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黑麦×小滨麦三属杂种F_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兴锋 王洪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66-770,T001,共6页
用压片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滨麦杂种 F1 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黑麦 /小滨麦 F1 PMC MI染色体平均构型为 1 3.1 7 +2 0 .82 +0 .37 +0 .0 2 ,与其理论构型基本一致。在三属杂种 F1 减数分... 用压片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滨麦杂种 F1 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黑麦 /小滨麦 F1 PMC MI染色体平均构型为 1 3.1 7 +2 0 .82 +0 .37 +0 .0 2 ,与其理论构型基本一致。在三属杂种 F1 减数分裂后期 可观察到较高频率的落后染色体 ;四分体时期的子细胞普遍具有微核 ;所形成的小孢子有部分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 ,产生成熟的花粉 ,其成熟花粉的可育率为 44.1 %。在三属杂种 F1 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 ,还观察到了一些特殊的细胞学现象 :在同一个细胞中的染色质活动不同步 ,小孢子发生对称的有丝分裂 ,四分体不能正常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小滨麦三属杂种F1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细胞学特点 八倍体小黑 八倍体小滨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陆文辉 林小虎 +3 位作者 李兴峰 王黎明 陈寅初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i002,共5页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Ⅰ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 2n =19Ⅱ +1Ⅳ。RAPD分析表明 :在 10 0个十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 ,有 3个引物在山农 0 0 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 ,它们分别记为S2 4 1 2 50 、S38750 、S4 2 6 40 ,初步确定山农 0 0 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 0 0 96是小麦与滨麦的小片段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易位系 细胞学 RAPD G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小滨麦后代1RS·1BL易位系的选育和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兴锋 刘树兵 +1 位作者 宋振巧 王洪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利用细胞学、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49与八倍体小滨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稳定遗传材料山农030 1进行了鉴定。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山农030 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 利用细胞学、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49与八倍体小滨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稳定遗传材料山农030 1进行了鉴定。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山农030 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分别以黑麦、滨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表明山农030 1含有一对黑麦和小麦的整臂易位染色体,不含有来自滨麦草的遗传物质。染色体C分带结果进一步表明此材料为1RS·1BL易位系。接种鉴定表明,山农030 1对白粉病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 小滨麦 1RS·1BL易位系 原位杂交 C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学和RAPD技术鉴定抗条锈病小滨麦易位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文辉 李兴峰 +5 位作者 陈寅初 穆培源 徐红军 韩新年 于芳祥 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了解来自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的染色体构型和抗锈性,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系进行了细胞学和RAPD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6对条锈病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为了了解来自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的染色体构型和抗锈性,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系进行了细胞学和RAPD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6对条锈病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 ;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2n=19 +1 ;100个多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有3个引物在山农00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它们分别记为S241250、S38750、S42640,初步确定山农00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RAPD技术 小滨麦 易位系 条锈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抗白粉和条锈病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金平 王洪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利用抗性接种鉴定、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八倍体小滨麦和普通小麦烟农15杂种后代选育出的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山农634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 利用抗性接种鉴定、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八倍体小滨麦和普通小麦烟农15杂种后代选育出的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山农634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绝大多数细胞内可观察到21个二价体,平均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烟农15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内观察到2n=19Ⅱ+1Ⅳ的染色体构型,四价体出现频率为24.1%。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在1283对SSR和EST-SSR引物中筛选出两对特异引物BARC236-4A和KSUM134,均能稳定地在山农6343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标记BARC236255和KSUM134245,且两个标记在小滨麦易位系山农0096中得到了验证。初步确定山农6343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由于在目前已命名的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中尚未有来自滨麦草的,推测山农6343可能为新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遗传改良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滨麦 易位系 白粉病 条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F_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3 位作者 武军 傅杰 陈良超 孙志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兼具硬粒小麦、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滨麦(L.mollis)特性;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14 +14 ,平均为13.51 +13.82 +0.14 +0.10 +0.02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与滨麦J、N染色体组配对频率分别为3.02%和3.57%,说明D组与J、N组间基本无同源关系。同时杂种F1PMC后期有落后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和末期出现大量二分孢子、四分孢子带微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滨麦 硬粒小 遗传学研究 细胞 普通小 杂交结实率 自交结实率 染色体构型 D染色体组 研究结果 杂种F1 平均 孢子带 末期 母本 父本 反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