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水河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吉海 董锁良 王刚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0年第12期20-22,共3页
一、流域概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漆水河项目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属渭河的二级支流、石川河一级支流。项目区包括王家河、大同沟、新兴沟3条小流域,涉及王益区的王益乡、王家河乡的23个行政村,总人口21390人,其中... 一、流域概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漆水河项目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属渭河的二级支流、石川河一级支流。项目区包括王家河、大同沟、新兴沟3条小流域,涉及王益区的王益乡、王家河乡的23个行政村,总人口2139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90人,劳动力8520个,农村人口密度167人/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模式 漆水河 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 流域概况 农业人口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利平 张利超 +2 位作者 陈伏生 徐冰石 葛佩琳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1期19-22,共4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低山丘陵区防汛抗旱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减少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保证.根据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长期发展重要基础支撑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基于全省7个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不同特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低山丘陵区防汛抗旱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减少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保证.根据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长期发展重要基础支撑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基于全省7个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不同特点、功能定位与防治布局方向,通过对多条小流域的治理实践、技术措施与成效的总结,提出了江西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清洁型三类模式,并对其采用的技术模式及特点和应用对象(范围)与前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各地更有效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模式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以阿勒玛勒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玉生 赵春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25-27,42,共4页
根据阿勒玛勒小流域实际情况,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手,选择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阿勒玛勒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生态效益、经济效... 根据阿勒玛勒小流域实际情况,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手,选择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阿勒玛勒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论证。结果表明:"上游以封禁、封育为主进行预防保护;中游以沟道、坡面为重点,在沟道配置谷坊、淤地坝和护坡等工程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采取植物措施,在坡面配置水保林并配套灌溉工程措施;下游种草、种植农作物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进行生态修复"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在伊犁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区是切实可行的,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模式 效益评价 低山丘陵区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左兴俊 左太安 徐树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792-15795,共4页
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模式推广前景为评价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较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花江"顶坛模式"和清镇"王家寨-羊... 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模式推广前景为评价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较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花江"顶坛模式"和清镇"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分级赋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2个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顶坛模式"综合效益得分为3.81分,高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效益得分为3.11分,其中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顶坛模式(4.83分、3.258分)都优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3.38分、2.531分),模式推广性前景方面顶坛模式(3分)得分低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3.333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治理模式 顶坛模式 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委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来我省调研水保区划工作
5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2期33-33,共1页
5月6日至9日、5月15日至18日,海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有关专家先后深入我省大同、阳泉、晋中、晋城、太原、忻州等市,就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三级区划中的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两区划分”及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中采取实... 5月6日至9日、5月15日至18日,海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有关专家先后深入我省大同、阳泉、晋中、晋城、太原、忻州等市,就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三级区划中的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两区划分”及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中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省、市、县的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对摸清我省水土保持三级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做好“两区”划分和重点项目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区划 调研 海委 小流域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规划 水保 项目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