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溪市生态经济小流域建设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8,共2页
本溪市自 198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经多年的实践 ,总结出种植型、种加型、种养型、观光型、封育加型和产业化型 6种生态经济效益较好的小流域治理模式 ,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逐步建成生态平衡区、多种经营区、基本农田区、... 本溪市自 198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经多年的实践 ,总结出种植型、种加型、种养型、观光型、封育加型和产业化型 6种生态经济效益较好的小流域治理模式 ,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逐步建成生态平衡区、多种经营区、基本农田区、高效经济区、环境美化区“五个区” ,形成高效节水的灌溉体系、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的防洪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的生态保护体系、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设施体系“四大体系” ,使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基本达到粮食增产、收入增加、水土流失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建设模式 本溪市 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小流域建设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世林 张声林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9期18-21,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赣南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积极探索小流域建设新模式,涌现出一批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清洁型、生态景观型等各具特色的小流域建设典型,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根据赣南实际,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生态... 进入21世纪以来,赣南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积极探索小流域建设新模式,涌现出一批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清洁型、生态景观型等各具特色的小流域建设典型,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根据赣南实际,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生态安全型小流域,着力提升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积极发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努力培育生态景观型小流域。其关键保障措施主要有: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搞好规划设计;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制定地方标准,健全效益评价办法,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抓好宣传教育,加强预防监督,强化建后管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建设模式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