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亮 陈功锡 +2 位作者 张代贵 李晓腾 张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07-2316,共10页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溪共有种子植物174科、803属2、252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6属20种;被子植物167科787属2 232种,含单种和少种...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溪共有种子植物174科、803属2、252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6属20种;被子植物167科787属2 232种,含单种和少种的科和属所占比例较大,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种丰富;(2)本区植物属包括14个地理分布类型,温带成分稍占优(368属,占45.94%),热带成分丰富(334属,占41.60%),表现出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3)种的地理成分中,中国特有分布占据绝对优势(占56.85%),温带区系成分得到进一步发展,华中区、武陵山区、小溪地区特有种分别为194种、94种、10种,体现了中国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的基本特性;(4)与其相邻地区相比,小溪的综合系数在武陵山是最高的,聚类分析表明小溪与壶瓶山、武陵源的关系最近,与神农架的关系最远。小溪植物种类丰富,可以看作是武陵山地区低海拔植物区系的缩影,华中地区植被类型的代表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泳渊 赵增元 于志海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2期58-62,共5页
综述生态旅游的由来、概念及内涵,认为小溪自然保护区有独特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人文资源底蕴丰厚、内容丰富、形式华美。分别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是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位优势明显,客源条件一般,区域社会... 综述生态旅游的由来、概念及内涵,认为小溪自然保护区有独特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人文资源底蕴丰厚、内容丰富、形式华美。分别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是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位优势明显,客源条件一般,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溪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珮珮 张世鑫 +3 位作者 朱桂玉 葛孝聪 刘世彪 张代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2,共4页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7科179属345种,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71.3%、45.1%、42.4%,含10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榆科、芸香科、木兰科、卫矛科、豆科、蔷薇科... 调查了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7科179属345种,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71.3%、45.1%、42.4%,含10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榆科、芸香科、木兰科、卫矛科、豆科、蔷薇科、十字花科、菊科和忍冬科等11个科,为该地区油脂植物的优势类群。简要介绍了66种含油量较高的油脂植物,并对小溪保护区油脂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植物 资源 开发利用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佑祥 阎中军 刘志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9,共6页
2003-2008年间,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蝴蝶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查明区内蝴蝶共有126种,隶属于9科68属,即凤蝶科5属15种、粉蝶科8属11种、环蝶科2属2种、眼蝶科9属13种、蛱蝶科26属61种、喙蝶科1属1种、蚬蝶科2属3种、... 2003-2008年间,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蝴蝶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查明区内蝴蝶共有126种,隶属于9科68属,即凤蝶科5属15种、粉蝶科8属11种、环蝶科2属2种、眼蝶科9属13种、蛱蝶科26属61种、喙蝶科1属1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6属8种和弄蝶科9属12种.其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共84种,占总种数的66.67%;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共30种(23.81%);古北界种7种(5.56%);广布种5种(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蝶类资源 区系特征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区系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涛 刘志霄 +3 位作者 张佑祥 王本忠 毛正祥 黄太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2-458,共7页
本底资源是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与保护重要的参考资料。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次生林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自2014年以来,对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 本底资源是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与保护重要的参考资料。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次生林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自2014年以来,对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现有两栖爬行动物2目16科40属63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7科15属33种,爬行动物1目9科25属30种;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 mutus和老山树蛙Rhacophorus laoshan是湖南省两栖动物新记录;核心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缓冲区和实验区;动物区系成分缺乏古北界种类,以东洋界种类为主(48种,占76.2%),广布种有15种(23.8%);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比较发现,其与湖南省内其他6个保护区(森林公园)属于周缘关系。鉴于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丰富性、典型性与代表性,应加强研究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 无声囊泛树蛙 老山树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世鑫 陈珮珮 +2 位作者 朱桂玉 刘世彪 张代贵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5期463-466,共4页
关键词 野生果树 果树资源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协调发展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永祥 林杨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3期119-120,共2页
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调研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现状,以及资源开发保护与... 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调研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现状,以及资源开发保护与当地居民的矛盾。研究得出了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共存的模式,认为适合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资源保护与社区合作的方式是建立保护区和社区的共管机制、提高保护区管护水平、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生态补偿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溪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保护与发展 永顺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毛泳渊 余莉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其优势是:良好的原始次森林和高品位的自然资源、森林浴的理想场所、优秀独特的人文资源、丰富的植物基因库存。但是可进入性差、知名度低、接待设施及能力较差。周边存在张家... 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其优势是:良好的原始次森林和高品位的自然资源、森林浴的理想场所、优秀独特的人文资源、丰富的植物基因库存。但是可进入性差、知名度低、接待设施及能力较差。周边存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栖凤湖风景区的竞争威胁。分析了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生态旅游资源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蜜源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世鑫 张代贵 刘世彪 《中国蜂业》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实地调查了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蜜源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活习性、利用价值及现状。有31科40种主要蜜源植物,29科40种辅助蜜源植物,11科14种有毒蜜源植物的花期、植物类型和其他用途。针对保护区内的蜜源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 实地调查了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蜜源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活习性、利用价值及现状。有31科40种主要蜜源植物,29科40种辅助蜜源植物,11科14种有毒蜜源植物的花期、植物类型和其他用途。针对保护区内的蜜源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源植物资源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类 生活习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木莲生长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詹鹏 徐万吉 +3 位作者 陈介南 张林 谭亦文 石旺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APD-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落叶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的胸径-树高生长曲线为Y=-0.0043X2+0.731X+0.7837;从UPGMA聚类基因图谱分析得出该区内落叶...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APD-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落叶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的胸径-树高生长曲线为Y=-0.0043X2+0.731X+0.7837;从UPGMA聚类基因图谱分析得出该区内落叶木莲具有遗传亲缘关系,推断该区内落叶木莲具有相近的起源,为研究该区内落叶木莲的起源及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木莲 生长曲线 遗传多样性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桂玉 张世鑫 +3 位作者 葛孝聪 陈佩佩 刘世彪 张代贵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6期60-64,共5页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药用植物200科685属1420种。在介绍了88个科106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和药用功能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资源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林 肖佳伟 +1 位作者 陈功锡 张代贵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5-32,共8页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蕨类植物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蝗虫区系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佑祥 刘志霄 +1 位作者 阎中军 傅鹏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2003-2005年,先后6次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蝗虫进行了标本采集,共鉴定出44种,隶属于3总科8科34属。其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65.90%),广布种也占一定的比例(29.55%),而古北界的种类很少(4.55%)。这说明小溪国家级... 2003-2005年,先后6次对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蝗虫进行了标本采集,共鉴定出44种,隶属于3总科8科34属。其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65.90%),广布种也占一定的比例(29.55%),而古北界的种类很少(4.55%)。这说明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蝗虫区系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但也体现了两界交汇混杂的过渡性质。造成这一区系特征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区系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生境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海洋 王德良 田永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6-169,共4页
2009~2010年夏季,在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分布海拔区间为370~952 m,植被群落种类多样,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针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阔叶林型和灌丛型。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白颈长尾... 2009~2010年夏季,在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分布海拔区间为370~952 m,植被群落种类多样,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针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阔叶林型和灌丛型。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白颈长尾雉 栖息地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缺齿鼹
15
作者 肖任之 任梦娇 +7 位作者 徐万吉 汪承龙 田永祥 张自亮 张佑祥 刘志霄 黄兴龙 吴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下颌无犬齿,第一前臼齿呈犬齿状的穴居动物。2020年11月,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到缺齿鼹标本2号,并进行了形态和头骨测量。该缺齿鼹通体黑棕色,下腹部有一白斑;... 缺齿鼹属Mogera隶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鼹科Talpidae,是一类下颌无犬齿,第一前臼齿呈犬齿状的穴居动物。2020年11月,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到缺齿鼹标本2号,并进行了形态和头骨测量。该缺齿鼹通体黑棕色,下腹部有一白斑;头骨狭长,颧弓纤细,颅顶较为扁平。基于标本(标本号:20201114002)cyt b、12S rRNA和rag1基因的序列一致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采到的缺齿鼹标本属于华南缺齿鼹M.latouchei,为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本研究明确了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缺齿鼹的分类学地位,拓展了对国内缺齿鼹种类分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亚食虫目 缺齿鼹属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永祥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小溪保护区)是我国中部重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及保护区实行的严格保护管理制度,使小溪保护区内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构成潜在威胁,自然资源保...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小溪保护区)是我国中部重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及保护区实行的严格保护管理制度,使小溪保护区内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构成潜在威胁,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小溪保护区为例,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原住居民对物质生活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矛盾及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