(P〈0.05),Ⅱ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机械通气时(T0、T3、T4)相比,3组A-aDO2拔管后(T6)明显降低(P〈0.05),Ⅰ组更明显;氧合指数拔管后(T6)明显降低(P〈0.05),3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呼吸指数拔管后明显降低,Ⅰ组最明显(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可以有效降低术中气道压,改善肺顺应性,增加肺通气效率,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呼吸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动态肺顺应性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恩东 宋丽红 +3 位作者 韩芬 张楠 刘秋月 王秀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9期97-99,103,共4页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与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与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相关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通气前,两组相关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两组pH、氧分压(PaO2)明显比通气前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比通气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通气后24 h,两组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观察组PaCO2、PaO2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压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动脉血PaO2,降低气压伤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机械通气 肺结核 呼吸衰竭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邓友明 张维峰 +2 位作者 赵秀芳 程云阁 王连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85例(4—58岁,体重15—82kg)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85例(4—58岁,体重15—82kg)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的呼吸管理模式,观察气管插管后行常规IPPV后10min(T1)、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PPV呼吸模式后10min(T2)、体外循环停机后行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PPV模式后10min(T3)、胸腔镜操作结束后常规IPPV后10min(IT4)动脉血气和呼气来CO2分压(PETCO2)。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下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T1~T4时点PaCO2分别为(38.4±2.0),(39.0±2.2),(38.7±2.1),(38.6±2.0)mmHg;PaO2分别为(387.7±57.5),(137.5±35.0),(134.6±31.2),(284.2±45.2)mmHg,提示无缺氧和CO2蓄积。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野暴露良好。与T1比较,T2、T3、T4时点PaO2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动脉血氧正常范围内。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使用单腔气管插管行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通气模式,能提供良好的手术野和合适的通气,可作为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呼吸管理的一种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手术 快频率 间歇正压通气 小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和呼吸暂停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松华 方懿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呼吸暂停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为小潮气量(6 ml/kg)联合呼吸...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呼吸暂停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为小潮气量(6 ml/kg)联合呼吸暂停通气组,观察组为小潮气量(6 ml/kg)、呼吸暂停联合低PEEP(5 cm H2O)组,比较初次呼吸暂停前与恢复正常呼吸后1 min内,患者心率(HR)、血压变化、血气分析结果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变化及呼吸力学指标如: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变化,并统计不同时间点(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后30 min及术后24 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呼吸指数(RI)及肺动态顺应性20(CLdyn20)变化趋势。结果恢复呼吸后,观察组HR及平均动脉压(MAP)、Ppeak及Pmean与呼吸暂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慢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MAP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Ppeak及Pmean均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_2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PaO_2高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后30 min及术后24 h,观察组A-aD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Ldyn20优于对照组(P<0.05),RI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输尿管软镜手术,术中行小潮气量(6 ml/kg)、呼吸暂停联合5 cm H2O低PEEP处理,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前提下,可更好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改善机体氧供需平衡,保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呼吸暂停 呼气末正压 输尿管软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策略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丹 陈艳 高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42-144,148,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小潮气量联用肺复张策略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36例。评判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疗...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小潮气量联用肺复张策略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36例。评判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疗效和护理质量。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循证护理组入院1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氧合指数、气道平台压、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小潮气量联用肺复张策略时,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小潮气量 肺复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全胜 赵鹤龄 +3 位作者 申丽旻 闫莉 常瑞利 任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1,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ALI患者分为肺外源性组8例和肺内源性组12例。两组患者均在小潮气量通气及适宜的呼气末正压基础上,在镇静及肌松条件下,行叹... 目的对比研究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ALI患者分为肺外源性组8例和肺内源性组12例。两组患者均在小潮气量通气及适宜的呼气末正压基础上,在镇静及肌松条件下,行叹气法肺复张。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静态顺应性明显提高,肺外源性组升高较为明显;通气前后两组PaCO2、pH、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及胸肺顺应性,安全易行,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对肺外源性ALI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小潮气量通气 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马金卫 牛义凯 +1 位作者 孙彬 钟安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1期182-182,共1页
目的讨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有效模式。方法对8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6~8ml/kg的潮气量。呼气未下压(PEEP)15~25cmH2O,容量-压力控制模式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 8例患者注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感染、... 目的讨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有效模式。方法对8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6~8ml/kg的潮气量。呼气未下压(PEEP)15~25cmH2O,容量-压力控制模式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 8例患者注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感染、抗氧化及对症治疗6例患者康复。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小潮气量、高PEEP治疗重病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患者 重症肺炎 小潮气量 PEEP 并发 呼吸机辅助通气 应用 压力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侧卧位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单肺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广俊 叶铁虎 +2 位作者 黄宇光 罗爱伦 李单青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价左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单肺通气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本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价左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单肺通气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本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级择期行左侧卧位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10例。在全麻诱导后采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潮气量4~6ml/kg,PEEP4~6cmH2O,呼吸频率12~16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arbon dioxide,EtCO2)35~40mmHg,SpO2>96%,并持续至研究观察结束。全麻诱导后30min(约中心静脉穿刺后15min)时测量患者平卧位双肺通气时的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同时应用TEE经胃左心室中段短轴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指数(stroke index,S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内径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dimension fractional shortening,LVDFS)和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平卧位测试完毕后将患者移至左侧卧位,胸腔打开前单肺通气,于胸腔打开后约15min同样测定上述参数,数据测量结束后撤出食管探头,结束实验。结果在小潮气量PEEP通气模式下,左侧卧位单肺通气时的SV和SI较平卧位双肺通气时显著增高,分别为(69.23±20.01)mlvs.(56.97±22.02)ml和(40.67±8.35)ml/m2vs.(32.45±8.79)ml/m2(P<0.05),但HR、SBP、DBP和CVP两种体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LVEF、CO、CI、LVESV、LVEDV、LVDFS和SVR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下,与平卧位双肺通气比较,左侧卧位单肺通气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侧卧位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通气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卫东 胡华琨 +2 位作者 许凯 彭夕华 肖煜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或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新生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潮气量组(A组):潮气量10~12 mL/kg,呼吸末正压0. 79 kPa机械通气;小潮气量...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或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新生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潮气量组(A组):潮气量10~12 mL/kg,呼吸末正压0. 79 kPa机械通气;小潮气量组(B组):潮气量6~8 m L/kg,呼吸末正压0. 49 k Pa机械通气。记录患儿手术过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气分析;同时记录两组CO_2气胸压力情况。结果:与t_1时刻比较,两组患儿t_2、t_3时MAP、HR值显著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4以上指标与t_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t_2、t_3时刻PaO_2和PaCO_2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同时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B组气胸压力显著低于A组(P <0. 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能有效降低人工CO_2气胸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肺保护通气策略 新生儿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PEEP)的效果。方法 6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潮气量与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与高P... 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PEEP)的效果。方法 6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潮气量与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与高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水平分别为(52.48±3.13)、(79.28±4.35)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5.17±3.26)、(71.52±4.6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为(2.92±0.07)、(2.41±0.13)L,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34±0.05)、(1.25±0.16)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高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粤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10~12 ml/kg传统潮气量,研究组予以6~8 ml/kg小潮气量,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10~12 ml/kg传统潮气量,研究组予以6~8 ml/kg小潮气量,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机械通气24 h后,研究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p H水平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_2)、氧合指数(P/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为(5.5±1.7)d、住院时间为(8.6±1.5)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6±1.6)d、住院时间为(13.7±1.9)d,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相比,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小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危重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凤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对危重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为研... 目的:观察对危重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为研究组患儿进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进行机械通气24h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H值低于对照组患儿,其PaO2和PaCO2值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发生肺气漏、BPD等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危重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其氧合功能,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通气 呼吸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口深吸气小潮气量呼吸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导管盲插的研究
13
作者 姚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张口深吸气小潮气量呼吸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导管盲插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张口深呼吸小潮气量呼吸法盲探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分别在插管前、插管后1、2、5min... 目的探讨张口深吸气小潮气量呼吸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导管盲插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张口深呼吸小潮气量呼吸法盲探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分别在插管前、插管后1、2、5min采集动脉血标本。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及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及心率、血压均比插管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导管盲插可行有效,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呼吸法 困难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小潮气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高锡坤 张高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小潮气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分析用小潮气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小潮气量通气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潮气量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通气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及PaO2、PaCO2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水平及咳嗽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通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及PaO2、PaC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水平及咳嗽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小潮气量通气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小潮气量通气 疗效与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及高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戴维蕾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潮气量、高PEE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和不同PEEP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1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的急性窘迫综合征患者与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小潮气量、高PEE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和不同PEEP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1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的急性窘迫综合征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PaO2/FiO2、PaO2均改善明显,24h后PaCO2改善明显。结论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小潮气量 高PEEP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对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窒息患者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金勇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窒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窒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经镇静、止血等基础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12 ml/kg)机...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窒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窒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经镇静、止血等基础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12 ml/kg)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小潮气量(6~8 ml/kg)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饱和度、pH值]、静脉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疗效及预后。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PaO_(2)、氧饱和度、pH值高于本组通气前,PaCO_(2)低于本组通气前,且研究组患者PaO_(2)、氧饱和度、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两组患者PCT、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本组通气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7.32±1.52)d、住院时间(11.24±3.23)d短于对照组的(8.96±2.11)、(13.35±3.97)d,出院时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7.26±1.97)分低于对照组的(9.13±2.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窒息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 急诊多发伤 胸部创伤窒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吉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潮气量及PEEP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机械通气治...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潮气量及PEEP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力学指标及肺功能、血气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天Cdyn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Rrs及P 0.1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aO_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潮气量、高PEE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明显好转,肺功能得以明显改善,血气功能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高PEEP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通气对微创肝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参数、心脏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申志刚 刘燕舞 +2 位作者 刘仁英 刘高升 刘冬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8期657-659,共3页
探讨小潮气量通气模式对微创肝脏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参数、心脏功能指标的影响。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11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小潮气量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通气,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呼吸力学参数、动... 探讨小潮气量通气模式对微创肝脏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参数、心脏功能指标的影响。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11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小潮气量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通气,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呼吸力学参数、动脉血气指标、心脏功能参数及术中麻醉循环管理评分差异。结果显示,T0时刻,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ETCO_(2)、Ppeak、Pmean、Cdyn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刻,研究组的PETCO_(2)、Pmean、Cdyn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T0时刻,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O_(2)、PaCO_(2)、PaO_(2)/FiO_(2)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刻,研究组的PaCO_(2)、PaO_(2)/FiO_(2)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T0~T3时刻,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R、SVRI、CVP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刻,研究组的CI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小潮气量通气模式对微创肝脏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增加肺通气效率、维持术中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通气模式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动脉血气参数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肺保护通气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清原 王梦瑞(综述) 周阳(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胸科手术大多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期间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害可能远远超过手术对非通气侧肺造成的损害[1]。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肺复张为常用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可通过改善通气分布均一... 胸科手术大多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期间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害可能远远超过手术对非通气侧肺造成的损害[1]。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肺复张为常用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可通过改善通气分布均一性,降低气道压,预防肺不张,改善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和死腔占比,在改善氧合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肺损伤。本文对胸科手术(肺和食管手术)侧卧位单肺通气期间的肺保护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通气模式、吸入氧浓度、小潮气量、肺复张和PE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吸入氧浓度 呼气末正压 小潮气量 肺顺应性 单肺通气 食管手术 肺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肺损伤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文杰 李敏 +4 位作者 樊清波 胡春华 刘卫青 秦秉玉 赵丽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978-1980,共3页
目的探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肺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收治的89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 目的探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肺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收治的89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治疗结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LTVV),观察组45例接受常规治疗结合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肺损伤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呼吸力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气末正压(PEEP)、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下降,肺顺应性提高,对照组气道平台压上升,观察组气道平台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EP、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和平均气道压低于对照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2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损伤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APRV通气治疗ARDS患者疗效较佳,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呼吸力学 血流动力学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